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關於潑水節的作文:難忘的潑水節
2024-06-09 20:43:06
第一篇
潑水節傣族,是一個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風格的地方,那裡有一個傳統節日——潑水節。時間在每年四月。按時序計算,陽曆的四月,相當於傣歷正月。
潑水節也就是傣歷新年節,按照傳統習慣,這一天清早,人們要採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碧澄清水為佛像洗塵。做完這些以後,群眾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只見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銅缽,臉盆盛水,湧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逢人便潑,從頭到腳,全身溼透。走在大街上讓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人們用水洗去灰塵,消除疲勞,免除災病。撥水節的水,是吉祥的水,是快樂的水,是幸福的水,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是潑者還是被潑者,都異常高興,笑聲朗朗……傣家人用水來傳遞親情,傳遞友情,也傳遞著他們的美好祝福。水節期間,在寬闊的瀾滄江上,要舉行划龍船比賽,水船扎以彩花,裝扮成龍,孔雀,大魚等形象,由數十男女青年奮力划槳前進,兩岸觀眾如雲,鑼鼓聲、喝彩聲響徹雲霄。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這是傣族人民自己製作的煙火。用一根數丈長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藥等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架上。點燃引線,火藥燃燒,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飛入雲天,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煙火,猶如花團錦簇,群星閃耀,光彩奪目,把節日的夜空裝點得特別美麗。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遊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
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看著那些歡樂的人們,我們不由自主的也加入了這歡快的人群裡。
第二篇
在五年的小學生活中,有許多令我難忘的事。那次「潑水節」事件,讓我終身難忘。
在星期三的體育課上,老師剛宣布解散,我這個「職業殺手」便閒不住了,到處搞破壞。一連攻擊了三個人之後,我就有些沾沾自喜了:哈,我天下無敵。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些「被害人」竟聯合起來組成「特種反擊組」,找我報仇來了。看到她們「兇神惡煞」的樣子,我閃。但終究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不久,我就遭到了她們的「圍攻」。「幕後主使者」慷慨解囊,掏錢買了很多汽水,20多袋汽水如噴泉紛紛朝我噴射。我「孤軍奮戰」,「寡不敵眾」。拿著兩袋汽水的我滿操場狼狽地跑,不一會兒就成了「落湯雞」。唉,慘啊!她們可真狠,不僅朝我身上噴,還朝我脖子裡噴。汽水從我的頭髮上一滴一滴地滴下來。還是朋友一場呢!她們看著我狼狽的樣子,笑作一團,異口同聲地喊:「自作自受也。」此仇不報非君子。「狹路相逢勇者勝」,我豁出去了,手拿「秘密武器」英勇地走向陣地,想與她們「同歸於盡」,誰知還沒到「中間界線」,就免費洗了把臉。硬的不行來軟的。「嗚嗚,我招你們惹你們了。嗚嗚……」我裝作痛哭的樣子,想博得點兒她們的同情,但她們根本不吃這一套,反而更加「慘無人道」地發起「總攻」。我的「妙計」落空,嚇得連滾帶爬地逃跑。一回頭,一臉水;不回頭,一身水,真算是「背水一戰」了。唉,可憐昔日「橫行霸道」的我,今日卻被這些手下敗將「打」得滿地找牙。「啊一一救命!」我撕心裂肺的慘叫又響起在操場上空......
「潑水節無限好,只是真受罪。」這「歡樂的潑水節」讓我終生難忘。
點評:天氣炎熱,生活單調。天生愛玩愛動的孩子閒不住了,「忙裡偷閒」給自己找樂!這不,同學中間悄然興起「潑水」的熱潮。小作者也過了一把「潑水」癮。有了親身經歷,寫起來暢快淋漓,童真童趣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