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底線作文
2024-08-21 10:09:10
道德,是人心中得法律。道德是人類的根本,遺失了它,等於失去了你的靈魂。小編收集了關於道德底線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道德底線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曲時常飄蕩於我門耳邊,但我們到底有沒有向雷鋒同志學習呢?
先說一個關於雷鋒的小故事吧:
在一個大雪風飛的冬天,一對老夫婦在街頭瑟瑟發抖。雷鋒看見了這兩位可憐的老人,立即脫下了自己的衣服披在他們身上,有隨及用神僅有的一點兒錢為他們買了點食物給他們填飽肚子。在街上的行人都紛紛指點,說雷鋒太傻,這老夫婦已走進了鬼門關,救不回來啦。然而雷鋒卻依然決定要幫助這對老人,進過幾天的悉心照顧,兩位老人奇蹟般地康復了!
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人——即使冬天再冷,人心的溫暖中能戰勝它。
雷鋒已成為道德的方向,每一個人都應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現實生活中,其實有許多需要雷鋒精神的時候:比如說在馬路上扶老奶奶過馬路;為陌生人或盲人指引方向;見到地面有垃圾是主動彎腰撿起;在任何地方見到錢時,都應儘量還給失主,應培養拾金不昧的精神。
雷鋒曾說「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一個並不一定達到婦孺皆知的程度,也不需要為了所謂的自尊而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只需要為人類貢獻一些力所能及的力量,哪怕只是一枚小小的螺絲釘,它也有自己的價值。「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多麼好的一句話呀!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呢?
現在的我們還是少年,在黨的光輝下成長,我們一言一舉都會影響他人對黨的看法。我們應該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當然,任何事情不是光憑想像就算完成了,最重要的是付儲以行動。
第二篇:道德底線
道德底線是什麼?我想道德底線就是做人最基本的良知。做人,最基本的東西絕不能丟,比如道德,比如良知……一個人如有沒有了這些東西,那麼他還是一個人嗎?我覺得不是。做人,就是要守住道德的底線。
一個人能否受到別人的尊重,能否幹成一番事業,這與他本人的品質好壞有直接關係。所以孔子把「修身」放在「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前,把「修身」作為人生的第一要務來看待。「德不孤,必有鄰。」領導者作為部屬心中的旗幟,要帶出一支好的隊伍,幹出一番事業來,毫無疑問至少必須守住道德底線,要有羞恥之心,要十分珍惜自己的聲譽,注重加強修養鍛鍊,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
可是,使人憂慮不已的是,在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時期,一些人的道德水準正在下降,道德底線猶如雪山上的冰川,正在急劇萎縮和後退。一些人似乎越來越沒有羞恥之心了,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獲得某種好處,不惜喪失人格尊嚴,不擇手段,惟利是圖,沒有工夫感到恥辱,無暇顧及道德底線。某些「公僕」受利益驅動,心理失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經受不住社會上的各種誘惑,特別是權、錢、色的誘惑,導致道德底線不保。底線是臨界點,是最低要求,是不可逾越的。一旦突破道德底線,離觸犯法律也就不遠了。倘若社會失去了道德約束,僅僅靠法律來維繫,這實屬不祥之兆。倘若官員缺乏羞恥之心,膽敢逾越道德底線,那就是墮落的開始,不要說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實現有效領導,恐怕離「進班房」也不遠了。
少數官員的道德底線的後退,往往會導致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主持工程不拿回扣就是廉潔,提拔幹部不收紅包就是清正,居官多年而沒有貪汙就可得獎,下班回家吃飯居然成了媒體稱讚的典型事例。又比如,有的班子莊嚴向社會作出承諾,決心在任期內不貪汙、不腐敗、不賣官、不受賄……類似種種,都在說明一些官員的道德底線有後退到法律底線的跡象。
道德約束群體,法律制裁特例。當社會道德徹底淪喪以後,法律就會相當脆弱,縱然死刑再保留一萬年,又能嚇倒幾個人?一個守不住道德底線的人,一定是只相信感官上的欲望的人,金錢、肉慾、名利便會成為其瘋狂追逐的目標。於是做什麼都不再需要規矩,不再需要負責任,不再需要約束,不再需要畏懼。當一個人什麼都不怕了,就是最可怕的事,就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請守住道德底線,不要讓那些物慾橫流的東西超越它;請守住道德底線,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做一個真正的人。
第三篇:道德底線
道德,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得道路;道德,好似一團堅硬的巨石,敲打出希望的火;道德,如同一條寬闊平坦的道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道德,是人心中得法律。道德是人類的根本,遺失了它,等於失去了你的靈魂。
那麼,道德是如何形成的呢?
當一個孩子在你身邊摔倒時,沒有哪條規則要求你必須把他扶起來,但你還是這樣做了,因為你心中有這樣一條規則:要幫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這樣的規則多了,道德也就隨之形成了。
道德,是體現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素質,知識水平,是人們追求的較高境界。但是,美玉也會有瑕疵,不道德的行為仍隨處可見;公交車上,有些人明明看到了老幼病疾,卻把頭撇向那人潮擁擠的街道,假裝自己並非是無動於衷;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了一輩子的孩子,到頭來卻很少到家看望父母;綮事司機逃逸後,沒有一個人幫助受害人撥打求救電話,或者是記住肇事車輛的車牌號;雖然這些事你不做也不會受到法律制裁,但是試問,難道你心中就沒有一點點的恥辱感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我們不予置評。
道德,從你剛出生就與你形影不離,它將告訴你做人的基本準則,告訴你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從小事做起,從細嫩之處做起,在做作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讓道德紮根於我們的心靈,讓道德之花開遍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道德,如此珍貴,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道德的種子在我們心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道德之花永遠詢麗、綻放!
第四篇:道德底線
道德,是所有人必有的一種修養,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如果沒有它,小則無功無業,悔恨千年,大則遺臭萬年,被眾人臭罵。底線,是社會意識的最低警戒線,如果你突破了底線,你就會失去一些無價的行為,失去一次次珍惜的機會。
每個人雖然都有著道德底線,可是有的人有著高高的道德底線,有的人正好站在一般人這道德底線上,而有的人卻低於了道德底線。孔子、老子、蘇武、于謙、嶽飛、文天祥······他們有著高高的道德底線,被後人所敬仰,奉之於廟內,久之貢拜,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而像秦檜、和珅、汪精衛、四人幫等低於道德底線,遺臭萬年,被眾人所臭罵,痛恨。
古與今同,皆有高道德之人,底道德之人。感人之事,眾人所聞,惡人之事,鮮為人知。
在我們的學校內,就可以找出許許多多的事例。
在原來舊校區,講臺席上有著許許多多的小花,那是一種紅紅的、許許多多花瓣圍在杆上的花,只要把花瓣拔一片,放在嘴裡一吸,便有甜甜的汁液流進嘴裡。可是,學校已經聲明那花是為了美光的,大家不要破壞。
可是,一到下課,就有一大群的小朋友,圍在那幾盆花上,把那花瓣拔下來,放在嘴裡,吸允著。有許多六年級的同學前來勸阻,可是那群頑固的小孩仍然不走,知道老師過來抓人時,才一鬨而散。
現在的新校區,有著潔白的牆壁,黃褐色的磚瓦,乾淨的黃瓷磚地板,十分美麗。可是有許多超越道德底線的事,如用粉筆塗牆壁,把粉筆扔到地上,踩碎,破會課桌椅,使它們壞掉了。
每個人都有著他的道德底線,它時高時低,連綿起伏,令人沒法清楚。但是有些人,他們侵犯了道德底線,是大家憎恨、討厭。
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醒醒吧!找回自己的道德底線,提高自己的道德底線,是我們偉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