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關於反腐倡廉的作文
2024-06-16 17:54:08 1
第一篇
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他們為老百姓服務,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人民。他們這種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更值得我們學習!
最近,我看了這樣一個故事: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經常發生這樣的事:老師讓某個同學批默寫作業,有位同學發現自己錯了,便給批作業的同學一些小恩小惠,讓他裝作沒看見,批自己全對,以此來逃避師的懲罰。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如果不及時改正這種錯誤的,僥倖的心理,就會鑄成大錯:長大後,一碰到難以解決的困難,就想到用賄賂的辦法解決,要是被查出,輕則懲罰,重則坐牢。所以,我們一定要改正這種不正確的觀念。
我們是祖國的棟梁,祖國未來的希望,好習慣只有從小養成,才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廉潔是做人之本,做事之根。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我們。我們只有做到堅定自己的信念,樂於奉獻,自覺抵制社會不良現象,才能徹底消除貪汙腐敗這種不良現象。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廉潔永遠是人民的期盼。歷史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廉潔模範人物:一代清官包公、海瑞,人民公僕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永遠是我們的追求!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貪小便宜,讓我們反對腐敗,發揚廉潔吧!反對腐敗,發揚廉潔。反腐倡廉,人人有責。
第二篇
今天,「反腐倡廉」已不再是新鮮的話題,然而諸如貪汙受賄之類的腐敗現象卻屢見不鮮,屢禁不止。有的人,為中飽私囊,動用數億元公款參與非法集資、炒股,終致血本無歸;有的人,打著改革開放的旗號,花數十億美元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卻是「中國製造」,明眼人一下就看出了其中的「貓膩」;有的人,利用公款吃喝嫖賭,還美其名曰:「我是人民的公僕,我花人民一點錢算什麼!」還有的人,頭戴高高的帽子,身披輝煌的「人民公僕」的外衣,然而卻大肆貪汙受賄,極盡搜刮民脂民膏之能事,置法律、道德、責任、道義於不顧,損公肥私,貪贓枉法,禍害百姓,醜惡罪行令人髮指!
以上社會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如果任這些蛀蟲繼續吞噬人民的財產,共和國的大廈就會被他們挖空。到底是什麼使這些人無視黨紀國法呢?
是私慾。
在中國全力以赴地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的今天,有這麼一些令人乍舌的數據:據有關人士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公款吃喝消費約達人民幣250~300億元。300億元,這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能夠購買315萬噸鋼材,加上64萬立方米的木材,再加上1248萬噸水泥,砌起「廣廈千萬間」。而這一切,就在一年間被那些昧心的「公僕們」吃掉了。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紛紛解囊相助,支援災區人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可是中國工商銀行綿陽涪城支行用「抗震救災特別費」為該行職工購買名牌運動鞋,將用於救災的款項挪作他用。
朱鎔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中國沒錢了,錢到底到哪裡去了?」「吃了。」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思卿在黨的十五大上一語驚人:我國五年判處貪官達16萬人。嗚呼,腐敗不除,國將不國矣!當然,「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民共和國的藍天豈能容納這些醜惡的陰霾,那些貪官汙吏原形畢露後,一個個都會得到應有的下場。
且說春秋時吳國貪財賣國的伯嚭,唐玄宗時期賄賂公行的國公楊國忠,清初騎馬圈地的鰲拜,清乾隆年間作威作福的戶部侍郎和珅,這些權傾朝野,不可一世的人物最後哪一個不是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中國人民歷來就對貪官汙吏疾惡如仇,而十分崇敬廉潔的清官。作為人民的公僕,就更要具備「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的品質。人民群眾的一雙雙慧眼永遠是雪亮的,能將是非、美醜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現在,人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國國歌中的一句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而當前,中國所面對的已不再是外敵入侵,而是要與自身土壤上滋生、蔓延的腐敗現象作不屈不撓的鬥爭,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將是一場更加激烈、更加艱巨、更加錯綜複雜的持久戰。
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國人,請自覺地投入到這場反腐敗的鬥爭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