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是什麼 中國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位名人
2025-08-06 05:24:09
地球是人類文明發展繁榮的一個星球,地球也只有一個,所以我們都需要去保護地球才能夠使我們的生態環境為取得更加長久。植樹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環境,而在我國很早之前就有植樹節的存在,在中國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位名人呢?
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
【來歷】「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群眾參加義務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意義】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輕汙染。植樹造林帶給我們的好處很多,不僅能夠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還能擴大森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經濟發展等。
中國植樹節的來歷
中國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孫中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所以植樹節和孫中山先生緊密相關。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後代。後來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
各地均有植樹節
不僅中國重視地球生態環境,其他國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
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
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
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
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
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
緬甸稱為「植樹月」;
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
加拿大稱為「森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