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幾天三星Galaxy Fold後 我們來談談優缺點
2025-04-18 12:45:27
2月份三星發布Galaxy Fold時,一種對創新科技的前所未有興奮感油然而生。但當理性介入後,這種興奮感逐漸消失,甚至被排斥心理所取代。因為之後輿論對摺疊屏概念的炒作得太過火熱,「忽略」了新技術的不成熟。在這種心態之下,一臺三星Galaxy Fold真機突然被擺在了我面前,故事再次出現了反轉。
■先說說為什麼這手機很香
都說愛一個人就應該接受他/她的一切,把這句話用到三星Galaxy Fold上再合適不過了。首先咱們來說一說Galaxy Fold徵服人的地方(別急,後面也寫了缺點)。
衣兜裡的平板電腦
Galaxy Fold有著平板電腦的屏幕尺寸,卻能被隨身放在口袋裡,這就是它的最迷人之處。在摺疊狀態下,Galaxy Fold的寬度比任何主流手機都窄,長度和主流手機一樣,所以任何正常尺寸的衣服口袋都能輕鬆容納下這部手機。雖然機身厚度幾乎相當於正常手機的兩倍,但還是比鍵盤機時代的尺寸要精緻的多。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Fold的獨特細長造型觀感非常優雅,還比任何手機都適合單手握持,手感很飽滿。
展開屏幕後,4.2:3比例的7.3英寸2512 x 1536解析度Dynamic AMOLED顯示屏映入眼帘。這塊屏幕繼承了Galaxy S10系列最頂尖OLED的屏幕素質,顯示效果幾乎完美(下文會談到為什麼是「幾乎」),包括在彎折處也經得住仔細端詳。
大屏適配方面,我們測試了主流的即時通訊、地圖、新聞、視頻、音樂、論壇社區和遊戲等APP,適配在99.9%的情況下都沒有問題。在大屏模式下唯一遇到過的bug是微信有時字體會變小,但只要重啟微信就能解決。而且即使變小了,字體可閱讀性依舊不比普通手機差。
地圖和多任務
得益於普通手機所不具備的寬比例,在Galaxy Fold上觀看圖文內容或是朋友圈、微博圖片時(長圖除外),圖片能幾乎完美充滿7.3英寸的屏幕,無需放大,細節盡收眼底。
遊戲縱向視野明顯更多
在看電子書或是漫畫時,Galaxy Fold又發揮了自己大尺寸寬比例屏幕的優勢。在普通手機上需要放大或是來回移動的內容,在Galaxy Fold上可以直接大尺寸全面幕顯示,變身電子書。
看視頻就更不用說了,即使在有黑邊的狀態下,Galaxy Fold內屏的視頻顯示也比一般手機大得多。結合機身上、下的單獨兩個開孔組成的立體聲揚聲器,Galaxy Fold的影音體驗甚至強於大多數小尺寸平板電腦。
最強的性能
雖然形狀「詭異」,但是Galaxy Fold還是具備了一切2019年旗艦手機應有的優異硬體,甚至更多。Galaxy Fold是世界上首款搭載UFS3.0存儲的手機,512GB的UFS3.0機身存儲速度飛快,比現在的旗艦UFS2.1還快不少。雖然我在日常使用中絲毫沒有感覺到這種速度,但從測試成績上來講,Galaxy Fold確實是最強。
高通驍龍855晶片組和12GB內存則沒什麼意外。展開手機後,在可以正常使用的多任務模式下(普通手機的多任務模式爛到幾乎不能用),12GB內存得心應手,依靠屏幕分割和懸浮窗同時顯示將近10個APP界面後,依舊流暢。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多開的APP都是很吃性能的那種,手機依舊會有卡頓,什麼手機都一樣。
部分第三方APP和大部分自家APP支持內外屏無縫銜接
最強的拍照,之一
Galaxy Fold後置相機的硬體和軟體規格與三星Galaxy S10和S10+一模一樣,超廣角什麼的都一樣不少。
所以在造型奇怪的「翻蓋手機」Galaxy Fold上,大家依舊可以享受當今綜合實力最強之一的拍照體驗。
包裝內附贈Galaxy Buds無線耳塞
兩個月前,隨著Galaxy Fold亮相的還有Galaxy Buds無線耳塞,從功能和造型上來講,Galaxy Buds都是蘋果Air Pods的競爭對手。雖然由於搭載了博通晶片的緣故,Galaxy Buds不支持LDAC和aptX,晶片性能不如Air Pods。但由於佩戴舒適性、穩固性、隔音和價格的優勢,Galaxy Buds依舊是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這次三星給每一部Galaxy Fold手機的包裝盒內都附贈了一副Galaxy Buds無線耳塞,要知道單買的話要花999元。就算手機定價很可能超貴,但能在送耳機已經成為少數做法的今天,送一副高端最新型號的無線耳塞,三星還是很良心的。
■再談談缺點
用了Galaxy Fold後,我相信了世界上存在讓人上癮的手機,但同時依然堅信完美的手機並不存在。
側面指紋識別按鍵
首先,手機側面有三顆按鍵,分別是音量鍵、電源鍵和集成了指紋識別的Bixby鍵。指紋識別沒有集成在電源鍵上是最大的問題,因為這樣每次都得先想辦法點亮屏幕後才能指紋解鎖。在息屏狀態下按下指紋識別鍵不能直接解鎖。
激活亮屏狀態的方法有三種:按電源鍵、拿起手機(打開抬腕亮屏)和打開Bixby(雙擊或單擊Bixby鍵)。前兩種方法會讓每次解鎖多了一步煩人的動作,第三種方法不用進行多餘的動作,但每次都要先經歷Bixby界面後才能解鎖,浪費了時間。
內屏摺痕
第二個缺點就是眾所周知的摺痕了。玻璃不能被折來折去,所以Galaxy Fold採用了先進的摺疊屏幕工藝,以聚醯亞胺薄膜(polyimide PI),取代玻璃材質,應用於摺疊屏幕之上,以實現超薄的屏幕顯示(屏幕的模塊厚度降低50%,從1.3mm到0.65mm)。但不管是什麼材料,來回彎折都會不可避免地帶來摺痕。所以Galaxy Fold也會有,不過好消息是摺痕毫不影響顯示效果,也不影響觸控(至少是目前,日常使用幾年後誰也不知道會怎樣)。另外,在99%的情況下,使用者不會注意到摺痕,只有旁人通過特定角度的反光才能看到摺痕,算是對這個缺點的一個小小補償吧。
轉軸穩固性
第三個缺點在轉軸上。讓人有些意外的是,Galaxy Fold的轉軸結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穩固。摺疊狀態下,有時會感覺到轉軸處有些左右晃動。展開後,轉軸最終停留的位置也不是完美的180度平面,感覺停在了178或177度的樣子。稍稍向後掰,才能讓屏幕完全180度展平,但是鬆手後屏幕又回到了稍稍不平的狀態。
單卡、外屏過窄,果凍效應
除了這三個比較顯著的缺點,Galaxy Fold還有三個可以被「修正」的小問題:不支持雙卡、外屏過小打字經常誤觸、內屏有果凍效應。
對於很多人來說,雙卡雙待都是必要的功能,尤其是對於商務人士來說。雖然明顯這次的Galaxy Fold沒有萬元翻蓋W系列定位那麼的商務,但作為一部商務潛力較好的全能手機,只有單卡實在是有些可惜。不過如果你不需要雙卡,那麼這個缺點也就不復存在。
由於尺寸(4.6英寸,寬度比一般手機窄2釐米左右)過小,導致了在26鍵全鍵盤模式下打字時超高的誤觸率。使用九宮格模式能夠緩解這個情況,或者乾脆使用內屏打字,內屏的大鍵盤用起來很爽。
內屏會在上下滑動時出現果凍效應,在顯示文字或大量橫向直線時更容易被發現。從我個人體驗來看,一開始感覺有些奇怪,但之後就習慣了,因為這個果凍效應不影響正常的內容查看。
■一部用完後讓我渴望漲工資的手機
最近兩年,我用過不少手機,從百元到千元再到旗艦,只有一部手機讓我捨不得撒手,並萌生了購買的意願,這部手機就是Galaxy Fold。雖然上文提到了Galaxy Fold的不少缺點,但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即使在這些缺點下,Galaxy Fold仍然是一部比不少「正常手機」還要成熟的產品。很難相信這種情況下三星沒有賣「試驗品」,而是真正實現了摺疊屏手機的量產。當然,如果大家依舊不放心也沒關係,因為以現在這個高起點,不出意外的話,Galaxy Fold的二代和三代產品就能實現真正的成熟。屆時,摺疊屏手機就不是新潮玩物了,價格也會逐漸降低。
一句話總結,三星Galaxy Fold是目前在科技創新和體驗品質層面上最值得購買的萬元手機。
本文編輯:張哲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