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植食恐龍:費爾幹納龍 最長可達16米(誕生於侏羅紀)
2024-06-16 08:24:09 1
費爾幹納龍是一種巨型恐龍,誕生於1.64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體長15-16米,第一批化石則是在亞洲國家吉爾吉斯斯坦發掘的,屬於蜥腳下目類恐龍的一種,它的外形類似於黃龍,主要使用四足行走,並且主要以植物為食。
費爾幹納龍的化石發現
費爾幹納龍被首次發現是在1966年的時候,當時化石位於中亞地區的吉爾吉斯斯坦,於當地的巴棘班賽組中發掘,所以也就判斷出這批化石是誕生於侏羅紀中期的卡洛維階,但是直到03年的時候才正式的將其做了取名,其實除了吉爾吉斯斯坦之外,其他的發掘地基本上都是位於亞洲的,比如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地。
費爾幹納龍的體型
費爾幹納龍的體型普遍在9米以上,最長的可以達到16米,差不多在770種恐龍中排名86位,算是巨型恐龍的一種,和大山鋪龍、長生天龍等非常相似,基本上都是四足行走,而且脖子和尾巴都非常的長,腦袋比較小。
吉爾吉斯斯坦發現的恐龍:費爾幹納頭龍
費爾幹納頭龍也是誕生於侏羅紀中期且分布於吉爾吉斯斯坦的恐龍之一,所以它很可能是與費爾幹納龍同時代生活的另一種屬的恐龍,但是它和費爾幹納龍的外形完全不一樣,費爾幹納頭龍的頭部長有一個非常突出的頭冠,一直延伸到鼻子上,不過費爾幹納頭龍的牙齒是沒有鋸齒的,和其他的厚頭龍科恐龍非常不一樣。
費爾幹納頭龍的頭部是圓潤且厚實的頂骨,據測算厚度可達23-25釐米,據說主要是用來在求偶或者打鬥的時候進行撞擊的,就像是現代的鹿或者羊用角來競爭一樣,這也使得它們的後肢非常的發達強壯,能夠給與身體更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