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750~900字)
2024-06-20 21:39:07 1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750字)
武昌首義的槍聲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深的歷史意義。是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清王朝,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又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推動了歷史的前進,使辛亥革命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可以這樣說:是辛亥革命開啟了新中國的大門。
2011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紀念日,這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革命,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勾勒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回首過去,展望眼前,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銘記那些革命先驅們,有什麼理由不去永遠銘記辛亥革命所帶給我們一切的一切。我堅信,它的精神和歷史使命將無止境的延續下去。
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革命功績彪炳千秋。1911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震驚了全世界。孫中山領導下的湖北革命黨人成功發動武昌起義,打響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槍,結束了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專制帝制,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為民族的獨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辛亥革命的光輝永存,功績永存。
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志士永存不朽。"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敢發。"這就是武昌首義所體現的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100年前,孫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100年後,振興中華,實現祖國統一、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仍然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理想和目標。今天,孫中山先生的呼喊仍然在我們耳邊迴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意氣風發的跨入新世紀的時候,回顧中國人在上個世紀走過的艱難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肅然起敬?
隨著時光的流逝,100年的歷史硝煙已經散盡,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辛亥革命給我們一種警示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異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800字)
穿梭於鏡頭之間,願用拙筆一支,記錄豪情滿懷的慷慨赴死,記錄大義凜然的奮不顧身,記錄用生命譜寫下的絢爛……
當無邊的黑暗蠶食著中原大地,當腐敗的統治奴役著華夏兒女,當列強的陰謀瀰漫在談笑之間,當疾苦的人民沉睡在麻木之中,有一群人,截然相反,他們高舉革命的大旗,手擎希望的火把,投身革命,奮不顧身,以自身綻放絢麗,亦是甘之如飴。
秋瑾:淡然赴死,高潔如白蓮
青石板上伴隨著鐵鏈划過刺耳的咣當聲,一位婦人手銬木枷,腳綁鐵鏈,卻毫無懼色,就如同出於淤泥之上的白蓮一般,一路平靜,一路淡然……
「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秋瑾始……」明明是壯志凌雲的話語,明明是慷慨激昂的蔑視,但她,只是平靜的敘說,淡然到讓人心疼。是啊,即使是沉重的木枷依舊困不住自由的靈魂,哪怕是堅固的腳鐐依然鎖不住革新的腳步。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800字
心裡,許是放不下天真可愛的孩子,心裡,許是放不下眷意濃濃的親情……面對滿官的指責,她置個人情思於度外,系國家未來於心中:「我的死是為所有的孩子!」寧靜溫和而令眾人無言以駁。
秋瑾身處麻木的社會,遭眾人不解,但她依舊堅持自我,起義失敗了,但革命的精神,鼓舞了民族的奮鬥不息。青石板上高潔淡雅如白蓮一般的人消亡了,但她的倩影,永駐在所有人的心中……
林覺民:白衣飄袂,傲然如白梅
他,僅僅一襲白衣就足以構成殘酷戰爭中最美的一道風景,臉上革命的驕傲足以讓末路之人看不到生還的退路,甚至望而生畏。俠肝義膽,鐵骨錚錚,利落的裝槍上膛,迅捷的瞄準射擊,一舉一動,凌厲中飽含詩意,白衣上點點血色漫延而開,踉蹌的身影凝聚了毫不屈服的意志……
這不是翩翩公子的白衣,這不是文人墨客的白衣,這是獨屬於林覺民的www.99zuowen.com白衣,白衣之下,隱藏的是堅韌不拔的革命之志;白衣之下,跳動的是義薄雲天的赤血丹心;白衣之下,燃燒的是奔流不息的民族血脈。
面冠似玉,肝膽如鐵,心地赤誠如朝陽。即使沉屍於水下,嘴角依舊有淺淺的笑意,此情此景,悽美如畫,可不難讀出其中的深韻。也正是這個人,讓我心疼,卻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革命,看到了他所作的努力,相信了他所相信的一切。
一個俠骨柔情的男人,用年輕而熱血的生命換取了畢生的信仰,卻留下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自古情義難兩全!
他們,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綻放出革命的芳華……他們用身軀支撐起黎明前的曙光,他們用生命鋪築出推翻清廷的大道,他們用熱血喚醒了麻木不仁的人民,他們用信念維護了泱泱大國的不屈。他們的生命之花,開得無比悽美,無比震撼。
我深信,革命的先驅,那年輕的生命,那不屈的靈魂,便是《辛亥革命》中最動人的鏡頭。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900字)
1911年的10月10日的那一天,辛亥革命爆發的那一天。那一天當中,起義軍們用自己的力量,為中國的歷史畫卷上抹上了一道意味深長的一筆,從那一天開始,辛亥革命的爆發就扭轉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現在,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紀念日,當我們再去回顧那個空前絕後的戰爭,也許,你會為起義軍的行為加以鼓勵!
辛亥革命,如同一個十分重要的齒輪,他把整個中國的命運化危為安。推翻了一個已經軟弱不堪、早已腐朽的清王朝,使這個已經骯髒不堪的社會重回新生。在100年前的今天,起義軍們浴血奮戰,信念一致,拋頭顱,灑熱血換回了100年後的這安寧、富強、繁盛的國家。
我可以很自豪的說,辛亥革命是在我的家鄉——武漢市的武昌起義,如果沒有武昌這次英勇起義,就不會結束這長達2000年的血腥世界,如果沒有這次的起義,我們怎麼會有如此天真、無憂的童年。如果把這次的辛亥革命比作一次足以讓所有人都關注的核爆炸,那麼,武漢就是這個核爆的中心。武漢人民不懼危險,十分勇敢地開始起義,讓人民敢於去維護自己的財富,勇於不向封建思想低頭,用自己的方式去追尋那一片新的天地。我為我家鄉的人民而感到驕傲。
這次的起義,是孫中山爺爺率領的,我們要牢記「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奮鬥。」這次這個偉大無比,前無史歷的舉動就告訴了我們「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知道怎樣愛國。」辛亥革命保護了我們的國家,讓我們的國家不再那麼不堪一擊,他向著一個目標發展,就是一心要打倒那腐朽的清王朝,他做這如同原子彈一般,可以轟動全國人民的事情,所以「當立心做大事,不立心做大官。」這次的失敗經驗與這勝利的果實都會記入華夏大地中的畫卷。
如果這次沒有辛亥革命,沒有推翻清王朝的話,那麼我們現在就會被困在封建思想的約束中,就會如同一隻被嚴密地裹住的小鳥,使我們會無法自由自在的飛翔,會使我們無法看見蔚藍的天空,使我們無法踏上那翠綠的草地,使我們的未來光芒暗淡,毫無前進之路。如果沒有這次辛亥革命也許我們的國家會被敵國侵略,那薄如蟬翼的保護膜也會被敵人腐蝕,使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有苦說不出,受盡外來者的辱罵、嘲笑。
那每一個革命者都在忐忑不平的道路上行走,每當遇到挫折,也會勇敢的站起來。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為保護國家的利益而奮鬥。
也許我們這個年齡是應該放開自己的保護傘,「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堅強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使自已的人生由自己掌舵。這一次的辛亥革命,是讓中國人銘記在心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