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特色 春分節氣景物特點
2025-08-06 05:14:10
自古以來24個節氣就一直存在,24個節氣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經驗,在生活過程當中農業上的應用十分廣泛。當我們掌握了24個節氣的節氣特點,也就可以得知生活過程當中的氣溫變化情況以及景物的變化特點,那麼春分節氣有何特點呢?
春分節氣的特色
春分節氣特色在於晝夜平分。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適逢每年公曆3月20日或21日,當太陽到達黃經0度 (春分點)時開始。因為這一天晝夜平分,是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明史,歷一》曰:「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
氣溫物候變化情況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這意味著冬天的逝去春天的到來,氣溫漸漸回暖,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禦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節氣的景象特點
春分節氣呈現出草長鶯飛的景象。放風箏是民間的特色活動。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鷂」和「鳶」都是鷹類猛禽,與現如今不同的是古時候的風箏都是由紙做成,因此風箏又稱為「紙鷂」、「紙鳶」。後來,風箏的形狀各異,春天放的多半為燕子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