小學五年級關於過小年的作文
2024-06-20 07:02:06 3
第一篇
臘月二十三日為祀灶日,民間俗稱為「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稱為送灶、辭灶、醉司命。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間進行的。膠東地區灶神畫像貼在正屋東面的鍋灶牆上,兩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時,擺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麵湯,然後燒香叩頭,把舊灶神?揭下燒掉,這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了。燒時要加一些穀草和雜糧,好給灶王餵馬。過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山東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縣、博平等地卻是婦女率兒童焚香拜奠祀灶。舊灶?燒了以後,有的把新灶?當時貼上,有的則到除夕再貼,所以對聯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來」的詞句。
祀灶多用甜和黏的食品。普通用的是糖瓜、棗等,臨朐還用羊棗、柿餅,威海用糯米餅、小糖瓜,無棣、恩縣、博平、招遠、日照等地加用黍糕或棗糕,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讓他上天說壞話,或者是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所以成武等地稱此為「塗神口」,有的還真在灶神的嘴上或鍋灶門口粘上一小塊糖。也有的在灶門口抹點酒糟或酒,謂「醉司命」。
供品除糖瓜之類外,有的供水餃,取民間「起身餃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供麵條,有的還供上用秫秸插成的灶馬、灶雞,好讓灶王爺騎馬上天,一路順風。祭祀之後,還要舉行歡送儀式。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邊磕頭一邊燒掉舊灶王像和一匹紙馬,同時老年人念念有詞:「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說好,少說歹,五穀雜糧全帶來。」那些迫切需要生兒育女的則念道:「臘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說好來少說歹,馬尾巴上帶個胖小子來。」這樣就算把灶王爺送走了。淄川、招遠等地在辭灶之後還有卜灶的習俗,即悄悄外出聽人說話以卜吉兇。
辭灶後,據說是諸神上天,百無禁忌,民間家貧不能成禮者多在此時嫁娶,謂之「亂歲」。古代稱大寒後10日為陽宅亂歲,嫁娶無禁。現在農村還多在年底結婚。
第二篇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家家都要放鞭炮慶小年。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當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響起的時候,我也拿好鞭炮,把鞭炮掛在一個棍子上。要點火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緊張呀。當火已經接近鞭炮的捻時,我的手已經哆嗦起來了,眼睛不住地盯著火苗。
「哧」已經點著了,我連忙把鞭炮扔下去,「噼裡啪啦」我家的鞭炮也加入了鞭炮們震耳欲聾的聲音中了。
在夜色中,鞭炮的亮點顯得分外明顯。這亮點一直在往上溜,我把竿子伸得更長了。啪的一聲,鞭炮炸到了竿子和鞭炮連接的地方,鞭炮立即掉了下去。炸了一會兒後,鞭炮滅了。
我摸摸額頭,啊,嚇出了一頭冷汗。
過了一會兒,又有鞭炮噼裡啪啦地響起來;天空中,朵朵煙花綻開了,那麼美麗。你看那個,黃色的「花心」,綠色和紅色交替的花瓣;東邊的那個,多像一串燈籠啊,悠悠地上了高空,最後消失了;瞧那個,像不像一條魚?......
嗬,小年可真有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