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節的來歷及風俗 戴薺菜花寓意幸福
2025-08-06 02:01:11
任何一個節日都有來源,所有的節日都不會憑空產生,一定是經過了時間的洗滌,以及一些重大事情的發生,才使的這個節日能夠傳承下來,對於上巳節這樣的節日來看,了解上巳節的來歷及風俗,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上巳節的來歷介紹
上巳節是在秦代的時候,流傳下來的節日,一開始的時候,上巳節的活動被正式定在三月初三這一天。從上巳節到三月三,從祓禊到踏青,節日內容的變化實際上反映了中國人民的進步歷程。三月三這個節日發展到後來,在人們的生活中漸漸淡下去了,現在只有些少數民族仍保留著這一風俗的地方,內容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漸成了一個休息、遊樂和集市貿易活動的節日,這也因為傳統節日清明節。
戴薺菜花寓意避邪
在這個節日到來的時候,人們有戴薺菜花的風俗,是有好寓意的,此外,人們還把薺菜花鋪在灶上以及坐、睡之處,認為可除螞蟻等蟲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內,認為衣服可以不蛀;婦女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為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特別香甜。三月三日收薺菜花,置燈頸上,則飛蛾蚊蟲不投。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就是這一情形的真實寫照。
祓禊代表吉祥如意
除此之蛙,這一天祓禊代表的是吉祥如意,因為這是通過自潔的方式得到的,三月到了,天氣回暖,人們結伴到河邊沐浴,用蘭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古人認為這樣可以除去整個冬天所積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裡清潔免疫,吉祥如意。在上巳節活動中,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古時人們認為婦女不育是鬼作祟,於是通過這種巫教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