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演講稿:向解放軍致敬
2023-12-11 05:04:22 1
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各種活動正在如火進行。演講作為宣傳鼓動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當然少不了八一建軍節演講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向解放軍致敬,歡迎大家閱讀!
【1】向解放軍致敬
駐xxxx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全體官兵,全市軍隊離退休幹部,烈軍屬,殘疾軍人,轉業、復員、退伍軍人: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xxxx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共xxxx市委、xxxx市人民政府謹代表全市人民,向你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xxxx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解放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中國人民解放軍xxxx年的光輝歷程充分證明,人民軍隊始終是黨的忠誠衛士,始終是保衛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堅強柱石,始終是黨和人民值得信賴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一直以來,駐xxxx軍警部隊繼承和弘揚人民軍隊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積極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紮實推進軍事鬥爭準備,深化國防動員和基層建設,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不斷提升,實現了軍隊建設的跨越式發展。駐xxxx軍警部隊充分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全力支持和參與地方建設,為我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在維護穩定、搶險救災、扶貧幫困、處置突發事件等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戰,用血肉之軀構築了一道又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之堤,用無私大愛奏響了一曲又一曲軍民團結的和美樂章,充分展示了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全市軍隊離退休幹部、烈軍屬、殘疾軍人和轉業、復員、退伍軍人,保持軍人本色,努力工作,紮實奉獻,在各條戰線上創造了新的業績。對此,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新一屆領導班子履新履職開局之年。我們將把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與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緊扣「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和美xxxx」的核心任務,大力實施產業升級、城市轉型、民生改善、社會善治、綠色發展、文化引領六大戰略,提高管黨治黨水平,努力率先走出一條具有珠江口西岸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全面開創適宜創業、適宜創新、適宜居住的幸福和美xxxx共同事業新局面,奮力爭當幸福廣東建設排頭兵。今年是第九屆全國和省級雙擁模範城命名年,我市已繼2004年、xxxx8年,連續第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我們將以此為契機,繼續發揚擁軍優屬的優良傳統,大力支持國防建設和部隊現代化建設,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廣泛開展軍(警)民共建活動,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軍地一家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生動局面。
同志們,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軍民攜手,同心同德,開拓進取,共建共享,為把孫xxxx先生的故鄉建設得更加美好而不懈努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xxxx大勝利召開!
祝同志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2】向解放軍致敬
火紅的八月,火熱的心情.又是一年」八一」節.我們這些曾經穿過軍裝當過兵的人,都忘不了生命中的那一段軍旅生涯。在人的一生之中,能夠有幸參加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夠成為光榮的軍人,為偉大祖國站崗放哨,這使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光榮.
二十年前,我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熱血青年,帶著夢想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部隊。我們唱著軍歌一起成長,共同渡過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火熱的軍旅生活,錘鍊了我們的身體,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凝聚了我們的友誼。回首往昔,是部隊培養了我們獨立生活的能力;是部隊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是部隊鍛鍊了我們協調工作的能力。是部隊給了我們許多別人沒有的東西。我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部隊,但生命裡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後悔!
如今我們都已脫下軍裝,過去的一段軍旅生涯們難以忘記。我們怎能忘記那迎風招展的八一軍旗?怎能忘記那催人奮進的嘹亮軍號?怎能忘記那威武閃亮的錚錚鋼槍?怎能忘記那堅如磐石的軍營?怎能忘記你我相比拼練的訓練場?怎能忘記退伍時車站送別的首長和戰友?又怎能忘記睡在上鋪的你?
二十年光陰彈指瞬間。環境,機遇和命運造就了我們不同的結局。也許有的戰友春風得意,也許有的戰友舉步艱難,但這些都沒有改變我們戰友之間的濃厚情誼。我們相聚時依然能夠表現出天真爽快,依然可以率真的相互交流。這種不加防範,不加掩飾,不帶功利的交際,只有在戰友的稱謂下才能夠無所顧忌。這充分說明我們在人生的黃金時期,生活的浪漫時期,社會的特殊需要時期結下的戰友之情,象酒一樣,時間越長,越是離開了部隊,愈醇厚、愈珍貴。在久違的日子,我們曾多少次打聽彼此下落,只為送上一句問候,一聲祝福:親愛的戰友,你還好嗎?
組織戰友聚會的初衷,就是為了共同回味軍旅歷程,重溫友情,再話當年;就是為了搭建互通互動平臺,溝通戰友信息;就是為了整合戰友感情資源,共創共享未來。不分高低貴賤,不論葉綠花紅,團結起來,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如有困難,應多找找戰友,那怕是互相閒聊,互相傾訴,也是一種需要,一種安慰,一種精神寄託。雖然我們都已經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平淡的生活似乎讓我們淡忘了什麼,但唯一沒有淡忘的是:軍旅情戰友誼。還有我們軍人的節日————八一。
【3】向解放軍致敬
中國,一個用生命搭起的國家;中國,一個用智慧與理想構造的國家。儘管這個國家有數千位君主打下了這個千秋江山,而共產黨人毛澤東卻穿越了時代、穿透了未來。
「雖然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卻是有祖國的」——錢三強,一位鞠躬盡瘁、全心奉獻的科學家;「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在面對敵人陰冷鍘刀時的大義凜然,我們都無法體驗共產黨人鋼鐵一般的意志、視死如歸的正氣;「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的堅定信念,卻讓億萬中國人看到了國家的希望、看到了祖國強盛的光明。
如果沒有好幹部焦裕祿、孔繁森和這些人民同甘共苦,也許我們就無法真正了解貧困地區人民的疾苦,無法知道基層黨員做出的巨大犧牲。如果沒有雷鋒、張海迪這些滿懷「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精神鼓舞著,我們就無法深刻領略到生活的真諦、人間的真情、生命的意義。
中國航天人始終把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當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航天事業是一個壯國威、揚軍威、振民心的偉大事業,同時又是一項十分艱苦、非常複雜、風險極大的事業,參加這一事業的人員必須具有獻身精神,要有敢於吃苦、執著追求而不急功近利、不圖回報的思想。錢學森、梁守等人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個人得失,像螺絲釘一樣把自己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甘當無名英雄。
共產黨人永遠是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以及「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精神,他們淡泊名利、視死如歸,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新中國的成立。當毛主席巍然的站在雄偉的天安門上高亢的喊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明白了成立背後的故事,那是共產黨人光榮犧牲所換取的。當一座座「永遠的豐碑」如此高大的聳立在我們面前時;當一個個時代精英勇攀科學高峰鞥、創造一項項令人矚目的奇蹟時;當一幅幅子弟兵捨身忘我的抗洪救災的感人畫面映入我們眼帘時,共產黨人英雄形象早就被牢牢地定格在我們的腦海中。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時湧現了無數個共產黨人的英雄事跡。一名解放軍為了抓緊每一秒救人,他連住幾天幾夜不休息,而他卻因為勞累過度光榮犧牲了,他一次換取了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還有人民教師譚千秋用雙臂死死護住了四個學生,可他卻不幸遇難。
每一個閃光之處的共產黨員都是以為前進道路上的良師益友,我們要詮釋「共產黨員」這一光榮而神聖的稱號,共產黨員無私忘我的精神激勵鞭策了一代又一代後人。
用生命搭起的;用智慧與理想構造的。有數千位君主打下了千秋江山,而共產黨人毛澤東卻穿越了時代、穿透了未來。
「科學國界,但科學卻是有祖國的」——錢三強,一位鞠躬盡瘁、全心奉獻的科學家;「生的,死的光榮」——劉胡蘭,在面對敵人陰冷鍘刀時的大義凜然,都無法體驗共產黨人鋼鐵的意志、視死如歸的正氣;「共產黨,就希望」的堅定信念,卻讓億萬人看到了的希望、看到了祖國強盛的光明。
好幹部焦裕祿、孔繁森和同甘共苦,也許就無法真正貧困地區的疾苦,無法知道基層黨員的巨大犧牲。雷鋒、張海迪滿懷「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精神鼓舞著,就無法領略到生活的真諦、人間的真情、生命的意義。
航天人把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當高尚的道德品質。航天事業是壯國威、揚軍威、振民心的事業,又是一項艱苦、非常、風險的事業,參加事業的人員獻身精神,要有敢於吃苦、執著追求而不急功近利、不圖回報的思想。錢學森、梁守等人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個人得失,像螺絲釘一樣把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甘當無名英雄。共產黨人永遠是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精神,淡泊名利、視死如歸,以的生命來換取新的成立。當毛主席巍然的站在雄偉的天安門上高亢的喊著:「共和國成立了,站起來了!」明白了成立背後的故事,那是共產黨人光榮犧牲所換取的。當一座座「永遠的豐碑」如此高大的聳立在面前時;當個時代精英勇攀科學高峰鞥、一項項令人矚目的奇蹟時;當一幅幅子弟兵捨身忘我的抗洪救災的感人畫面映入眼帘時,共產黨人英雄形象早就被牢牢地定格在的腦海中。
在2010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時湧現了無數個共產黨人的英雄事跡。一名解放軍抓緊每一秒救人,他連住幾天幾夜不休息,而他卻勞累過度光榮犧牲了,他一次換取了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還有教師譚千秋用雙臂死死護住了四個學生,可他卻不幸遇難。每閃光之處的共產黨員以為前進道路上的良師益友,要詮釋「共產黨員」光榮而神聖的稱號,共產黨員無私忘我的精神激勵鞭策了一代又一代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