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若天籟 Moto模塊化配件JBL揚聲器體驗
2025-05-13 16:13:10
9月6日,聯想在北京正式發布了今年的旗艦手機Moto Z和次旗艦Moto Z Play,與眾不同的外觀設計、輕薄的機身以及模塊化的設計理念一時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之前筆者也曾分享了Moto Z Play的使用感受,不過遺憾的是當時手頭上並沒有模塊化配件,對這部分所提甚少。後來筆者有幸拿到了Moto的摩音-JBL揚聲器模塊,經過幾天的使用,希望能通過本文將我對智能模塊化設計的理解分享給大家。
從今年年初的LG G5到隨後發布的Moto Z,兩大國際廠商在今年先後走上了手機模塊化之路。二者之間不同的是,LG採用的Magic slot魔法槽設計,是一種抽屜式的設計;而隨後發布的Moto Z所採用的智能模塊化設計,則是一種磁吸式的設計。相較於Magic slot較為繁瑣的模塊更換方式,「啪嗒」一聲就完成融合的摩磁方案明顯要更勝一籌。
這是模塊化手機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與消費者接觸。不過或許你不知道,模塊化手機的歷史要遠比LG G5或者Moto Z誕生的早。而且這段歷史還與Moto有著不解的淵源。
2013年8月,當時隸屬於谷歌的摩託羅拉移動在發布當年旗艦Moto X的同時一併公布了手機定製化服務Moto Maker的相關消息,並在同年10月份正式提出了Project Ara概念。Project Ara旨在將手機各個部件模塊化,從而進行更方便、低成本的升級。當然Project Ara計劃當中所描述的模塊化手機更傾向於理想型,實現起來較為困難。
今年9月初,接替Moto執行Project Ara計劃的Google公司正式宣布暫停該計劃。也宣告這一超前的模塊化實踐的失敗。
而作為Project Ara的發起者,Moto在模塊化上實踐不僅沒有停止,而且還越做越好了。Moto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作了一番深思熟慮,最終做出了磁吸式的模塊化設計。磁吸式的設計一方面可以保證使用模塊的用戶擁有方便快捷的體驗,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證不使用模塊的用戶可以像使用普通手機一樣使用Moto Z,真正的做到了一舉兩得。
摩音-JBL揚聲器模塊此次發布會上,Moto一口氣為我們帶來了五款手機模塊,其中一款是為了提升續航能力而設計的摩電 - 電池模塊,一款是提升外放音質的摩音 - JBL揚聲器模塊,還有定義為隨身投影儀的摩影 - 投影模塊、將拍照升級為攝影的摩眼 - 哈蘇攝影模塊 HASSELBLAD TRUE ZOOM以及個性百搭的摩範 - 背殼模塊。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其中的摩音-JBL揚聲器模塊。
筆者用來體驗摩音模塊的手機仍然是Moto Z Play,在進行Moto Z Play的外觀介紹時候筆者曾經提到過其機身背面下方的16個連接智能模塊的「摩磁點」。聯想將Moto Z和Moto Z Play內部的相關API連接到了這16顆「摩磁點」上,當用戶將不同模塊化配件以磁吸的方式吸附在機身背後的時候,配件就可以通過這16顆「摩磁點」來實現充電以及數據的傳輸,傳輸速率最高可達6 Gbps,這樣就實現了拓展功能的目的。
而且根據聯想官方的描述,智能模塊所支持的功能拓展並不局限於目前五種配件這五方面。未來,開發者可以通過這16顆摩磁點來進行自己想要的拓展功能的開發,可玩性極強。
外觀方面,摩音-JBL揚聲器模塊和其他的智能模塊一樣,都在模塊的頂端和底部設置了磁性連接接口。正上方為攝像頭預留了開口,所以在使用摩音-JBL揚聲器模塊的時候並不會影響後置攝像頭拍照功能的使用,攝像頭開口右下方是一個Type C的充電接口,正下方分布了16顆「摩磁點」,用以進行數據的傳輸,而摩磁點右上則布置了一顆指示連接狀態的LED燈。
這裡我們要講一下摩音-JBL揚聲器模塊設置Type C接口的原因。為了在使用JBL揚聲器模塊進行播放的時候手機的待機不受到影響,JBL SoundBoost揚聲器模塊內置了1000mAh的電池,充電時指示燈會顯示不同的顏色提示用戶是否充滿。雖然說1000mAh的電量並不算多,不過根據Moto官方的描述,這部分電量足夠為摩音-JBL揚聲器模塊提供10小時的播放時間。
機身背面的主體部分則幾乎都被揚聲器開孔所填充,為了方便用戶使用,Moto和JBL還人性化的在模塊中間設置了一個紅色的支架,該支架不僅能夠起到支撐的作用,還很好的點綴了模塊背部,使得模塊背部看起來不顯得單調。
Moto Z和Moto Z Play機身背面都採用了純平的設計。其實,這一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使手機與模塊能夠更好地貼合。根據筆者的實際體驗,當Moto Z Play連接摩音-JBL揚聲器模塊的時候,磁吸力還是非常大的,普通程度的外力並不容易將二者分離開,保證了模塊與手機連接的可靠性。
摩音-JBL揚聲器模塊的連接方式也十分簡單。用戶只需要將模塊正對好手機背部,稍靠近後磁力就會將二者完美的連接到一起。
其他模塊也是如此,試想一下使用Moto Z快速連接摩影-投影模塊並用其隨時隨地的進行PPT演示、視頻播放,亦或連接摩眼 - 哈蘇攝影模塊 HASSELBLAD TRUE ZOOM進行拍照進行專業攝影,這會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一種體驗。
接下來我們談一談Moto Z Play搭配摩音-JBL揚聲器模塊的實際使用體驗。聯想不僅僅在硬體上面為智能模塊提供了很好的優化,在軟體方面同樣也做了一些相應的支持。在手機和模塊相連接的一瞬間,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的震動感知到配件是否連接成功,同時,手機上面也會顯示智能模塊的剩餘電量,並且常駐在通知欄。
在手機的設置當中,用戶同樣可以找到智能模塊的相關選項,在這裡我們不僅可以查看智能模塊的狀態信息,還可以對智能模塊進行重啟或者更新操作。
除此之外,如果用戶在音樂播放途中分離了摩音-JBL揚聲器模塊,音樂也不會因此而被暫停,這個設計做的也非常好。
音效方面,使用摩音-JBL揚聲器模塊和不實用揚聲器模塊的差別非常巨大。儘管Moto Z Play自帶的揚聲器播放效果並不差,處於目前的主流水平,但是仍然沒有辦法避免聲音層次不清以及低音效果不佳的情況。使用摩音-JBL揚聲器模塊之後,揚聲器的聲音更加的渾厚立體,宛若天外之音。聽感上面有著極為明顯的提升。
總結:
一段時間體驗下來,Moto的這款摩音-JBL揚聲器模塊給我留下了非常不錯的印象。一方面JBL對它的音質調教十分出色;另一方面,這款揚聲器模塊更是讓我看到了未來在智能門模塊上面無限的可能性。更多拓展支持、更多功能加入之後,Moto的未來或許將不僅僅是定義手機模塊化那麼簡單,通過智能模塊化設計,Moto模塊化手機將更夠連接更多的可能性。期待未來Moto在模塊化上面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相關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