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謊言辯論會反方提問(精選)
2024-05-21 11:22:06
1.誰能說善意的謊言是欺騙,《別餓壞了那匹馬》中的殘疾青年為了讓「我」繼續看書,謊稱家裡有馬,你能說他是欺騙呢?
2.當貧窮的母親把僅有的飯菜留給兒女,同時隱瞞了自己還餓著肚子的事實,難道您還要指責善良崇高的母愛「不誠信」嗎?其實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善意的謊言的影子,從病榻前含淚的安慰到委婉拒絕時的客套,從愛人間的海枯石爛到詩人筆下的綺麗誇張,但它們都沒有那麼可怕,讓對方辯友談「謊」而色變。
3.對方一辨論述中,指出當一個人面對兩種義務時,當彼此矛盾時,要緩解另一方義務。但正方一辯並沒有論述善意的謊言與誠信是矛盾的啊。怎麼能直接下結論,善意的謊言一定會緩解誠信義務呢?請對方辯友注意,我方一辯已清楚陳述,謊言本身應具有欺騙的功能,只有惡意謊言才是出於欺騙,請正方不要把「謊言」概念的外延縮小。
4.善意的謊言與誠信是不同範疇的道德規範,不會發生矛盾,就象汽車不會撞上飛機一樣。誠信:信,中國文化中「信」與「義」構成「信義」,是一種人文精神,做人的準則。「信」與「誠」相連,形成「誠信」這一道德規範,是泊來品,近代西方法學先賢提出「契約社會」的概念,人與人各種的關係都是契約關係,在這樣的社會中,誠信是社會道德的最底線,我國建立市場經濟後,要建立規範的有序的市場,誠信也就成了最重要的準則。所以,現代意義的「誠信」是市場運行的道德準則。
善意的謊言,從出發點和結果看各種各樣的善意的謊言,都是為了保護對方的情感,維護對方的心理健康和愉悅,是一種人文精神。由於善意的謊言的存在,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溫馨,更和諧,世界才會充滿愛,充滿陽光,兒童健康成長,老人盡享晚年,病人充滿希望。
所以,這是兩個不同領域的道德準則,不會相互衝突,相互矛盾,善意的謊言不會妨礙誠信。善意的謊言不是「謊言」(惡意的謊言),就象大海裡的鯨魚不是魚,滑鼠不是鼠。
5.人們總是對謊言習慣性地給於貶義。這是因為當今社會誠信危機,其實謊言是中性的。即使當今社會提出誠信道德,也沒有要求在各種環境下都要講大實話,不允許謊言的存在,善意的謊言不是「謊言」(惡意的謊言),與誠信不相矛盾,是有其存在空間的,如果大家對「謊言」兩字不喜歡,我們可以介意語言學家再造一個詞,諸如「虛言」、「婉言」來確卻表達善意謊言這一語意。
善意的謊言,拋開了醜陋,而來到美麗的世界!
善意的謊言,摒棄了自私,而來到誠信的人間!
請對方辯友舉出實例,有誰因為善意的謊言而受到傷害?造成誠信的失損?
6.善意的謊言是美麗的,這種謊言不是欺騙不是居心叵測。當我們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而適度地撒一些小謊的時候,謊言即變為理解、尊重和寬容,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沒有任何的不純潔。善意的謊言是出於美好願望的謊言,是人生的滋養品,也是信念的源動力。它讓人從心裡燃起希望之火,也讓人確信世界上有愛、有信任、有感動!!!善意的謊言能讓人找到更多笑對生活的理由。善意的謊言,是賦予人類靈性,體現情感的細膩和思想的成熟,促使人堅強執著,不由自主去努力去爭取,最後戰勝脆弱,絕處逢生。善意的謊言能讓一個患有絕症的患者絕處逢生,能給予別人一絲絲希望。
7.善意的謊言是出於善良的動機,以維護他人利益為目的和出發點。眾所周知,矛盾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特殊性包含與特殊性之中而區別於普遍性。就其善意的謊言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並非惡益,而是建立在內心之誠,之善的基礎上,而惡意的謊言是為說謊者謀取利益,以強烈的利慾,薄弱的理性,把他人僅作為手段,不惜傷害他人的行為。本身善良的人在某種狀態下「被逼」說出的謊言是善意的,這種謊言對主體來說是一種友善,一種關心。而心術不正的人,不管如何偽裝,如何花言巧語,如何絞盡腦汁為自己惡意的謊言冠上善意的高帽,其所說的謊言都帶有惡意目的性。顯然,善意的謊言無礙誠信。
第二:善意的謊言是一種處世的方式,是一種替人著想的品質的體現。
一個身患絕症的病人的親友總是用善意的謊言將他的病情說的很輕,鼓勵他配合醫生治療,相信在座各位不會因此而指責他們不誠信吧?!相反是惡意的真實,一個俘虜在敵人的利誘下說出了己方的兵力部署,有人認為他誠信嗎?對敵人的誠欣就是對國家的背叛啊!
廣州腦科醫院司法鑑定科主任說:「說謊是人的一種本能,至於是否誠信,關鍵在與哪種謊言。」
8.我反對正方的觀點。講誠信固然是對的,但是許多時候我們更需要善意的謊言。它雖然是謊言,但卻給予了別人一生的幫助和保護。比如,有一個病人已查出是絕症,醫生如果把真像說出來,那麼病人必定傷心欲絕、喪失信心;但如果隱瞞真相,可以讓患者安心地聽從醫生的囑咐治病,從而延長病人的壽命。這不正是善意的謊言帶來的好處嗎?所以,我認為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謊言。
9.善意的謊言雖然是謊言的一種,但是不能說謊言就一定有礙誠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誠信之所以得到大家的推崇,是因為它是善意的不欺騙,善意的謊言在表面看來,似乎有礙誠信原則,但從本質上看,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說出真話有礙善良的原則。
善意的謊言與誠信,實際是對立統一的關係,而那種所謂的違背恰恰為誠信提供了有益的補充,並不是有礙,打個比方:規定馬路上同一方向的行人只能佔有半條馬路,並不有礙大家的通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