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食糟羹 試花燈 送蠐蟆兒 民間風俗解讀
2025-08-05 13:13:11
在如今快餐時代的背景下,人們總是覺得過春節缺乏年味,但其實只要我們細心去體會,讓我們更好地融入生活,我們就能發現春節期間的每一天都有許多的風俗與禁忌,其中正月十四是人們食糟羹、試花燈、送蠐蟆兒的時候,存在許多的講究。
大年十四的風俗
【食糟羹】在台州地區,正月十四還有著吃糟羹的習俗,據說吃糟羹的習俗還與名將戚繼光有關,人們為了紀念此事,便將正月十四吃糟羹的傳統保留下來,成為了台州地區的一種獨特傳統民俗。
【試花燈】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燈會,百姓這天都要搭建燈棚,懸掛燈彩燈,把元宵燈會的節目提前預演一下,就是「試燈」。
【送蠐蟆】在川北地區,正月十四也有一種傳承了300多年的特殊習俗「送蠐蟆兒」,相傳在清朝年間,瘟疫橫行鄉裡,人們苦不堪言卻又毫無辦法,後經過高僧指點,認為是送蠐蟆作怪,禍害人間,於是人們便口口相傳,家家戶戶製作「蠐蟆燈」,在正月十四這一天敲鑼打鼓舉行盛大的儀式,揮舞著蠐蟆燈,將蠐蟆瘟神趕走,人們自然也就健康平安了,後來逐漸演變成現在這種祈求平安吉祥的儀式了。
大年十四的禁忌
大年十四不宜回娘家的,因為新嫁出去的媳婦忌諱看到娘家燈,據說有不好的寓意,有的甚至會躲到其他人家裡,避免看到父母家的燈籠。還有不要輕易出門,因為據說如果遇到殯葬就不吉利了,要默念「升官(棺)發財(材)」討一個好兆頭。小孩子不能去朋友家過夜,要留在屋子裡守財神,早早去睡覺,等待神仙下凡點人口,分派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