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關於尊敬老人的故事作文
2024-05-28 01:37:06
敬老作文一:
一位老人,盼啊盼,終於盼到了與兒女相聚的日子,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
老人的兒女就要回來了,老人心中似乎有著無數的高興,有著說不出的喜悅,老人幹活是多麼賣力,準備著一桌團圓飯,這位老人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王婆婆。
六點未到,王婆婆就準備好了一桌佳餚,穩坐在床上,等著兒女們的歸來,坐著坐著,王婆婆似乎看到了她與兒女相聚的景象,那時,多麼的歡樂,多麼的和諧,王婆婆的嘴角泛溢出一絲微笑,那是對兒女掛念的微笑。
「叮咚――」這一聲門鈴是與六點鐘聲同時響起的,王婆婆高興了,她飛快地走了過去,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個賣牛奶的,王婆婆把門一關,走進房間裡了,坐在沙發上苦等。
時間過得真快!
時針已指向七點半,這時候,「叮咚――」又是一聲門鈴又響了起來,王婆婆的心猶如冬天的炭火,有熱情地燃燒了,她飛奔過去,興奮地打開門一看,還是那個賣牛奶的,王婆婆失望的關上門,慢慢地走回屋裡,她的心中之火熄滅了。
「嘀嗒――」時針跑到了9:15跟前,王婆婆家的門鈴響了,這時,王婆婆的心中似乎有無數的太陽,把她的心照得春天一般,啊,在她心中,春天是多麼的美麗,空氣多麼的清新,她如離弦的箭一般,飛到門前,打開了門,可,可還是那個賣牛奶的,王婆婆絕望了,她如一棵枯樹,沒人理,她如一座孤島,在大海之中,彌離間,她看到了日曆,什麼!
?今天才星期四?!
「唉,
算了!
」王婆婆失望地說!
啊!
空巢老人們,多麼的可憐,多麼的孤獨,他們需要關愛,需要子女的關懷!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
敬老作文二:
今天,我照例乘公共汽車回家,中間要乘5站路。
我背著沉重的書包,從學校走了2站路到車站,到那後我已經滿頭大汗、筋疲力盡了,自己的腳都快走斷了。上車後,我立即找了個座位,風似的跑過去,一屁股坐下,並且自言自語到:「啊!
總算可以休息一會兒了。」
這時,我看見一個青年也上了這輛公共汽車,他雙手拎著貨物,問售票員:「請問去外灘乘到哪?」「乘到終點站——外灘就到了,大概你還要乘十幾站路吧!
」售票員說。接著那青年便握著扶手,在喘粗氣。
「常熟路站到了」廣播中說道,車門開後,許多人擁出車門,那青年也找了個位子坐下,這時,已經沒有空的座位了。最後,有一位老人走上來,他邁著蹣跚的步伐去買票。我看後很同情這位老人,想為他讓座,可我轉眼一想:我也剛坐到位子,如果自己讓了座,又要受累了。算了,今天我不讓座了,還是讓別人當『雷鋒』,做好事吧!
轉眼之間,我發現那青年對老人說:「老大爺,請坐我這!
」還攙扶他坐到位子上。看了這一幕後,我十分慚愧,想:我雖然背著沉重的書包,但是那青年的貨物比我的書包還要重,而且,他還要乘十幾站路呢!
他可以為老人讓座,我為什麼不可以呢?不知不覺中,我的臉紅起來。
從此,我乘公共汽車回家時遇到老人,我都會給他們讓座,並且我想對那個青年說:「謝謝你,是你教會我怎樣尊敬老人,同時,還用你無聲的話語告訴我——為老人讓座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