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代成娃
2023-10-06 00:26:09 1
張代成娃是個沒有主見的人。別人跟他說什麼他都不經過腦子,張口就說:「就是就是。」你說得不對,他也附和你;不好的,他也說好。他的母親年輕就守寡,大約是怕再嫁後有了繼父,對年幼的兒子不利,她一直不肯改嫁。張代成娃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對他百般呵護,穿什麼衣服,跟什麼人玩,不跟什麼人玩,什麼都替他想得周到,什麼都替他作主,張代成娃聽話,也用不著動腦了。
張代成娃的階級成分是「上中農」,距離「地富反壞右」只有一步之遙,在革命的年代他與母親都不敢不處處小心,事事謹慎,不知不覺,從小就養成唯唯諾諾的習慣和惟命是從的性格,他已經改不了了。
張成代娃的小名,叫做代成。人們叫某個孩子的名子時,大多都在小名的後面,加上一個「娃」字,為什麼要這麼叫呢?我估計,僅僅為了表明這個人的身份,這是一個孩子。比如:有個生在羊圈裡的孩子,叫了「羊生娃」,我的二舅舅小時候就不怎麼說話,脾氣也牛(倔),就叫牛娃,我家鄰居最小的兒子(他們家有五個兒子)叫么娃。
張代成娃的父親未來得及給他取一個大名就死了。張代成娃一天學也沒有上過,他十三四歲就參加了生產隊的勞動,他長大了,是不能再玩了。在農村,十三四歲的孩子,是到了替家裡分挑一點重擔的時候了。
生產隊的記工員給張代成娃記工分時犯了愁,在每天都要用一用的記工分的小筆記本上,給他寫一個什麼名子才好呢?按理說,既然沒有大名,寫成「張代成」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可是,生產隊已經有兩個叫做「張代成」的人了,姓與名都一模一樣,已經不好區分他們了,再多一個「張代成」的話,肯定亂了套了,就搞不清是給誰記的工分了。記工員低下頭來思考了好一陣子,對張代成娃說:「你的名子就叫張代成娃吧。」雖說人們認為名子吃不成喝不成,啥也不是,僅僅是個給人叫的東西,只要曉得人家是在叫你就行了。但是,按理說,成了大人就不能在名子後面再帶一個「娃」字,人家都已經不是娃娃了嘛!再這麼叫,就不尊重人了!
張代成娃還是不在乎。他照樣說:「好好好,好得很嘛。」他的母親對名字也是無所謂的。她知道後,也沒有什麼意見。
就這麼定了。
可是,不倫不類。
連名帶娃四個字,這樣的名字,看起來不順眼,叫起來不順口,幾十年來,村裡是只有第一個,沒有第二個,獨一份兒。
張代成娃眉清目秀,膚色很白。他年輕的時候,臉上連一根鬍鬚也看不見,他要是穿上女人的衣服,不認識他的人,不會拿他當男人看待,用現在的話來說,張代成娃是典型的「奶油小生」。
張代成娃到了娶媳婦的年齡了。有人介紹了一個,帶到他家,跟他見面來了。
「這個女子挺好的。」介紹人說。
張代成娃說:「就是,就是。」這一次他是真的覺得好。
這個女子在張代成娃的家裡住了幾天,她對他的母親很恭敬,對張代成娃也顯得親暱,有說有笑的。看得出來,她對張代成娃是非常滿意的。她想成這門親。
張代成娃的母親私下裡勸他,這個媳婦哪兒好啊?還是一個「油臉子」(臉上長了雀斑)。張代成娃說:「就是,就是。」「那就聽我的,不要了。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兒子,不給你找個長得俊,裡裡外外也能幹的,就虧了我的娃了。」張代成娃又說:「好好好。」他聽母親的,不要這個媳婦了。
又有人給張代成娃說了一個對象,又帶到家裡來了。相處了幾天,張代成娃的母親也比較滿意,她要她給張代成娃做一雙布鞋,女子紅了臉,忸怩地說:「我沒學過做鞋。媽,你將來慢慢再教我做吧,我一定好好學。」
女子為了討好她,媽都叫上了。
張代成娃的母親卻不領女子的情,她背著女子,在張代成娃耳邊小聲地說:「這個女子門門都好,就是不會做手工,我看算了。」
就又客客氣氣地,打發女子回家了。
接著又說了有十來個,後來就一個不如一個了。做媒的人問張代成娃,張代成娃的回答是:「好好好!」哪一個,他都不說不好。他的母親,不是不滿意女方的家庭,就是嫌棄女孩子的相貌、人品、才幹。在他母親的眼裡,哪一個都配不上他的兒子。
轉眼,母親六十開外,張代成娃也是四十好幾的人了。
還有人給張代成娃說對象,這一次女方是個離了婚還帶著個兒子的。張代成娃也著急起來了,見了女人,他覺得還能湊合,又說好。他的母親說:「我兒子還是個童男子,連女人的身子都沒碰過呢,寡婦倒也罷了,帶個孩子,這可不行!」她連兒子的意見也不徵求,就回絕了。
自此,再無人給張代成娃說媒了。他的母親當然著急,主動四處託人,她下決心,要在臨死前給兒子說上一個媳婦。可是,哪有那麼合適的人呢?
後來張代成娃的母親死了。
張代成娃常常跟村裡人感嘆說:「我都老得快死了,卻連個女人的身子是怎麼長的也不曉得。」這是一句大實話。張代成娃性格內向,待人謙和,從來不跟村裡的婦女開玩笑,更別說「有染」了。
張代成娃是六十開外奔七十的人了,再要娶個媳婦肯定是沒什麼指望了。
村裡跟他年紀相仿的老人都對張代成娃說:「你媽的眼光也太高了,是她害你找不上媳婦的。」
張代成娃說:「就是就是。」
有人說:「也怪你自己沒個主見。」
張代成娃還是說:「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