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初二作文
2024-08-24 21:31:10 1
只有人們的道德意識提高了,才能讓社會變得跟美好。小編收集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查·艾霍爾曾經說過:「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而好習慣決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所以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的同學認為:一點壞習慣不要緊,以後我再注意改正就是了,但是其實壞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比如—做作業不認真;上課時做小動作;打架罵人,不禮貌;亂塗亂畫,不愛護公物;不尊老愛幼,不尊敬師長;亂扔垃圾,亂吐痰。這些小壞習慣疊加在一起以後就成了大壞習慣。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不積矽步,無以成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滴水穿石」就是古人告訴我們要無論做什麼都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是這樣。比如:不說謊,不騙老師、同學;講禮貌;守紀律;讀書時邊讀邊做筆記;尊重他人;看到垃圾把垃圾送回家;主動幫忙做各種家務活等都是養成良好習慣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生活中隨時注意點點滴滴的小事,把它當成講文明、講道德的重要大事來做,那麼好習慣自然水到渠成,並不需要去刻意的追求,同學們,你們說難道不是這樣嗎?
第二篇: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一個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只有人們的道德意識提高了,才能讓社會變得跟美好。古往今來,「德」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品質,任何時代,只要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能夠創造無盡的財富!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現在正是奧運期間,有許許多多的志願者在為奧運作者默默的奉獻。我們家住在「鳥巢」附近。經常可以看到些志願者,他們穿著鮮豔,整齊的服裝,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外國友人的到來。每當我們可以在家收看奧運比賽時,志願者們卻只能繼續在工作。我請神體會到了奧運志願者的服務。他們不怕烈日炎炎的夏天,為每一位需要服務的人服務。假如我能有幸成為一名志願者,我會用最佳的狀態去迎接四面八方的來客,熱情地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將他們帶入比賽的規定場點,為他們送上一份祝福,一份關心,讓他們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
在學校,我們一樣要講文明、講道德。在學校,我們不能在樓道裡追跑打鬧。如果樓道裡有許多的同學,那必然會撞到其他的同學。以前,在上小學時,我就經常在樓道裡追跑。一不注意,就會撞到老師或同學。在升入中學,我要改掉追跑打鬧的毛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我們還應該,節約用水、用電。上操之前,應先把燈關掉。不說髒話,見了老師就向老師問好,這些都是在學校應該做的。
在家裡,要尊敬父母。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家人減輕一些負擔。如果父母叫你拿杯水,拿個東西這種小事應儘自己全力去做。古人有許多尊敬長輩的事。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母。冬天,他用自己身體將父母的枕席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家尊敬父母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第三篇: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什麼呢?
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範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比如說在公交車上看見老人,給他們讓個座;比如說在校園裡看見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桶裡;比如說當你在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喧譁;比如說當父母下班回到家裡的時候,你給他們端上一杯熱茶;比如說你為災區捐上一點零花錢等。
這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是它們都能體現出你身上的道德素質。
在此,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一、在家裡,尊敬長輩,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培養自理、自立的能力;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二、在學校,尊敬師長,自覺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的好品德;
三、在社會,奉獻愛心。走進敬老院、福利院等,為孤寡老人、殘疾人等提供服務,做「愛心小天使」;積極參加社區衛生清潔,環境保護,做「環保小衛士」;文明出行,文明觀賽,文明上網,禮貌待人,做"文明小使者"。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第四篇: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離我們很近,近得甚至能觸手可得,有時只要做出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已經幫助了別人,這也是道德的表現。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時看見了一位拄著拐杖,走路都跌跌撞撞的老奶奶正上了公交車,但車子的晃動使她差點摔跤,我目睹了那一刻,心中不由得有了一個想法:我要讓她還是不讓?讓了別人會說我愛搶風頭嗎?要是不讓,別人又會說我不尊老愛幼嗎?我的心中仿佛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在爭吵:「你讓吧,沒人會說你的。」「別讓,別人肯定會說你的。」「讓!」「不讓!」「讓!」「不讓!」「讓……
我被這矛盾的心理給難住了,到底讓不讓呢?我思考再三,躊躇地選擇了「讓」。沒想到老奶奶感謝了我,乘坐的客人也表揚了我。
我這次做了一件有助人為樂的小事,其實助人為樂也是一個有道德的行為。不但使我知道了道德時時刻刻無處不在,而且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其實做到有道德並不難,但必須是自己自願的,不能是強加上去的,強迫只會適得其反,不會有好的效果。道德是人人都應該擁有的精神品質,只需要你去做有道德的事和有道德的人。有些人視道德為黃金,則有些人視道德為糞土,那些視道德為糞土的人其實並不知道道德是什麼,只是不願意自己白白付出而已,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那他一定是個不文明的人,他在別人的眼裡就是個沒有地位的人。可現在為什麼有些人越來越沒有道德了呢?就是因為有些人一心只為自己著想,從來不願意想想別人難處,不願意體會別人的感受,他們就缺少道德品質,才使現在一些人越來越不道德。
其實想要有道德並不難,只要我們為別人做出一點一滴,許多人在一起的力量就像大海那麼強大了,人人跨出了一小步,社會就會前進一大步。道德關係著我們的修養和我們的品質,我們必須擁有,我們只做了一點舉手之勞,就有可能為別人開啟一扇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