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回防 日本電視製造商退守本土市場
2025-04-22 07:04:24
泡泡網液晶顯示器頻道2月5日 從夏普到松下近期的財報來看,日本電視機製造商的銷售額急劇下降。這些公司選擇不再與韓國和中國等競爭對手糾纏,紛紛撤出海外市場,回歸日本本土。
面對不斷加劇的價格和產品配置競爭,作為全球電視機產業長期領導者的日本電視製造商已經跌至全球第三的位置。為了止住下行的趨勢,他們現在更專注於高端產品,打算在仍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本國市場重振旗鼓。
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分析師Hiromi Yamaguchi指出:「對於日本製造者而言,國際市場的競爭如此激烈以至於無利可圖」。
大佬集體落魄
夏普周二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在全球範圍內售出174萬臺電視機,同比下滑約20%。該公司預計其在截至3月31日的財年中淨虧損300億日元(約合2.55億美元)。在此之前,該公司預計本財年利潤將達到300億日元。
夏普稱,繼去年在歐洲減量後,其計劃將削減在美國銷售的產品種類。與此同時,該公司表示將增加在日本的電視產品種類。
夏普社長高橋興三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該公司已經意識到「強烈的危機感」。高橋興三說:「鑑於夏普在美國和日本的地位不同,我們將採取不同的策略,而且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戰略」。
松下周二也預計,在截至3月31日的財年中,其電視業務將出現連續第七年虧損。松下財務長河井英明(Hideaki Kawai)表示,公司認為電視業務將很快實現盈利。
在去年第四季度,松下電視銷售額下跌至1486億日元,而上年同期的銷售額為1599億日元。該公司電視業務上年同期的營業利潤為14億日元,而去年第四季度轉虧為54億日元。
松下周一表示,由於市場增長緩慢以及激烈的價格戰,該公司將停止在中國製造電視產品。周二,河井英明表示,該公司正在評估其美國電視機業務,但尚未做出決定。他說:「日本和歐洲市場對我們而言依然重要」。
日本第三大電視製造商東芝上周則表示,將在3月份停止在北美製造電視產品,並將北美品牌出售給臺灣代工企業仁寶。
東芝稱將努力降低成本並專注高端電視產品,其中包括大顯示屏電視和智能電視,目前這類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仍有需求。在截至去年12月份的前九個月中,電視所在的東芝部門銷售額下降8%,虧損額達到635億日元。
索尼的電視業務在過去十年中累計虧損額已經超過了70億美元。不過,該公司稱,截至3月份的2014財年中,該業務有望盈利。索尼電視業務負責人今村昌志表示,電視仍是公司的核心業務。不過,分析師指出,近期該公司將電視業務剝離成獨立業務,並全權掌握運營,這明顯是為出售做鋪墊。
據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日本品牌佔據全球電視總銷量的35%,而韓國佔據33%。去年,韓國和中國分別佔到38%和23%,而日本則為20%。
本土市場的局限
日本電視製造商的最後一塊陣地則是其本土市場,因為日本品牌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日本市場佔據東芝2013年銷量的15%,而在2004年這一比重為9%。
日本也是韓國三星電子尚未徵服的少數市場之一。三星在2007年停止在日本銷售電視產品。另一家韓國企業LG雖然仍在堅持,但其市場份額僅為2%。至於中國品牌,基本可以忽略。
雖然美國消費者日漸將電視視為一種日用品,影響其購買的因素主要是價格。不過,日本消費者仍對本土品牌情有獨鍾。日本的零售業由大型電子賣場連鎖店主導,其強勢地位能保證電視的售價和利潤率高於其他市場。
不過,日本本土市場也不再是以前的提款機。Euromonitor數據指出,該國電視產品銷量從2010年的2480萬臺下降至去年的560萬臺。從2009年到2011年,電視產品的銷售依靠節能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的補貼支撐,在那之前,銷量也就是每年900萬臺左右。
由於對於國內市場的依賴性不斷增加,日本電視製造商難以享受弱勢日元所帶來的出口優勢。
雖然全球電視銷量去年出現增長,但DisplaySearch分析師鳥居壽一預計在2016年後將出現下滑,他給出的理由是目前升級到4K電視的步伐正在放緩。日本電視製造商應在這一產品周期前快速行動,避免陷入產能過剩。他說:「日本電視製造商應該好好準備,有所作為。為了生存而進行不斷的改革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