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細節(初中生議論文)
2024-05-31 23:52:06
注意細節,是負責與謹慎的表現;一個負責而謹慎的人,總是更接近成功。
參加大學聯考的人,大既會有類似的認識,就是,假如當初多注意書本上的一些細節,成績必然更加理想,考取的學校及志願也會隨之不同,甚至連人生的路程都可能完全改觀呢?我還記得自己在多年前準備聯考時,連地裡課本的附註都倒背如流,現在想起來不禁覺得好笑。假使注意細節只是為了考試多得幾分,或許不值得我們把它當作「成功」的一個話題;然而事實上,它的影響卻不止如此。
有一則軼事,說到美國總統麥金萊曾想從兩個老朋友中選一位擔任駐外大使,但是他無法決定誰較適合,後來他回憶起多年以前的一件小事——在一個風雨之夜,麥金萊搭上街車坐了最後一個座位,隨後上來一位老婦人,手挽沉重的衣籃,站在走道上沒有人讓座,這時麥氏的一個朋友坐在前面低頭看報,想要藉此遺忘周遭的一切。最後還是麥氏起身讓了坐。這個朋友一定做夢也想不到,這一件小事竟然決定了他的命運。假使他有先見之明,恐怕連讓一百次座位也情願讓給他人。「失之毫釐,廖以千裡」,這一類因小失大的例子隨處可見。沒有隨手關門、文件忘了籤名等等小事,都可能釀成無法收拾的意外。發明家愛迪生曾經因為小數點的誤置而失去一項專利;有些戰役的失敗關健就在「少了一根釘子」。人往往喜歡成大功、立大業,疏忽了「行遠必自爾,登高必自卑」,不肯踏實地從細節注意起。一位法國名廚說;「假使我沒有這幾把快刀的話,還不是跟一般廚師一樣?」這正是注意細節的好榜樣。注意細節也不能太過極端,成為「見樹不見林」甚至,「見林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我們所強調毋寧是一種「謹慎」之德;西方古希臘羅馬之際的人喜歡講究品德,而公認的諸德之首則是Prudentia亦即謹慎與明智,因這謹慎與明智常是相輔相成的,甚至是不可缺的.有人以成大事者不拘細行,與大德不逾矩,小節出入可也,來為自己的粗線條作風辯白,但是卻忘了先反省自己是否具備大德,是否成大事者.{聖經}上記載一位精明的管家把主人吩咐的瑣事辦得非常妥當,主人對他說;你既在小事上忠信,我必可託你大事;你去負責治理十個城市吧!醫師疏忽了細節,可能使病人喪命;律師疏忽了細節,可能使好人蒙冤;在牧師眼中,卻沒有細節可言,因為凡與人靈有關者皆是重大之事。
注意細節,是負責與謹慎的表現;一個負責而謹慎的人,總是更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