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遊戲畫質新時代 NVIDIA RTX 2080/2080Ti顯卡首發評測
2025-05-27 03:12:10
就像剛剛過去的蘋果發布會一樣,NVIDIA每一代的新旗艦顯卡的發布在玩家心目中也完全可以被當做一場「科技春晚」,只不過最近的「春晚」周期橫跨了2016-2018三個年頭,間隔長達兩年零三個月。或許也只有這樣一個破紀錄的更新周期才能消化2016年5月發布會上Pascal架構產品那令人震驚的性能跨越。這也讓我們看到老黃在2018年新品發布會上拿出新款「核彈」時有了更多的期待。按照慣例,筆者在第一時間拿到了這兩款國內外玩家翹首以盼的新顯卡——」GeForce RTX 2080Ti和GeForce RTX 2080「。
規格參數一覽
以TU102和GP102核心為例,從規格上來看,CUDA核心的數量增長並不是非常誇張,相對而言最大的變化就是增加了用於光線追蹤的RT Cores 和深度學習用的Tensor Cores。這也是這一代顯卡最重量級的升級。新成員的加入也讓圖靈架構的顯卡核心面積大幅度增加。TU102相比GP102在面積上就增加了60%。相應的頻率也有所增加,但幅度相對較小。
TU102核心透視實拍
TU102的電晶體數量達到了186億,而前一代GTX 1080Ti所使用的GP102則只有118億,增加了57%。這顆GPU核心也順理成章成為了目前規模最大的遊戲顯卡核心。巨大的規模帶來的副作用就是潛在的功耗和發熱量的增加。
相比兩年前Pascal時代28nm到14/16nm工藝的巨大工藝紅利來說,這一代從16nm 到12nm 的提升幅度就沒那麼誇張,一定意義上來說,臺積電以及三星的12nm工藝更多的是在之前14/16nm工藝基礎上的小改成果。所以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於NVIDIA來說並不會有太多頻率和發熱控制上的顯著進步。
RTX6000採用的完整TU102核心擁有72個SM單元,而很不幸的是RTX2080Ti閹割掉了4個SM單元,僅有68組。相應的內存控制器也閹割掉了一組,剩下11個,整體的策略和GTX 1080Ti時期對GP102的「刀法」完全一致。
每一組SM單元中都配備了一個RT Core,以及兩兩成對的TENSOR Cores。可以看出,事實上這一代FP32和INT32單元所佔據的比例其實相對不那麼高。可以說這一代是近幾年來,在底層變化最大的一代產品。
如果細化到Tensor Core本身,圖靈架構的Tensor Core相對於Pascal上搭載的相同結構的最大變化就是將處理方式從2D平面升級到了3D,這意味著以數量級計的效率提升。
GDRR6顯存:求穩之舉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NVIDIA在這一代產品中並沒有使用大家所期待的性能強大的HBM2顯存。繼續使用了最新的DDR顯存,也就是GDDR6顯存。
架構上沒有多少變化的GDDR6是基於前一代產品的繼續優化產物,通過提升頻率到7000MHz(等效14000MHz)將帶寬提升到了14Gbps的水平,同時降低了40%的串擾。雖然性能仍然不可能與HBM相比,但勝在成本低,良率高,可以持續大規模供貨,不至於出現被顯存拖累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