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7900GS!手機顯示性能PK古董顯卡
2025-04-25 17:51:26
泡泡網手機頻道4月25日 3DMark安卓版發布有段日子裡,Anadtech的Lal Shimpi一直在把玩,最近他摸清了一些臺式機顯卡和手機顯示性能的關係,一起來看看。
當前的3DMark除了iOS版本沒有發布,Windows RT、Win8、安卓版本已經可以發布了,高性能平臺在追求低功耗而低功耗平臺在追求高性能,這就是桌面和移動領域的發展特點。Anandtech之前發布的關於3DMark的兩篇文章大致得出結論:當前智慧型手機CPU優異性能和2003年-2005年的筆記本CPU性能相當,那麼GPU跨平臺的對比結果如何呢?
為此Lal Shimpi專門翻出2004年評測時剩下的一些古董顯卡,當年他在測試顯卡時怎麼也不會想到時隔9年後會拿來與智慧型手機的性能對比。
翻出來的老顯卡
最老的一張是GeForce6600,當年是多火爆的一張卡啊,其次出現的也是一些著名型號,老玩家一定知道。Lal Shimpi花了不少筆墨描述他們的參數,我就不重述了,都在表格裡。需要注意的是當年的顯卡頂點處理與像素渲染的過程是完全分開的(從2007開始就統一了)。表格裡最上面的是GeForce8500GT,可以看到兩種運算已經不再分開了。
表格裡沒有出現AMD顯卡,主要因為他手中的老顯卡和驅動有問題,其實還是有一款AMD可以對比的,就是在之後會列出的E-350,這個APU中除了有CPU還有一個80個處理單元的顯卡核心HD6310,比起表格裡的8-32個顯示處理單元來說,E-350的規格顯得非常高。
---------------------------------------------------------------------
為了儘量公平,CPU選擇和Surface Pro性能相近的,Surface Pro採用了Core i5-3317U,最高頻率是2.6GHz單核或者2.4GHz雙核工作,所以我們拿桌面版Core i3 2100來跑,關閉自動加速功能,採用默認的2.4GHz頻率。
為了驗證CPU性能是否相當
注意,這張圖只是為了驗證下剛才遴選CPU的思路是否正確,所以測試了一下3DMark的物理得分(Physics Test),物理項目得分全部依靠CPU的運算力,和顯卡性能基本無關,如果得分越接近就說明Surface Pro的CPU和我們選的桌面平臺的CPU Core i3 2100性能相當,這樣之後的對比就有公平可言。結果確實如此,前四名顯卡差異很大,但物理項目得分接近。選擇成功!
當然我們也可以順便看看其他手機CPU的運算能力,AMD的E-350性能大致和APQ8064(小米2裡的CPU)的運算力相當。
--------------------------------------------------------------------
No.1 Ice Storm (偏重於頂點處理任務)
第一個測試場景Ice Storm測試擁有非常重的頂點處理量,但像素渲染任務相對較輕,所以如果顯示處理器分配很多資源給頂點處理器的話這一項目將表現很好,不過對於統一構架的顯卡來說就能很好的分配。這個場景一共出現53萬個頂點、18萬個三角形需要處理,同時每幀畫面還有4.7M的像素需要渲染。
Ice Storm 場景測試
老一輩的NVIDIA G70構架在頂點處理上確實不給力,就算是G70那代最優異的GeForce 7900GTX也被去年流行的手機秒成渣渣了。而統一構架的8500GT表現就好得多,是當前優異手機頂點處理能力的2倍。
No.2 場景2.com(偏重於像素渲染任務)
場景2的計算量偏向另一個緯度:像素渲染類計算。平均每幀畫面有12.6M的像素需要處理,這類計算主要應付畫面中大片的圖案、紋理、光斑等等,同時這個場景中也有平均7萬5千個頂點需要處理。
場景2 測試
場景2的測試結果對像素渲染能力很敏感,剛剛很不濟的G70一代顯卡(7900GTX、7900GS、7800GT)排名一下到了前三名。AMD的APU E-350的像素渲染性能和APQ8064裡的顯示單元Adreno320不分伯仲。
總分
總分是兩個場景分別得分的綜合成績,具體計算方法不知道,但大致表明一個綜合顯示性能。結果顯然對NVDIA G70那代顯卡不利,我們能總結出E-350的顯示性能和驍龍600的差不多,統一構架的8500GT性能大約是前兩者的2倍。而Intel的核心顯卡HD4000性能大約是驍龍600的3倍。
---------------------------------------------------------------------
No.3 貫穿所有平臺的顯卡性能測試
注意,剛剛的都是在3DMark最新版上測試的,接下來測試另一個軟體GL/DXBenchmark,這個軟體不論PC、安卓、iOS、Window RT都可以運行,所以更加有對比性。
像素填充率測試
在著重像素填充的任務上蘋果的iPad mini都超越了老卡GeForce 6600,儘管Tegra3的構架和NV4x很類似,但是他們表現出的性能還是有很大差異,採用Mali-T604(Nexus10)和PowerVR SGX554MP4(iPad4)處理器的顯示性能表現不錯。iPad4的顯示性能已經可以達到2004年-2005年臺式機顯卡的性能了。
三角形生成測試
850GT得益於統一構架在這項表現不錯,比7900GTX還要好。GeForce6600的性能只比Tegra3的性能好一點。iPad4的性能比E-350強60%。
金字塔2.5版測試
2.5版本的測試中iPad4和7900GS、7800GT性能大致相當,GeForce6600性能比Tegra3要好,Intel的核心顯卡HD4000還是遙遙領先,目前沒有任何手機的顯示性能能和他匹敵。
金字塔2.7版測試
排在頂部的Razer Edge是搭載了GT640M LE的獨立顯卡,有用384個統一構架的流處理器,已經是主流筆記本的獨顯水準,手機、平板、8年前的老顯卡的顯示性能均不能和他同日而語。
2.7版的金字塔測試中高通的驍龍600和iPad4顯示性能大致相當,能趕上7900GS的水準。
測試樣品
測試總結:
可以下這樣的結論:目前最優異的手機顯示性能和2006年時優異顯卡的性能差不多,不過由於遊戲圖像的生成方式和硬體構架不同,這種性能表現有時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顯示構架。另一個差異較大的地方就是顯存帶寬,2006年時顯卡在這方面遠超過當前的智慧型手機,現在最優異的手機都不及2006年最差的顯卡,據說一些SoC廠商正在研究大幅度提升顯存帶寬的構架,比如Intel的為手機市場研發的處理器將把DRAM集成在處理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