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五愛市場現狀(深度818瀋陽五愛市場)
2023-10-16 05:15:10 1
一直一直都挺想五愛街的,但苦於五愛市場的這個情結,對於所有瀋陽人來說,都太珍貴和重要,所以總會覺得筆沉難動。很多時候,我們回想我們在瀋陽生活的這麼多年,似乎每一年發生的一些重要事情都與五愛市場相關。且不說我們穿的這些衣服,還有我們用的這些生活雜品,單單是小旮經手在五愛買的床單被罩就有不老少了,更別說那時候一到聖誕節之前,還年輕的小旮,就會會一眾同學,去五愛小商品去淘聖誕禮物和裝飾品之類的。但是,這其實並不是五愛的全部,更多的,只是小旮個人的印象而已,所以,以下小旮所說的,並不能完全代表五愛發展的經歷。
這個大門早已不復存在,但那時候去淘貨的經歷呢,你還能記起多少?
80年代 主賣俏貨的「瀋河輕工市場」1983年6月左右,在瀋陽市瀋河區五愛街附近,興起了一幫練攤的「二道販子」。請原諒我用了這樣一個那個「階級鬥爭」年代的名詞——二道販子。這個詞很明顯是一個貶義詞,今天我們很少提起,那是因為我們早就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但你要知道,在那個80年代初期的時候,對於瀋陽這樣一個絕大多數市民都在國營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裡上班的城市來說,去街上擺攤兒,不僅僅是做生意丟人現眼的問題,而是真真切切的犯罪行為。
80年代,物資緊缺的時代,那時候還有一個叫「投機倒把」的罪名
現在的年輕一點兒的人都完全聽不懂什麼叫「投機倒把罪」。但是在那個八十年代的時候,這個罪的名稱是真真切切寫進法律的。所謂投機倒把,就是說一些人囤積居奇,把一些緊俏的東西囤集起來,等到有好的價格的時候,再拿到市場來銷售。這樣一個罪名,對於現在來說,那真真是一個絕大的笑話,但是對於80年代的瀋陽人來說,這是一個有可能吃牢飯的很真實的事情。所以,你要知道,當時最早一批在五愛街擺攤的人來說,那真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吃好了是美味,但如果城市管理者說你是投機倒把,那就最少就是個拘留啊。
1983年初:有20幾戶生活困難的退休工人在瀋河區工商局的引導和組織下,在瀋河區正陽街大舞臺的馬路邊上擺地攤。這個馬路市場就是五愛市場的「胚胎」。 1984年:市場搬遷到中街東端小東門裡,搭建近300米長的四列鐵製攤床。 1985年初:瀋河區政府又一次將其遷到了瀋河區西順城街,人們稱之為「西順城專業市場」,它已顯現了五愛市場前身的雛形。 1985年8月:市場遷至五愛街。「五愛市場」也由此而得名。 1989年10月:按照政府提出集貿市場要「退路進廳」的要求,在現址籌建新五愛市場。
五愛街,二中東牆外,那時候的照片裡,有你嗎?
SO,大家要知道,我們瀋陽人熟悉的五愛市場,並不是那麼容易打拼出來地。不過後來,瀋陽好像還真沒有太糾結於這個,可能當時街上練攤的的一些人受到處罰也是真的,因為小旮當年也並不是很大,而且偏居204一隅,對那時候的五愛完全沒有收神往之的心情,而是完全不知道是個什麼東西。不過實際的結果看來還是好的,那時候這個街邊市場還是被管理起來,還起了一個很有時代特點的名字——「瀋河輕工市場」。對於那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時候,能做到這一點,也算難能可貴了。
當時知所以被稱為「輕工」,那還是因為當年那裡還主要是以服裝為主要的經營品種。等到小旮知道五愛的時候,那還是到了小旮初中的時候,那時候都已經是80年代末了。那時候第一次去五愛街,還是跟同學一起,騎車沿著南運河走,因為別的路怕走丟,一個大東的小孩兒,那時候要去那麼老遠的地方,那是一定會迷路的,而且完全不能讓家裡人知道。所以當時就跟老媽說謊,說是去同學家寫作業了。那個時候,如果跟「去五愛街」比起來,那「去同學他家那院兒堆樹葉子烤地瓜了」都是小巫見大巫的扒瞎了。所以,可以想見,那個時候的五愛街魚龍混雜之嚴重。
但那個時候小旮去五愛街,主要還是一個任務,就是買新年的名信片。要知道,那時候新年的時候還是靠寫名信片來表達跟同學之間的友情的。當然,給女生寫的也都是挺朦朧的,而且肯定是名信片裡最好看的那張。那時候,基本那個市場還是沿著五愛街展開著的,大概是有個棚子,而且也沒有個管理,自行車、倒騎驢,完全放的亂七八糟的,而且非常容易丟自行車。那時候的貨,基本是全是大黑塑膠袋裝著的,而且外包裝都是大紙殼箱子。對於一個學生來說,那時候基本是在一個檔口裡邊,一大堆人在裡邊翻,然後檔口門口,或男或女站在櫃檯上一個賣貨的,這人一般都站得比較高,應該主要是怕我們在裡面古古秋秋地再把貨給偷跑了吧。那時候到底多少錢,都忘了,反正跟現在比一定是非常非常便宜了。小旮就記得那時候,小旮第一次在名信片上看到了加拿大的楓樹林和郊外的別墅,真的是心嚮往之,心想,這世界上還有這麼美的地方尼喲?不過現在想來可笑,當年在五愛街擺攤的老闆們,現在基本也都住上那種別墅了吧。現在想想,現在棋盤山那邊的別墅,也就是當年小旮在名信片上看的那個樣子吧。
空中俯瞰的五愛東區
其實算起來,1989年的時候,瀋陽五愛市場的業戶們的經營場地有了能遮雨遮涼的大棚子,1990年前後,好像才搬到現在熱鬧路的位置,那時候還只有東區和西區兩大區域。當時以熱鬧路和五愛街為界,五愛市場被劃得跟武漢三鎮似的,那時候五愛西區去的比較少,還是東區比較多,也就是那時候,那個五愛的那個尖尖的大門就建成了,基本上五愛東區全是小商品為主,那時候整個市場還只是一個露天市場,只是有了一排一排的棚子擋風擋雨而已。所以,那時候,如果天下雨下雪,那去五愛街逛那真是種考驗,那真是,在那裡逛一天得踩一腳加一褲子泥。
從小棚子市場到八大商場,再到「4個尖」景區進入新世紀之後,五愛市場開始牛B歷程。2000年初,市場成立了「五愛集團」,五愛市場形成了五愛國際紡織城、五愛國際箱包鞋帽城、五愛國際小商品城、五愛國際商貿大廈、五愛希爾頓·逸林飯店、五愛服裝城、五愛針紡城、五愛國際美博交易中心等八大場區。那陣式,真的跟中街太原街的氣勢差不了多少了。基本上市場已經告別露天市場了,完全了商場化的改造。賣的東西也從原來那些粗製濫造的商品,也正在向做工好一點兒的方向發展。
這個地方,從小棚子到大百貨,後來形成集團
五愛集團現有五愛實業有限公司、五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五愛商業地產有限公司、五愛對外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五愛廣告有限公司、五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五愛商貿有限公司、五愛科技有限公司、五愛溫泉度假酒店等8家子公司,分為科技、市場主體、文旅三大板塊。同時集團還控股五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參股希爾頓逸林酒店,轄有五愛國際商貿城一、二、三期,五愛國際商貿大廈A、B座,五愛倉儲中心等40餘萬平方米經營區域。集團擁有員工1153人,總資產21億元,年營業收入2.5億元,成為涉足市場、貿易、物業、廣告、物流、電子商務、金融、地產、餐飲、培訓、酒店等領域的大型國有企業公司。
鳥槍換炮之後的五愛市場
五愛集團先後榮獲「中國十大服裝批發市場」、 「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傑出貢獻獎」、 「2008-2009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中國商業名街」、「2011全國物業管理先進單位」、「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中國市場優秀管理機構」等40多項榮譽稱號。
以上是小旮找到的一些官方資料。可以說,五愛市場絕不僅僅是一個市場那麼簡單了,而是貫穿了瀋陽人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所有的生活。你說,那些年裡,誰還沒個去五愛市場買套衣服過年的經歷呢?誰還沒有個,去五愛市場買點兒吃喝和小裝飾小卡片過「新年晚會」的學生時代呢?誰還沒有個,去五愛置辦點兒搬家之後用得著的床上用品啦,小擺件啊之類的呢?其實小旮對五愛市場最深的印象就是,年前跟老媽去買襪子。說是「過年穿新襪子、踩小人」嘛,一般咱東北都有這個講兒,也是圖個吉利。但那個時候,我們一般是很難在我們附近的商店裡買到又便宜又結實樣式又新的襪子的,所以,那些年裡,每年的1月份,都是小旮去五愛亂逛的時節,想想其實也過去這麼多年了,不知道當年賣我家襪子的大姨現在是不是已經過上別墅豪車、年末國外度假的生活了?
逛過嗎,這裡?
其實最糾結的是五愛市場最近哪年忘了,被取消4A級景區的事兒了。要說糾結的就是,無論誰聽到這個新聞都異乎尋常地驚訝,我的天,咋五愛市場還是景區呢喲?啥前兒的事兒啊?咋還是4個尖兒?一個炸喲?其實大家都疑惑的是,五愛市場哪裡來的景兒呢?而且為啥這個景區從來沒收過門票呢?
現在的五愛市場,都得看地形圖找地方了,八個大市場,極容易走丟
據說當時是因為五愛「景區」內的廁所髒亂差,被檢查組的人反映了。其實我們都挺不忿的,五愛市場的廁所,咋,還能幹淨到哪去啊?不一直都那樣兒嘛。但是,這個景區就這麼被摘牌兒了,就在絕大多數瀋陽人知道它是個景區的同時,哎,多多少少有點兒小難受呢。不過還是反映出來五愛市場,確實還只是一個市場,肯定還達不到商場的標準。你看現在瀋陽像樣的商場裡,那廁所乾淨的,裡面還有一個專門的服務人員,按這個標準來看,五愛市場的廁所,至少還是有很大」發展潛力「地。
夜貓子的上午Vs五愛的下午一直以來,五愛市場都有一句傳言,叫「夜貓子的上午和五愛的下午」。這個意思是說,夜貓子同學們,一般都是比較經常混夜場的,而且都是一鬧鬧到後半夜,所以上午對他們來說基本都是補覺的時候,所以一般他們的上午都是靜悄悄的。而五愛市場的下午呢,一直以來,五愛市場都是以一個批發市場來「要求自己」的,所以,一般上行的時間都是凌晨三四點鐘,那個時候的五愛市場都是燈火通明的,所有來上貨的人都來齊了,賣貨的自然精神百倍守在市場裡了。但是到了下午的時候,一般都是下行的時間,那時候中午之後基本五愛市場裡都沒人了,只是在這幾年,五愛市場有點兒商場化之後,這個時間能延續到下午兩三點左右,但是基本四點,人就很少了。你一合計也是啊,一個凌晨三點多鐘就做生意的商場,你讓同一幫人,下午一直賣到晚上八九點,那這些人不連軸轉了嘛,那還哪有時間上貨和睡覺了呀。所以,五愛市場的作息時間是自成一派的,所謂的熱鬧路,其實也只是清晨和上午的忙碌,下午基本也就不「不熱鬧」了。
有你在五愛市場淘不到的貨麼?
還有一個,其實小旮想說說五愛裡邊賣貨的一些門道。五愛裡邊其實攤主一般僱一些小姑娘來賣貨的,反正小旮這幾年是不咋去五愛了,估計也應該沒有太大變化吧。所以在五愛市場裡,你最經常聞到的是兩種味兒,一種是包裝袋子的膠皮味兒,還有一種就是「賣貨姑娘」的脂粉味兒。其實說實話,多多少少有點兒燻人,不管是膠皮味兒還是那種怪裡怪氣的脂粉味兒,在小旮聞起來,似乎都有一種殺氣騰騰的味道。對,在這些,之所以你能感覺到殺氣,就是因為需要砍價,這一刀下去,得殺多狠,好像很多人多少有點兒心得。有一種說活是「殺一半再減二十」,當然,這個一般是百十塊錢的東西,好幾大百的東西可能要殺得更狠才行。但一般像襪子這種東西,殺一半價之後再看著情況往下再殺幾刀價兒,應該就差不多了。五愛一般殺價有個規矩,你如果要是開始砍價了,那議完價這東西你必須買,如果價砍完了,要是不買,那可能就要衝出來人幹架了。這個所謂的幹架呢,也不能說是肢體動作之類的,反正是如果不買一定是亂了「行規」了,那肯定是有老闆啥的出來跟你理論了,最少也應該被賣貨的小姐姐狠狠的罵一句「傻X」。說這話,也應該是五年前的情況了,現在什麼樣兒,小旮就知道不太詳細了。
從皮大衣到針頭線腦,這裡,應有盡有
不過這幾年電商盛行,小旮是基本在家收快遞了,因為坐在家裡都能到義務了,還給送貨,多好。再者,五愛市場很多攤子賺錢,都是靠個所謂的「謊兒」,也就是要些高價來賺錢。但是現在是網際網路經濟了,哪個東西應該基準多少錢,上個什麼貓什麼狗的網站一搜,價格全門兒清了,哪還能要著高價兒啊。所以,現在五愛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什麼「謊兒」了,這就一定比以前可艱難多了。不過你也別說五愛就沒未來了,這些生意人就自己的生存的道道,比如說上什麼品種的貨,比如說貨源怎麼樣,都是在他們的盤算之中。在他們的盤算之中,總會有那麼一些緊俏和流行的東西在他們店裡出現,而且價格不貴,真的有這樣的「買手」高人就藏在五愛市場。
其實小旮對五愛市場,還是有感情的,但是這些年之後我一直不太去,也正說明五愛也走到了隨著網際網路變革的當口。記得某一年去省內某同學家玩,他家奶奶人可好了,問我是哪裡人,我說瀋陽的,老太太一聽瀋陽的,可高興了,就問我:「那你們無奈市場你老去不揭啊?」一句話給我整蒙圈了,什麼叫「無奈市場」啊,合計半天沒合計明白說的是啥。後來我同學跟我翻譯說,老太太說的是五愛市場,當時可把我笑完了。現在這個時刻想來,五愛市場的知名度,果然是可見一斑,一個八十多歲老太太都知道瀋陽有個五愛市場。但同時,借老太太的嘴,偶然說出的「無奈」二字,也正體現了五愛市場在時下在電商經濟下的些許「無奈」吧。
多少年了,我們都是這裡的匆匆過客
小旮現在,在二十多年以後,還是依稀記得當年的「瀋河輕工市場」裡淘來的小畫片和小名信片,那時候,經常會看到腰間綁著個大錢袋生意人,站在櫃檯或是凳子上,或扯脖子或用擴音器高喊著「XXX商品,便宜便宜賣啦,再不買明天跳樓沒處買」的高聲吆喲;更會想起,在市場裡穿梭往來的運貨工人,用那種小小的託鏟車一邊運貨,一邊一直一直喊著「靠邊靠邊靠邊,借光兒了光了光了哎」的提醒;更能想起,站在攤位前的小姐姐們,對著一些只問不買的人一句標準的東北話「傻X」之後再翻起白眼的那一瞬;但小旮想到更多的,還是第一次在五愛買到的名信片上,那加拿大楓林的一樹火紅。
五愛市場,是瀋陽獨有的一種現象
這,是一個批發市場,也是專屬於咱瀋陽人的「成長胎記」,就好像北京人提起西直門外的「動批」;更好像瀋陽人一說起自己那些年光輝的時候,總是有帶著家人逛五愛的記憶,好似一瓶適時喝下的八王寺汽水兒,甜中帶鹹,卻在許久之後的一個碳酸飽嗝裡,五味雜陳、相應成趣。
記錄回憶,記錄一切,就在這旮,讀懂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