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家長會家長發言稿
2023-12-11 13:08:02 1
家長會一般是由學校或教師發起的,面向學生、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的交流、互動,小編收集了20xx年期中考試家長會家長發言稿,歡迎閱讀。
20xx年期中考試家長會家長發言稿一
敬的老師各位家長,大家下午好:
感謝許老師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關於家庭教育的話題。說到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家長和我感受一樣,覺得現在的孩子太難教育了,不論是思想上,還是學習上,甚至連吃,喝,拉,撒,睡都會和你出現分歧。我們抱怨為什麼父輩們養幾個孩子都沒現在這一個孩子難養。其實這正說明現在的孩子更富有創造力。
很多人羨慕我有一個這麼乖巧聽話的女兒,其實在她的身上我付出了太多,我比較注重和女兒的情感交流,只有在生活中成為朋友才能在她幼小的心靈成長過程中給予正確的誘導。理解和關心中通過語言交流能讓我看到孩子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鼓勵她正確處理好同學,父母,老師三方面的人際關係,減少她對這方面問題的困惑。
很小的她是大家想像不出的膽小,內向,我就帶她去各種環境適應,學習舞蹈,繪畫,語言表演等,與不同的人相處,目的只有一個,讓她走出自我。實踐證明只要通過努力找到正確的方法,就會有收穫。
培養良好的習慣更是學習成功的內在動力,從走進小學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訴她每天的作業自己記,寫完作業自己收拾好書包。直到現在她的書包總是在睡前準備好,幾乎沒有出現過丟三落四的現象。在剛學習寫字的時候,我就坐在她旁邊,拿著橡皮擦看到寫得不好的字就把它擦掉,一段時間以後,不用我擦了,她覺得不滿意的自己就擦了。這些習慣大概用了一年的時間去鞏固,以後一放學她就會很自覺的一個人在自己的房間寫作業,學習上我幾乎不用再什麼操心了。
XX是個自尊心非常強的孩子,在學習上只要她努力了,分數上我不要求什麼,有時沒有考好我只是問她這次是什麼原因沒考好,把原因找到,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就可以了,甚至我還安慰她,因為我知道沒考好,她心裡會很難受的。我想讓她不論做什麼事都要做到——拿得起放的下。經得起打擊。
現在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了很多家長很頭疼的時候,叛逆,獨立是這個時期孩子的共同特點吧,特別是女孩子感知細膩,情感脆弱,依賴性強,敏感多慮,要進行安全教育的意識,同時加強學習指導,樹立學習自信心,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及其智力活動水平引導她找到學習方法,採取鼓勵,讚揚,期待,肯定等評價方式,建立學習自信心。努力把孩子培養成氣質高雅,知識豐富,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有用人才。
20xx年期中考試家長會家長發言稿二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
你們好!
應談老師的邀請,今天在這裡發言,說實話,有點慚愧。慚愧的是在教育女兒方面我做得並不多,也沒有太多好的經驗跟家長們分享。但我還是應下了談老師的邀請。因為平時都沒為班級服務,就本著為班級服務的心應邀吧。所以,接下來,也談不上什麼分享,算是跟家長們交流、交流吧。
交流之前想說的是: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學校。非常感謝小雨有兩位認真負責,讓孩子們愛得不得了的好老師,才更進一步地激發了她內心的力量,一定要好好表現,做個好學生。用她的話說,就是不要為班級抹黑,要為班級爭光。非常慶幸小雨班級有一批優秀的學生,給她樹立了好榜樣,激發她要爭取進步。非常開心小雨有一群活波可愛,天真爛漫的好夥伴,讓她在學校的時光是那麼開心地度過。謝謝老師們,謝謝孩子們,謝謝家長們!
另外要說的是:班上比小雨優秀的同學有很多,所以我今天代表的並不是優秀學生的家長來發言,我代表的是進步學生的家長來發言。小雨從入學至今,學習上的進步的確是蠻大的。我今天發言的主題是:在家庭教育中我是如何讓小雨學習進步的。總體說來就是一個原則:想辦法讓擔心的問題不發生。
接下來,我把女兒在一年半的小學生活中,關於學習方面擔心過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收羅了四項,說給家長們聽聽。
先說第一項:擔心的問題:女兒剛進小學時,有點擔心她弄不清小學和幼兒園的區別而無法適應小學生活,而無法按老師的要求學習。
解決方法:激發孩子內心作為小學生的自豪感後,再來跟她講區別。
具體實施過程:開學那段時間,她每次從學校回來,我會很熱情地擁抱著她說:「我們家的小學生回來啦!」遇事表揚她時,會說:「我們家的小學生真棒!」經過好幾天後,她內心建立起了作為小學生的自豪感。然後我再跟她說:「小學生跟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不一樣了。」她問:「有什麼不一樣?」我說:「小學生可了不起了,比幼兒園的小朋友棒多了。因為他們可以學更多的知識,讓自己有更多的智慧,變得更聰明、更棒!」女兒聽到這些話時,一是更有自豪感了,二是知道了上學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棒。
說這項跟家長們聽,想傳達的意思是:我們想要孩子按要求做事的時候,先激發並建立他對做好這件事情的自豪感,再跟他說我們的要求,而且說要求的時候不要減退他的自豪感。
再說第二項:擔心的問題:由於女兒沒上學前班,而且在幼兒園也沒學過拼音,沒寫過字。只會認些字和寫筆畫。所以學前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起步落後是註定了的。說個例子給家長們聽,女兒第一天的家校都是請同學幫忙抄的。她在幼兒園時,就沒抄家校這事。於是擔心她的落後會讓我變得急躁,讓女兒失去信心。
解決方法:給孩子正確定位,並教會孩子,落後時我們需要通過努力爭取進步,然後跟孩子一起努力。
具體實施過程:我當時給女兒的定位是:能跟得上學習進度,合格就可以了。考不到95分很正常,考不到100分更正常。她的第二次語文考試只有80幾分。家長們是知道的,第一個月考試80幾分是多麼低的分數。拿著試卷,我跟女兒說:「第一次考了98分,這次只考了80幾分。看來沒上學前班,還是有很大影響的,沒考好哦。」沒再多說別的什麼。後來的考試也只有90過一點,我也還是會說那句話。有一次,她奶奶說她沒考好,她很坦然地說:「我是沒上學前班,才沒考好的。」聽到她的話,我知道,她已經通過我的評定和班級其他同學的成績明確了她沒考好,她也明確了沒考好是因為沒上學前班。我還知道,她不會因為考不好而失去自信心,也知道該到我跟她提要求的時候了。我說:「的確,是因為沒上學前班的原因,才沒考好的,但沒上學前班的事實不能改變了啊!要不你現在回去上學前班去!」她說:「不!」我說:「那我們就應該通過努力,來彌補沒上學前班帶來的差距。要不,我們買點資料在家訓練。」她說:「好啊!」於是我就跟她買了語文資料,她也能按要求完成。我每周會把她學過的課文上的所有字按前、後鼻,平、捲舌,鼻音、邊音等進行分類,要她讀幾遍,以便強化拼音。因為她是心甘情願的接受這些學校以外的作業的。額外的作業帶給了她一定的進步。誇她進步時,我還告訴她進步是因為她努力的原因。她看到努力之後有了一定的進步,她也更願意繼續努力了。後來的考試大多能在95分以上了,偶爾考100分。在那個過程中我也會在她考95分以上給她小小的獎勵,就是買一個她愛吃的小蛋糕。後來,她吃膩了,不想吃了。我就說,要不媽媽就把買蛋糕的錢作為獎學金給你吧。這就成了我們家之後的的獎勵制度,就是獎學金制度。
說這項跟家長們聽,想傳達的意思是:當孩子已經落後時,給孩子定位時就不要定高了,這樣我們才能不急不燥,心平氣和地查找孩子落後的原因,想辦法跟孩子一起努力,爭取進步。當然,如果作為家長的我們,連孩子為什麼落後都不清楚,那要幫助孩子進步肯定是力不從心,甚至適得其反。另外,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努力。不是天天口頭上跟孩子嘮叨:你要努力,你要努力。因為那麼小的孩子對抽象的「努力」二字是不能主動去付諸行動的,得有家長的幫助。而家長的幫助,不是指幫孩子完成本該是她自己完成的事情,而是幫孩子做好具體怎麼努力的安排,並讓孩子心甘情願地接受。
再說第三項:擔心的問題:我一直想跟女兒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從而調動她學習的內動力和主動性。但擔心傳遞這個信息給她,她不一定能領會,即使領會了,要達到調動她學習內動力和主動性也並不容易。
解決方法:抓住時機,慢慢地把這個信息傳遞給她,並抓住時機讓她加深對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的理解。
具體實施過程:一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後,她對自己的成績還是蠻有期待的。開家長會那天,她的語數成績都是90分的樣子,比平時的考試低了些。當我看到她的分數時,雖說比平時低了些,但為了保護她的期待,我把分數告訴她的同時,馬上說考得還不錯。她當時也是很高興的樣子。那個時候的她對考得怎麼樣的判斷並不明確,全看我怎麼說。所以過年走親戚時,人家問她考了多少分時,她還挺得意地告訴人家她得了多少分。寒假過完,進入到了下學期,她受寒假的影響進入不了學習狀態,回家連作業都不想做,只想看電視。我當時就火了,很生氣地告訴她,你以為你上學期真的考得很好嗎?我只是不想讓你難過才跟你說你考得還不錯的!你現在居然只記得看電視。再這樣,你一分鐘的電視都看不成,即使我在看電視,你也不準來!當時狠狠地訓了她一頓,訓什麼話我都記不清了,只記得這些了。等心情平復後,我就過去跟她好好溝通。一是跟她說,以後只要把作業做完,就可以看半小時的電視。二是跟她說,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不好好學,就只能落後了,我不可能幫著你去上課,去學習。這是初次把學習與她自己建立聯繫。再次建立聯繫是有一次聊天時,聊到她長大了就不會跟我們住一起了的話題。她問:「為什麼?」我說:「因為那時你就會有自己的家了呀!」她說:「哦,可我長大了還是要跟你們住一起啊!」我說:「也可以啊,那你就得多買套房子,幫我們也買一套房子,然後我們就住在你家隔壁。」她說:「好啊!」我說:「可是買房子需要很多錢啊!」她說:「我長大了工作了就掙錢買啊!」我說:「那你得現在就得好好學習,考個好中學,再上個好大學,然後找份好工作,你才能買得起呢!」她說:「好啊!我長大了一定要跟你們住一起,過幸福的生活!」最後一次建立聯繫是她主動問我:「媽媽,科學家是不是好工作,能不能買房子啊!」(補充一下:當科學家是她的理想)我說:「當然啊。」她說:「當科學家可以爭很多錢啊?」我說:「是啊!」在這之後,我就會隔段時間提到關於現在的學習和將來的幸福生活之間的聯繫。而她理解的幸福生活很簡單,就是長大了還能跟爸媽住在一起。有次我說:「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就不能過幸福的生活。」她說:「我不幸福,你也不幸福。」我當時也沒琢磨她這話是什麼意思,以為是她不認同要好好學習的觀念。就回了她一句:「你是你,我是我。你不幸福了,我就不幸福了?」她當時就哭了,說:「媽媽,你不愛我。」我看她傷心地哭了,馬上意識到,那話是不是說過分了。連忙解釋說:「比如:你摔了一跤,很疼。即使我很愛你,我能幫你疼嗎?我只能說幫你儘量減輕疼痛,我不能幫你疼啊。所以你不幸福時,我能幫你不幸福嗎?不能啊!」她當時若有所悟的樣子,也沒再傷心了。她後來表現出來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是相當的高。看來她是認同了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也認同了她可以通過她的努力實現她理解的幸福。
說這項跟家長們聽,想傳達的意思是:抓住時機想辦法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從而調動孩子學習的內動力和主動性。
第四項:擔心的問題:擔心過於關注孩子考試成績而產生負面影響。
解決方法:關注孩子試卷上的錯誤大餘關注孩子的成績。並分析孩子錯誤的原因,用合適的方法避免孩子下次不再犯同類錯誤。
具體實施過程:每次女兒把試卷帶回來,我不會過多地跟她交流分數。我會著重看她扣分的地方。綜合下來,主要有以下原因:粗心、不理解題意、知識點沒理解透徹。而每項原因的出現,我會繼續尋找產生的原因。拿粗心來說,一是做題速度太快,計算出錯。二是學前班的空缺帶來的訓練不足,從而出現計算錯誤和拼音混淆不清。而不理解題意和知識點沒理解透徹都是跟題目和知識點本身有一定的難度有關係。分析原因之後,我會理解她的錯誤和分數的不理想。之後,我會請她自己分析為什麼錯了,以及該怎麼更正。並提醒她儘量不要犯重複的錯誤。否則,同樣的錯誤犯第三遍時,一是得重複再寫幾遍,二是得扣獎學金。試卷籤字時一般包含兩項內容:一是記錄錯誤的原因,二是做出肯定或鼓勵。
說這項跟家長們聽,想傳達的意思是:孩子讀書期間的考試太多了,過多地關注分數可能讓孩子和自己都一定的壓力,而這種壓力不能轉化成動力時,可能就讓孩子對學習有壓迫感了。而關注錯誤,一是淡化了分數,二是解決了問題,三是孩子對自己有了期待。
說到這,四項內容就說完了。以上純屬個人的一些做法,不當之處,望各位家長批評指正。
最後非常感謝談老師的信任,讓我在這裡發言,非常感謝家長們聽我囉嗦,謝謝!
20xx年期中考試家長會家長發言稿三
今天,很高興我們又能聚在一起商討孩子的問題。和大家一樣,我期望著能通過這次家長會讓我們的孩子在學習、紀律、習慣等方面能有一個較大的進步,能像我曾經給大家說過的,讓四年級這個關鍵時刻讓我們的孩子在心智上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在學習上有一個好習慣,能自主、獨立地學習;在家中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能體諒父母的辛勞。總之,我們心急如焚,盼著孩子長大,收穫孩子一天一天的進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培養孩子的第二課堂。之所以當著大家的面要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同樣的、同樣的課堂、同樣的老師,教學效果卻不盡相同,而且有些時候,懸殊甚遠。我想,多半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不一樣,是僅僅混一天算一天,還是每天都想著要扎紮實實的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讓孩子能遙遙領先呢?孩子的學習究竟在你的心中有多重要?雖然,社會的壓力與飽和讓大學生就業十分艱難,讓家長對供孩子上學有些迷茫、失望,同時,多多少少衝擊著我們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出現的彷徨和疲憊心理。但是,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能扎紮實實地做好學習這件事對他們今後的人生定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規範、嚴肅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態度就顯得非常之重要。
我發現,能按照作業要求認認真真地完成當天任務的孩子一定是很優秀的,能看得出,在我課前抽查中他們眼神中充滿的自信和勇氣。相反地,那些總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作業的同學,在抽查中的自卑、甚至驚慌讓我真的不忍心查他們,說實在的,有些時候,我也會掩耳盜鈴,明明知道他不會,卻不敢叫他站起來回答,因為孩子一次次地背不過課文會讓他在同學面前很沒面子。但是,學習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今天不提問他,明天吧、後天吧,留給他比別人更長的背誦時間,通過聽別人背誦,回家再背誦,下次再檢查,讓孩子拾回面子。有好多時候,為了照顧,我總是讓這些孩子回答比較簡單的問題,把有難度的問題留給特優生,目的是為了給予每個孩子自信和學習的興趣。有些家長提出來了,也想讓我表揚孩子,但是,孩子潦草的作業,衣衫不整的樣子,不帶紅領巾、不戴校徽,屢屢違反班級紀律,我怎能違心的去誇獎他呢?說實在的,我總是絞盡腦汁的搜索後進生的優點。
我們還發現,一些孩子在學習上不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在其他方面也表現出懶散和不負責任的態度,紀律性差,總是丟三落四的。而學習好的同學會在方方面面表現突出,能做好老師交給的任何事情。當然,也不乏有些孩子例外。只是,在此想強調一個問題,那就是態度。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結果。孩子還小,需要我們督促、規範,幫助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悅:一次工整、乾淨的作業;一回正確、流利的背誦;一篇自然、流暢的習作;都會讓孩子嘗到自己付出辛勞之後的不能自擬,臉上寫滿自豪和驕傲。好孩子正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體驗中成長起來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能持之以恆。孩子淘氣、不聽話的時候不埋怨、不氣餒,明白一個好習慣的培養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提醒自己不能拿孩子撒氣,別忘了今天還沒有檢查孩子的作業、還沒有和孩子溝通。為了孩子,我們要保持一份好心境,好狀態,把教育孩子當作全家的大事來抓,特別是小學階段,我們更應該這樣,做好孩子學習上的同伴,敏銳地洞察孩子成長途中的點點滴滴,隨時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一路陪伴他們達到理想彼岸。
作為老師,在這裡我還想叮嚀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是艱辛的,也許你的付出不能立竿見影,但是相信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的付出會得到回報的。我常常提醒自己要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要認認真真地批改每一本作業,要對每一個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負責,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看著他們的進步心懷喜悅,遇到他們淘氣、屢錯不改而憂心忡忡。孩子的表現就是自己心情的陰晴表,也會常常寫在臉上,特別是急躁和心煩,有時候,放學了也調整不過來。有些家長會關心地問:老師,你還好嗎?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告訴大家吧,當你步入老師這個行業的時候,你就註定了要這樣糾結,這樣孩子般的喜怒哀樂,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一個細心的家長,關心孩子的每一個進步。時常關注孩子心智的成長,他懂得體諒父母、懂得關心他人我們就應該欣喜若狂,給予適時的肯定和誇獎。孩子的上好作業、勞動積極、樂於助人得到老師的表揚你不能不溫不熱,不能以成人的不屑一顧冷落孩子的進步,要讓孩子知道除了自己的學習之外,父母還很在乎自己的其他方面。而且,這些在家長看似不重要的方面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很大影響的。能做好值日生、能在幫助同學中得到認可,今天他也一定能帶著這份好心情上好課、做好當天作業的。不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特別是當著外人和孩子的面,不數落孩子的不是,不責怪、指責孩子。要做的是每天扎紮實實地檢查孩子的作業,督促孩子每天的預習和複習,讓咱娃不輸在回家這個階段的學習過程,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學校一樣的上六節課、一樣的完成了作業。靜下心來想想,孩子之所以暫時的滯後是因為我們輸在了家庭教育與家庭輔導這個環節上。我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幫助大家找原因,希望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能有的放矢的進行。我對在座的每一位家長有信心,對我們的孩子有信心,希望大家對我們四二班有信心。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