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年旗艦手機長這樣,你願意買嗎?
2025-05-20 22:37:11
在今年上半年我們見到了更成熟的挖孔屏幕方案,也見到了萬眾期待的摺疊屏概念手機。甚至肩負改變生活方式使命的5G通信技術,也在各大晶片、通信廠商的努力下離我們越來越近。2019年已經過半,在見到不少產品後萌生了一個想法,2019年究竟什麼樣的手機才能讓我們眼前一亮?
▍硬體不衝突,拒絕跟風豎排攝像頭
首先,後置攝像頭要完全橫向排列。在iPhone手機背部的攝像頭排列方式還符合正常審美的時候,也僅剩下攝像頭略微突出機身這一點還值得吐槽。但我們要清楚的是,iPhone X的豎排雙攝是為了避免後置鏡頭與劉海部分元件重疊而做出的妥協。現在手機挖孔、升降、水滴屏百花齊放,反觀後置鏡頭卻一個個豎的整齊。
▍為什麼需要多枚鏡頭?
我們需要幾枚後置鏡頭?我們日常使用基本只需要一枚用於主要成像的鏡頭,而多鏡頭方案則完全是為了豐富功能性。多一枚功能性鏡頭就是多一種新的玩法,所以為這部理想中的手機加入了能容納更多景物的【超廣角鏡頭】、「幾公裡外景物觸手可及」的【潛望式長焦鏡頭】,以及一枚用於AR測距的【ToF鏡頭】。四枚鏡頭與一枚閃光燈完全橫向排列在機身背部頂端,和諧自然。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與大家討論了閃光燈在手機夜景拍攝實力強大的今天的去留問題——《》。最終的結果是「閃光燈對提升夜景的整體畫面效果毫無幫助,只能達到照亮面前物體容貌的水平」。閃光燈除了照明還可以在野外發送求救信號,雖然有些突兀但還是不能少了它。
▍更多近未來的特性
曲面屏手機的誤觸問題與前幾年相比已經有了巨大的改善,正反雙曲面玻璃能為手機整體賦予更加流暢的線條,不僅能增加使用者的觀感體驗,兩片玻璃與中框的平緩銜接也能大幅提升握持手感。
未來不屬於水滴、挖孔,更不屬於升降機械結構,完全隱藏於屏下的屏下攝像頭絕對是非常好的且唯一的選擇。除了隱藏攝像頭,行業目前已有技術可以通過【屏幕發聲】,這樣以來還可以省去聽筒和揚聲器的開孔。【空中發卡】也是未來的方向之一,能為我們解決掉萬年不開一次的SIM卡槽,使整機更具一體性,還能為手機內部省出更多空間。
在年初時有過主打「整機無開孔」的概念手機與我們見面,它們將實體按鍵和充電接口完全去除導致概念>實際。仔細想想機身上的幾個小孔並不太會影響我們的體驗,所以不能為了「一體性」而「過度設計」。
旗艦機【防水防塵】和【橫向線性馬達】可以說是對體驗提升巨大,卻又不易注意到的功能。
手機即使有開孔也不會影響到防水性能,所以到目前為止的無孔手機完全沒有實際用途。此前有的手機將音量、電源鍵改成了觸摸式交互,得到的結果就是誤觸非常嚴重。正確方向應該結合線性馬達的優秀體驗,並捨棄易損的按壓機械結構。完全可以通過橫向線性馬達模擬按壓手感,同時保留按鍵不同於機身的形狀(例如一個一體的凸起平面形狀)製成一個【壓感按鍵】。
▍總結:
這部手機在功能性上為它添加了目前能應用上的所有鏡頭,其次將後置鏡頭橫向排列於機身頂部,通過暗色磨砂玻璃劃分區域。將攝像頭、發聲單元進行隱藏,捨去SIM卡槽。通過橫向線性馬達模擬電源、音量按鍵手感,從而達到讓整機」最後一個機械結構「消失的目的。
這部手機包含了我們對近未來手機設計的期望,其中的功能和設計也並非完全臆想,以目前行業的技術實力不難實現。看到今年下半年的新iPhone採用」浴霸「設計、三星Note10改為豎排攝像頭,也是製作這組設計圖的原因之一,希望廠商能夠重新認識到設計的重要性,重新將不妥協的設計帶給消費者。
大家有什麼想在手機上增加的功能?理想中的手機又是什麼樣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圖文編輯:路天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