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高考作文
2024-06-24 04:09:46 1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我文明!我快樂!我成長!
我一回頭,身後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像誰說了一個笑話笑了。我們在這鋼筋水泥的壁壘裡實在生活的太久了,實在應該去探望一下生我們養我們的自然了。站在十字路口,我抬起頭,看到天上的飄動的白雲。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那個天真爛漫的年紀,我們總是在長滿青草和野花的空地上玩耍。我們喜歡在玩累了以後,趴在草地上,一會兒看看天,一會兒看看地,為了一朵雲到底是像小貓還是像小狗爭論不休。
兒時的眼睛,看見的一切都是美的,新奇的,而且都和著異樣的光彩,就連最不起眼的小草和小石子都擺放的恰到好處,韻味至極,其樂無窮。
而現在,連我自己也記不起來了吧,到底有多久沒有仔細的欣賞過這些童年時候的好夥伴們了。如今的我,對於蔚藍的天,潔白的雲,早就已經變得麻木不仁了。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所有美麗的風景,都被無視了。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後來當了國家主席,仍然能以禮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專門邀請親友的老人吃飯,毛主席給老人敬酒,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由此可見,文明禮貌是多麼重要。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儀,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那所謂的二十一世紀現代科技奪去了我們對所有美好事物的感官。我們已經忘卻了最原始的禮儀,遺失了那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最平凡的美德,丟棄了本該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善良性格。
我們在這高新技術的產品前實在沉浸的太久了,實在應該去體會一下單純無雜質的簡單心靈了。在效率至上,講究速食的年代,誰說我們不能夠天真的對身邊的人笑一笑呢?科學家研究,一個人笑的時候只要牽動面部的3根神經,而哭的時候則要牽動73根面部神經。難道還要吝嗇於去做一個毫不費力的表情嗎?是不是彎腰撿起地上的垃圾就是丟臉丟大了?是不是吃完碗裡的米飯就是成了餓死鬼?是不是對自己嚴格要求就是墨守陳規的笨蛋?
我們在這貌似時尚的誤區裡瞎轉悠的得意,實在應該去重新打開赤誠之心尋找我們丟失的禮儀了。我們總是自以為很灑脫。其實我們正在被自己的盲目湮沒。仿佛是沉浸在多麼美妙的景致中,而實際上,張大眼睛,停下匆忙的腳步,再抬頭望望天空。我們長大了那麼多,卻也改變了那麼多。我們累計了知識,卻把自小養成的那些好習慣丟棄了。看著天空,就好像看著昔日的好朋友。自己變了那麼多,變得那麼壞,變得把別人的好心嗤之以鼻,變得不屑用溫柔的目光問候周圍的人,變得不再有童真般的善良心思。只有天空還是乾淨的本色。
並不是要我們做的好有多麼難,而是那種根深蒂固的心理讓我們自己失去了判斷好壞的能力。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承載著浩浩蕩蕩的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中國,向來被稱為是「禮儀之邦」作為一個中國人,怎麼會做不到最基本最簡單的國風?
子曰「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與文明為伴,與禮儀同行,和天空一樣透明純潔吧!這時你會發現,周圍的一切變得美好,就連草木也會微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