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in 徐琨:APP流量紅利的消失考驗團隊開放能力
2025-03-30 08:57:24
2016年移動網際網路App流量紅利終結,對此Testin聯合創始人徐琨認為,紅利的消失是終端用戶的消失,進入新階段用戶對服務的標準和品質也越來越高,這對開放能力弱的團隊來說考驗巨大,只有把產品、服務與體驗做好,反而進入了一個更好的時期。
而這,也意味著Testin更大的機會到來了。
Testin 雲測,16萬測試專家、5萬臺終端,從智力資源到設備資源的龐大匯聚池,只為一道軟體開發的「工序」服務。
就像組裝iPhone的富士康生產線,經過一道道工序後,最後一關是質檢。因為把關硬體質量,質檢掌握了一家企業的生命線。一個應用開發流程,從設計、架構、實現、到落地,最後一關是測試,它是檢驗應用質量,直接對用戶體驗、對用戶增長負責的關鍵組成部分。
Testin,北京雲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全球首家推出基於真機測試實驗室及自動化技術的「雲測試(Cloud Testing)」服務平臺。2011年移動網際網路的創業大潮席捲全球,Testin 雲測幾乎是重新創立一個行業,第一次把企業和開發者關起門來搞的測試,放到了雲端,放到了第三方。
Testin發端於數千臺手機同時運行同一個腳本的兼容性測試,陸續推出了包括功能測試、壓力測試、安全測試、A/B 測試、體驗測試、崩潰分析,以及移動應用發布後持續的質量監控。目前,Testin的「一站式」測試服務,覆蓋了移動應用開發完成到版本迭代的全過程,已完成200萬APP累計1.5億次的測試。市面上接近90%的App都經過Testin的專業測試服務,合作對象包括IBM、微軟、谷歌、騰訊、阿里、百度等。Testin 已成為全球移動開發生態不可缺失的一環。
作為去年正式推出、到今年正高速發展的新服務」眾測「——網際網路眾包測試平臺,徐琨透露,現在創業公司對App質量越來越重視,測試量大的App和公司穩定性也好。「比如遊戲公司在測試的投入更大,因為不斷地在測試,只有測試OK了才上線,如果Testin測試不通過他不會發布,否則一上線會損失很多用戶。」而第二類則是中型網際網路公司,比如電商類、金融類,這類公司的客戶群體相對穩定,測試也非常頻繁。
徐琨更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應用商店也把Testin的測試結果作為上線標準,如果Testin的上線標準沒有通過,會告訴開發者不能在360上線。「如果Testin測試在哪些手機終端上有問題,360會告訴客戶說這個不要安裝,會有問題,運營商為了用戶體驗也做了很多事情。」
人工智慧、機器人是2016年最熱門的技術話題,原本Testin就有自動測試與人工眾包測試兩大板塊,在未來Testin如何讓測試平臺更加智能化?
「機器永遠不能代替人,但機器可以取代人的部分工作,無論是智慧型手機還是智能學習,都是人的延伸,用機器解決人的重複工作。人最大的能力是基於推導和創意,這類工作不能被取代。」徐琨說道,現在Testin自動測試的業務會根據每次測試的結果與客戶反饋,去迭代自動化腳本,讓測試越來越深入,沉澱了很多數據和行業信息、沉澱非常龐大的測試結果,根據測試結果不斷的去深度學習,學習完以後能讓自動化的腳本變得更準。
而人工測試的部分,則更像是測試行業裡的「滴滴」,把測試者的專業能力共享出來,測試者在測試平臺裡不僅會得到激勵,還會提高自己的經驗和能力。「Testin的眾測會給每一個人打標籤,給大家做評級。我們就變成自循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