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與變通作文800字
2025-03-22 10:57:25
執著與變通精衛填海,愚公移山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經典的信念――執著,為我們鋪陳了一道攀登理想顛峰的道路。
維新變法,改革開放所發散出來的一種創新的思維――變通,為我們建造了一條到達理想彼岸的小舟。
在追求人生理想的徵途中,只有善於運用執著與變通這兩樣法寶,才能克服各種困難,最終實現人生理想。
回眸歷史星空,那裡閃爍著執著的光芒,積聚著變通的璀璨。是否還記得哪個從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變為低三下四的僕人的勾踐?
他受盡多少凌辱,嘗盡多少苦楚,然而為了實現復國理想,他執著而不動搖,十年聚財,十年生育,二十年後終重登九五之尊。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勾踐用執著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譜寫了一篇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那是不是我們何時何地都要執著呢?不是的,我們要執著,亦要會變通。鄧艾伐蜀,與蜀國大將姜維相持於劍閣,屢攻不下,於是他變通處之,繞過劍閣,暗度陰平,取油江,奪涪城,佔錦州,直取成都,終滅蜀國。而過於執著,不懂變通的馬謖,照搬兵書,屯兵山上,頑守變法「憑高而下,勢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後生」之理,最終失守街亭,授首轅門。歷史的星空留給我們太多的感悟與沉思,鬥轉星移,再看今朝歲月,這裡沉澱著執著的輝煌,綻放著變通的壯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與提高糧食產量,經歷3000多次失敗之後仍堅定不動搖,終於在海南島找到了花粉敗育的雜交稻,並在世界上第一個獲得了雄性不育的雜交稻種,提高了糧食產量。在「三系法」向「兩系法」突破的研究中,面對困難,他仍舊不動搖,最終克服困難,再次取得成功,又一次提高了糧食產量。一路風風雨雨,一路艱難跋涉,因為執著,艱難困苦,玉汝以成!因為執著,他實現了人生理想,大放光彩。同樣因為變通,愛因斯坦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面對許多科學界無法解釋的現象,他擺脫經典物理學的束縛,用另一種不同的方式總結了牛頓、波耳、惠更斯、麥克斯韋、普朗克等偉大物理學家的成就,提出了新的理論――光子說,並以全新的見解,得出了光電效應方程,還提出量子概念建立前期量子論,最終提出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他成為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科學家,對物理學乃至人類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執著會為我們書寫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詩篇;變通亦會為我們勾勒名傳千古永不褪色的絢麗話卷!放眼錦繡未來,必將是執著與變通交織組成的美好藍圖。對於我們,無論何時地,執著與變通始終是我們實現人生理想的法寶!
執著與變通生活中的事物不會總是一塵不變的,當執著「行到水窮處」時,就需要「坐看雲起」時的變通;當執著「山窮水復疑無路」時,就需要「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變通。
在學習時,我們要學會該變通時就變通,該執著時就執著,在執著中學會變通,讓變通來實現執著。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遙想當年韓信,拜將臺封帥,是何等的意氣風發,金戈鐵馬,橫掃千軍,與當年受胯下之辱的街頭少年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他能夠得到這一切正是因為在眾人盲目相信項羽的時候他看清了局勢,靈活變通,終於成就了劉漢的八百年天下!如果韓信是一個愚昧固守,一味「執著」的人,致死他也只能做一個項營裡的小軍官,我們又怎能驚嘆於背水一戰的奇蹟,我們又怎能領略到十面埋伏的神話呢?而範增「亞父」,他就是執著有餘,變通不足,他的智慧為他贏得了「智囊」的美稱,卻不能使他適時變通,後人尊重他的忠誠,但仍不免感到惋惜,憑他的聰明才智,範增完全可以在戰爭時代翻手成雲,覆手化雨,然而他執著於項氏對他的情誼,明知道項羽不具備稱王的才幹,可範增依然為項氏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可他的結局呢?鴻門外,空嘆:「豎子不足與謀」,彭城路,一付忠心化為冤魂!
同樣的時代,同樣身為才幹。韓信是開國功臣,位尊齊王;範增卻落得個被主猜疑,病死歸路的下場。一成一敗,都是與變通有著莫大的關係。無論什麼時候,只有善於變通的人才能的到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變通使執著更具成效:鄧小平為實現祖國統一,最後提出「一國兩制」的方針,使香港、澳門順利回到祖國的懷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灣也會回歸,實現祖國的最終的統一。
如果愛迪生實驗了九百多次放棄了電燈的發明,那麼人類歷史還要在燭光中摸索;如果克卜勒計算了近十年,驗近了十個假設的錯誤後放棄了,那麼人們也許還要晚半個世紀看破星星的秘語。是執著造就了他們的成功。然而如果伽利略不能打破常規,及時變通,就不會發現單擺定律;如果戴維不能突破常規,靈活轉變,就不會發現鹼金屬。是變通讓他們成功。
執著是《孫子兵法》「以不變應萬變」的冷靜,變通是《易經》「窮則變,變則通」的智慧。
朋友,讓我們以執著為桅,以變通為帆,滿載著理想與抱負向成功的彼岸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