嚻龘靐龖龘靐齉齾爩怎麼讀:知其意、認其形,再記其讀音
2024-06-08 19:15:07 1
漢字的起源可追溯到四五千年的倉頡造字,這麼長時間發展下來,漢字的字數已高達10萬左右,而我們常用的漢字僅2500多,所以還有許多漢字我們不認識,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看看嚻龘靐龖龘靐齉齾爩怎麼讀。
嚻龘靐龖龘靐齉齾爩怎麼讀
嚻:讀音(xiāo),《山海經·北海經》中記載的野獸,原文為:「有鳥焉,其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嚻,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另外,嚻也是「囂」的繁體字,指喧譁、囂張、誇耀、輕浮、輕薄等。
龘:讀音(dá),三個繁體龍層疊而成,形容龍騰飛的樣子。於此類似的漢字還有三個土的垚,以及等。
靐:讀音(bìng),雷聲的意思。靐是一個漢字生僻字、不規範漢字,可自從「雷」人在網絡流行後,「靐」又被應用到網絡用語,衍生為很「雷」的意思。
龖:讀音(dá),由兩個繁體的龍字組成的,用作名詞時表示雙龍,用作形容詞時為龍騰飛的樣子。
齉:讀音(nàng),意指感冒等引起的鼻子不通氣,發音不清。《說文解字.鼻部》:「齉,病寒鼻窒也。從鼻,囊聲。」
齾:讀音(yà),基本字義為野獸吃剩的東西;另外齾可做名詞和動詞,做名詞時指缺齒,做動詞時指(器物)缺損或挫損。
爩:讀音(yù),用於形容煙氣冒出,煙出,煙氣,因為使用頻率也較低,所以不常見。
小結:以上就是嚻龘靐龖龘靐齉齾爩怎麼讀,以及各個字的意思,它們雖然很複雜,但了解其意思後,再看其形,就很好認了,不過這些字畢竟很少出現,生活中基本用不到,所以大家了解一下即可。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