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故事:兩地母子情
2025-02-22 11:49:24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許多人都有孝心,孝心的故事也非常多。
孝道故事:兩地母子情
1951年春,一批志願軍傷員從前線被轉送到遼寧興城的陸軍醫院,其中有兩個十八歲的傷員:一個是左臂被炸成粉碎性骨折的郝英祥,家在山西呂梁山區的離石縣城;另一個是右臂負傷、傷勢較輕的薛義昌,家在山東沂蒙山區。
他倆的床緊挨著,兩人成了親密無間的戰友。薛義昌向郝英祥講述了他母親的情形。母親陳繼太三十三歲守寡,含辛茹苦把他們兄妹四人拉扯大。1948年,母親送他參軍。淮海戰役前夕,母親背著煎餅,步行一百餘裡到部隊看他……也就是從那時開始,這位可敬母親的形象便深深刻在郝英祥心中。
不久,薛義昌重返前線。臨上車前,他對郝英祥說:「我到朝鮮以後就不能通信了,你在這裡隔一段時間給我家裡寫封信,安慰安慰我母親。」郝英祥緊握著戰友的手:「你放心,保證做到!」
郝英祥一直給薛家寫信。突然有一天,他接到薛義昌的哥哥薛其昌的信:「英祥同志:義昌已在前方戰場上犧牲了。縣政府已把烈士證送到咱家,全家都悲痛萬分,母親每日哭泣……」
郝英祥決心履行他對戰友的生死諾言。他回信說:「義昌是不喜歡我們流淚的。請你們把我當成你們家的一個成員吧。」很快,他收到薛其昌的再次來信:「母親很高興,她說收下你這個兒子,把你也就當義昌了。」
家書寄深情,郝英祥一寫就是四十八年。山西雨澇,他顧不得自家的房漏,給山東媽媽寫信問:「咱那裡是否下連陰雨?是否缺塑料布?有困難要對我說。」山東大旱,他憂心如焚,又寫信問:「咱家的糧食是不是夠吃?」工作上的事情,郝英祥也要給媽媽匯報匯報。郝英祥上有老、下有小,經濟上也比較困難。但在三年困難時期,他給媽媽寄去布匹,讓媽媽過年做衣服。縣委幹部局發福利品,他為媽媽領了一根能照明的拐杖。媽媽也惦記著這位山西兒子。當時花生米是稀罕物,每年臘月,郝英祥總會收到山東媽媽寄來的花生米,這一寄也是四十八年!
1977年10月,華北地區石油工作會議在河北滄州召開,郝英祥藉機探望了媽媽,朝思暮想的母子終於相見了!媽媽慟哭失聲:「英祥兒啊!我可是把你盼來了!」在那歡聚的十五天裡,郝英祥寸步不離媽媽。他看到的是,媽媽黑暗低矮的茅草屋、囤子裡的紅薯幹、鍋裡的紅薯面煎餅,更讓他難過和不安的是,家裡人頓頓給他炒菜,並想辦法弄來白面給他吃。
1994年,郝英祥離休。這次探親他一住就是一個多月。他陪伴八十六歲的母親嘮家常,給她做山西飯菜,幫她幹家務活。他還用人力車拉她趕集,引得路人直誇老人家有福氣。
孝道故事:我的瘋子娘
二十三年前,有個年輕的女子流落到我們村,蓬頭垢面,見人就傻笑。那時,我父親已有三十五歲,但因家窮,一直沒娶媳婦。奶奶見那女子還有幾分姿色,就決定收下她給我父親做媳婦,為我家續上香火。父親雖不情願,但看著家裡這番光景,還是答應了。
娘生下我的時候,奶奶萬分欣喜:「這瘋婆娘,還給我生了個孫子。」只是奶奶從不讓娘靠近我。那時,我家在貧困的泥潭裡掙扎,一家人常常吃不飽飯。娘不但在家吃閒飯,而且還時不時惹是生非。奶奶無奈之下,狠心把娘攆走了。
在我六歲那年,離家五年的娘居然回來了,這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到娘。她還是破衣爛衫,頭髮上一些枯黃的碎草末。娘不敢進家門,坐在村前稻場的石磙上。我大失所望,怎麼也想不到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這樣一副模樣。奶奶和父親把娘領進了門。當年,奶奶攆走娘後,內心不安,隨著一天天衰老,她的心再也硬不起來了。
娘雖然神志混亂,母愛卻是清醒的。記得我讀小學三年級時一個冬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奶奶讓娘給我送雨傘。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幾跤,渾身像個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戶旁望著我傻笑,口裡還叫:「兒子……傘……」一些同學嘻嘻地笑。帶頭起鬨的是小範,我抓起文具盒向他砸去,他衝上前來掐住我的脖子。這時,只聽教室外傳來「嗷」的一聲長嘯,娘像個大俠似的飛跑進來,一把抓起小範,拖到屋外,丟進了水塘裡。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聲:「娘!」這是我會說話以來第一次喊娘,娘渾身一震,久久地看著我,竟像孩子似地羞紅了臉,傻傻地笑了。
回家後,我把這事跟奶奶說了,奶奶嚇得跌倒在椅子上,趕緊讓人去把爸爸叫了回來。爸爸剛進屋,範父帶著一群壯年男人闖進我家,不分青紅皂白,先將鍋碗瓢盆砸了個稀巴爛,並惡狠狠地要爸爸陪他兒子一千塊錢的醫藥費。看著殺氣騰騰的範家人,爸爸突然解下腰間的皮帶,劈頭蓋臉地向娘打去。娘像只惶惶偷生的老鼠,無助地跳著、躲著,幸虧警察及時趕來制止了。警察調解的結果是,雙方互有損失,兩不虧欠。那幫人走後,爸爸看著滿屋狼藉的鍋碗碎片,將娘摟在懷裡痛哭起來:「瘋婆娘,不是我硬要打你。我要不打你,這事過不了呀!」爸又看著我說:「兒子,你一定要爭氣。要不,咱們就這樣被人欺負一輩子啊!」我懂事地點點頭。
2000年夏天,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積勞成疾的奶奶不幸去世,家裡的日子更難了。我學習緊張,很少回家。父親在外打工,為我送飯的擔子就落在娘身上。每周末總是隔壁的嬸嬸準備好飯菜,然後交給娘送來。二十公裡的羊腸山路虧娘牢牢地記了下來,風雨無阻。也真是奇蹟,凡是為兒子做的事,娘一點兒也不瘋。
2003年4月的一個星期天,娘來了,不但為我送來了菜,還帶來了十幾個野鮮桃。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笑著問她:「甜,哪來的?」娘說:「我……我摘的……」沒想到娘還會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揚她:「娘,您真是越來越能幹了。」娘嘿嘿地笑了。
娘臨走前,我照例叮囑她注意安全,娘「哦哦」地應著。第二天,我正在上課,嬸嬸匆匆地趕到學校,問我娘送菜來沒有,說我娘到現在還沒回家。我心一緊,娘該不會走錯道兒吧?嬸嬸問:「你娘沒說什麼?」我說:「沒有,她給我帶了十幾個野鮮桃哩。」嬸嬸兩手一拍:「壞了壞了,可能就壞在這野鮮桃上。」我和嬸嬸沿著山路往回找,回家的路上確有幾棵野桃樹,桃樹上稀稀拉拉地掛著幾個桃子,因為長在峭壁上才得以保存下來。我們同時發現一棵桃樹有枝丫折斷的痕跡,樹下是百丈深淵。嬸嬸看了看我說:「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我說:「嬸嬸你別嚇我。」嬸嬸不由分說,拉著我就往山谷裡走……
娘靜靜地躺在谷底,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周邊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裡還緊緊攥著一個。我悲痛得五臟俱裂,緊緊地抱住娘:「娘,我的苦命娘啊,兒悔不該說桃子甜,是兒要了你的命……」
2003年8月7日,在娘下葬後的第一百天,燙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穿過娘所走過的路,穿過那幾株野桃樹,穿過村前的稻場,徑直「飛」進了我的家門。我把這份遲到的通知書插在娘冷寂的墳頭,「娘,兒有出息了,您聽到了嗎?」
孝道故事:嘮叨父母
我上床的時候是晚上11點,窗戶外面下著小雪。我縮到被子裡面,拿起鬧鐘,發現鬧鐘停了,我忘買電池了。天這麼冷,我不願意再起來。我就給媽媽打了個長途電話:
"媽,我鬧鐘沒電池了,明天還要去公司開會,要趕早,你六點的時候給我個電話叫我起床吧。
"媽媽在那頭的聲音有點啞,可能已經睡了,她說:"好,乖。"
電話響的時候我在做一個美夢,外面的天黑黑的。媽媽在那邊說:"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開會的。"我抬手看表,才五點四十。我不耐煩地叫起來,"我不是叫你六點嗎?我還想多睡一會兒呢,被你攪了!"媽媽在那頭突然不說話了,我掛了電話。
起來梳洗好,出門。天氣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間茫茫一片。公車站臺上我不停地跺著腳。周圍黑漆漆的,我旁邊卻站著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我聽著老先生對老太太說:"你看你一晚都沒有睡好,早幾個小時就開始催我了,現在等這麼久。"
是啊,第一趟班車還要五分鐘才來呢。終於車來了,我上車。開車的是一位很年輕的小夥子,他等我上車之後就轟轟地把車開走了。我說:"喂,司機,下面還有兩位老人呢,天氣這麼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麼不等他們上車就開車?"
那個小夥子很神氣地說:"沒關係的,那是我爸爸媽媽!今天是我第一天開公交,他們來看我的!"
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發來的短消息:"女兒,媽媽說,是她不好,她一直沒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擔心你會遲到。"
忽然想起一句猶太人諺語:
父親給兒子東西的時候,兒子笑了。
兒子給父親東西的時候,父親哭了。
看過的,記得做一個孝順的子女,這一輩子,欠的太多的,能讓你欠的,而且不求回報的也只有父母,不要抱怨媽的嘮叨,…多多體諒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