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態度的作文
2024-05-19 22:32:06 1
篇一:橘子,態度,人生
曾聽說過臺灣漫畫家蔡志忠說:如果拿橘子來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會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會感謝它是大的」。
我很贊成這位漫畫家的態度,我也始終相信積極的人生態度最終會幫助人取得成功的。
愛柯夫,一位美國汽車業的超級巨星,曾為福特公司創造了上億美元的銷量,但由於老闆的妒賢而被開除,但他沒有灰心,仍舊以積極的態度面隊生活,他以平常心來到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公司,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帶領公司度過了難關。僅1984年一年,便為公司取得了24億美元的利潤,成為了美國巨頭。試想一下,如果愛柯夫在被福特公司開除後心灰意冷,一撅不振。結果又會是怎樣的呢?恐怕難以想像,然而他並沒有灰心,沒有失望。而是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他所遭遇的這一切,重新振作起來,終於向世界證明了他的成功。
同樣,拿破崙,一位法國的英雄。他曾被放逐到厄爾吧島上,在此期間,他沒有萎靡墮落,他仍舊動察著王朝復闢後的每一點舉動。路易十八的暴行註定不會得到軍隊的擁護和人民的支持。他始終抱著這樣一種心態:軍隊需要拿破崙這樣一位皇帝來喚醒他們,需要他這樣一個有才智的領導者。他的人生就是抱著這樣積極的心態才有了轉折,東山再起,沒用一顆子彈就重新擁有了法國,和那高呼「皇帝萬歲」的被他深愛的勇士。
大家都知道項羽吧,他在戰敗後烏江自刎,其實大可不必。他完全可以重新振作起來,打敗劉邦,奪回原本可以屬於自己的江山。但是他卻沒有積極的調整心態,最終落的遺恨萬年。
與之相反,勾踐雖淪為亡國奴,但他卻能臥薪嘗膽,沒有放棄,終於重見天日,成就一番偉業。
高爾基以一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寫出了他對革命的無比忠誠。讓世人為之傾倒,他也以他這種剛強無畏的心態,鑄就了他輝煌的文學人生。就像一個「0」可以將它看成是一個向前滾動的車輪,如果你是個樂觀者,會對它微笑,一切從它開始了;如果你是個悲觀者面對它,你會沮喪,一切都結束了。
讓我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把所有的都變成我們前進的動力,做一個樂觀的人
記住:坎坷與不幸是樂觀者的進升階梯,悲觀者的無底深淵,讓我們做一個樂觀的人吧!讓快樂離我們更近!
篇二:讀《態度決定一切》有感
寒假裡的一天,我和爸爸到新開張的新華書店去買書。爸爸為我挑選了一本非常厚的書,叫《態度決定一切》。
起先,我對這本書並不感興趣。回到家後,爸爸要求我每天看10頁,我的天啊!我又不喜歡看。
但奇怪的是,我剛打開這本書的時候,立即被這本書吸引住了,那一句句深奧的的話語深深的刻在我的心裡,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的哲理。
我最喜歡的是第一章「態度是一種激發自己的力量」裡的一首小詩,在這裡我把它抄出來與大家共勉:
「我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一次
能做的好事
能給的幫助
無論是對誰
讓我現在就做吧
也不要忽略
我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一次」
我雖然不太理解這首詩的意思,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它,因為,事實就是這樣,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一次。
這本書的書名「態度決定一切」說得沒錯。「態度」是指一個人做事的細節精神,它能以周密、塌實地方式成就別人不能成就的事情。沒有一個優秀的態度,就不可成就一個完美的人生。人生不是沒有態度的應付,而是優秀態度的執行。
態度就是一種激發自己的力量!我們要在挑戰的態度中戰勝自我弱點!
篇三:人生的兩種態度
看著桌上的「齊天大聖」,我又想起了前兩天的一件事。
那天黃昏,漫步在大街上,忽然看見前方有很多人圍在一起,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行乞的人。周圍的人們正議論紛紛。
「這一定又是個騙子!」
「這麼健壯的一個小夥子,怎麼行起乞來了呀?」
這人很年輕,二十多歲的樣子,面色紅潤,眉清目秀的。頭髮不像其他一些乞丐那樣亂,頭上還著一頂紅色的小帽。穿這一套運動服,雖說破舊了些,但看得出還是名牌的。
他的這身打扮,怎麼看怎麼都不像乞丐。哪有這樣的乞丐呀!
繼續往前走,一個精美的工藝品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個用橡皮泥捏成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個孫悟空不僅吸引了我,還引來了一群小孩子,他們都對著父母哭著嚷著要買它,沒辦法,父母只好滿足了孩子的願望,一元,兩元……做泥人的老爺爺接過錢,把一個個孫悟空遞給了孩子們。看著孩子們快樂的樣子,父母笑了,老爺爺也笑了,兩眼都眯成了一條縫!接著,他又開始了新的創作……
看著這位老爺爺,再想想先前的那名青年,我可真為那青年趕到可恥!他正值壯年,本可以去打拼一番事業,光宗耀祖。可他卻在幹什麼?卻在行乞!這真是墮落!是自棄!是對自己極端的不負責任!
篇四:人生感悟
在蘆葦鋪就的河岸邊,微風拂過,猶如萬籟俱寂的雪地,尋求一種寂靜的美;在一望無際的蒼穹裡,皎潔的月浮遊於青雲間,看清生活的平淡;在細雨綿綿的鄉間竹屋,泡一杯香茗,細品歲月的靜美。
這種享受,何嘗不是人生的追求,享受自由、恬靜,不正是人的本性所求嗎?人的出生是源,拼命地奮鬥追求的亦是源,這樣是否是辛勤之後的徒勞呢?不是的。人緣於源又止於源,享受的是努力的過程,學會充實,學會奮鬥。這也是一種尋源的方式。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它們源於自然,因自然的悠然而向榮,因自然的生機而奔流不息,而他們追求的源依然是自然。「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追求的也是自由,這或許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萬類霜天競自由。」它們源於生命,因生命而有活力,追求的源便是自由。人生追求的也是自由,這或許是一種達觀人生的態度。
人生來平平淡淡,一無所有。在經歷了歲月的洗刷,在經歷了變遷的凡塵。積壓了厚厚的脂肪,仍然在豐衣足食的時候,打著油膩的飽嗝,一句一句的抱怨世俗變遷,感嘆人生的得失。這或許是對生活的諷刺,可這畢竟是真實的生活。人的出生就是源,因為有源,所以我們在發展,社會在發展。生活的種種得失也在滋生。佛曰:「人生有兩大痛苦,一種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另一種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沒有人的一生會源於福又止於福。得到了害怕失去,失去了又會抱怨得不到。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放棄,放棄一些多餘的,又或是本就不屬於我們的東西,就像那麼一句歌詞:「握不下的沙,放下也罷。」物慾豐富的當今,人們所追求的物質生活更是豐腴,人們總認為得到就是福,可是失去也並非一無所有。
人生來都是平等的,都是赤裸裸的來,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掛上許多炫耀的資本而產生了對他人的歧視,可是走時卻依舊是赤裸裸的去。在逝去的生命裡,有得也有失,回憶起種種得失,是否會思考人生的意義。人走過的,留下的終究會被風化,然後無聲無息悄然離世。就像「真水無香」,源於無,又止於無。這或許就是人生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