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國慶節見聞作文
2024-06-15 19:10:07 2
又到了一年一度國慶節了,你的國慶節是怎麼過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慶節見聞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國慶節見聞作文1】
今天是國慶節,我好開心啊,我決定和家人一起出去玩。
一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上面都掛著一面五星紅旗。走路的,大家都三三兩兩地結伴,手拉著手,說說笑笑,臉上都掛著節日特有的微笑,身上都穿著整齊的新裝,好一派祥和喜慶的氣氛!
我們來到公園門口,穿過擁擠的人群,放眼望去,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五顏六色的氣球在上空向人們招手。好像在說『母親』生日快樂。路旁是黃菊吐豔。我們順著人流向前走,欣賞著節日的美景。就在這時候,一陣陣悅耳動聽的鑼鼓聲、琴聲有節奏地從花壇旁響起。原來是中央廣場有一群老年人自己組的樂團,因為今天是祖國的生日,所以來唱紅歌慶祝的。他們這個樂團分工很明確:有的人專門負責唱歌;有的人專門負責演奏;還有的人專門負責指揮、主持。有一位陝西的老爺爺已經99歲了!是他的女兒帶他來鄭州旅遊,聽到樂團的人唱紅歌很興奮,自己很想高歌一曲。他說:「自己能活百歲,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忘不了毛主席的英明指導和胡總理的關懷民情,全國人民才能奔向小康。」於是老爺爺就唱了一首《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來表達內心喜悅的心情。老爺爺的頭髮全白了,臉上布滿了皺紋,有著一雙慈祥的眼睛,他的穿著樸素;他雖說年齡很大,但是歌聲依然洪亮;身體依然健康。還有幾位老人唱了幾首有名的紅歌,有一位老人現場即興作起了《中國讚美你》這首詩。引得大家陣陣鼓掌,人們忘情地歡呼喝彩。
看完表演後,我才知道:原來老年人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真讓人大開眼界。希望自己長大後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貢獻。
啊,今天國慶節的見聞,讓我好開心啊!
【國慶節見聞作文2】
坐在車裡向外眺望,外面一片祥和的氣氛。火紅的燈籠和鮮豔的國旗在大街上隨處可見,把節日的街道打扮的花枝招展,粉妝似玉。
今天雖然沒有到現場一飽眼福,但也能坐在自己家中看電視上的國慶60周年的閱兵式。10月1日上午9點47分60周年慶典活動正式開始。一開始,天安門廣場上十分冷清,好像在商量國家機密,不敢太大聲。可過了一會兒,天安門廣場突然熱鬧起來,正如宋丹丹在小品中所說: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在補三個詞:車水馬龍,人頭攢動,氣勢恢宏)
首先出來的是升旗手,升旗手手舉國旗緩緩走向升旗臺,他保持上身端正,雙手一收一推,3。3米長的旗杆就從肩上落下--秋風輕拂,國旗飄揚!過了一會兒,各個方陣穿戴整齊,昂著頭,挺著胸,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天安門。然後,坦克軍、飛機也登場亮相了。坦克穿著墨綠的衣服,載著坦克兵們光榮的走來;再看看天上,許多架飛機噴吐出五顏六色的「彩帶」在天空中盤旋,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這時,胡主席和一些國家領導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他莊嚴地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閱兵式正式開始!」胡錦濤主席肅立在一輛車中央駛過金水橋,向海陸空三軍問好。「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胡錦濤主席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為人民服務!」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迴蕩,山呼海應。過了一會兒,一些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的人們走了過來,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彩帶,簇擁著毛主席、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畫像和他們說過的名言雕成的字,還有一些龐大的花車。
這次閱兵式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我真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國慶節見聞作文3】
太好了,太好了!我終於盼來了國慶節長假,總算可以放鬆放鬆了,我和爸爸媽媽早就約好了國慶節期間坐火車去外地旅遊。到了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全家出發了。到達火車站前廣場時,那裡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們隨著川流不息的人群擠進了火車站。
走進候車大廳,這裡更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空位坐了下來,我喝了口水,休息了一會兒,眼睛開始不安分地四處打量起來。不遠處,一對滿頭銀髮的老夫妻互相攙扶著,慢慢地坐到座位上,小聲地交談著。另一邊,幾名中學生在大聲地說笑著。一位導遊舉著小旗子,正在向旅行團的遊客們說著什麼……。「為什麼?」突然,一聲稚嫩的童音吸引了我,我回頭一看,一個胖乎乎的小女孩兒坐在媽媽腿上,「為什么爸爸不能和我們一起出去玩而呢?」小女孩兒天真無邪的大眼睛充滿了疑惑,長長的睫毛忽閃著,媽媽愛憐地撫摸著小女孩兒的頭,輕聲說道:「你爸爸是一名交通警察,為了保證大家的出行安全,到了節假日會更加忙碌,就不能陪咱們出去玩兒了。」小女孩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我靜靜地聽著,目光不覺落在了遠處不時閃現的忙碌的身影上,清潔工人正在仔細認真地打掃地面,擦拭桌椅,警察叔叔正在四處巡邏,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的情況,車站服務人員面帶微笑,耐心地解答著旅客的疑問。正是他們的辛勤工作,使我們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這一幅幅畫面,都被我深深地牢記在心中,當我們和家人一起歡度國慶假期時,是否想過,我們擁有的這份快樂,需要多少人為之工作,為之付出,當我們和家人歡聚一堂時,是否想過,又有多少人還要堅持工作,不能和家人團圓呢?這些可敬的人啊,讓我真誠地說一聲:「謝謝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