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鄉的變化作文900字
2025-02-22 22:45:25
家鄉在不斷的變化。在我心中,家鄉如妙齡少女,越變越好看,小編收集了家鄉的變化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鄉的變化
家鄉是花園,有著鮮花的芬芳;家鄉是森林,有著綠樹的清涼;家鄉是田野,有著收穫的希望;家鄉是雪景,有著冰晶的閃亮。
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啊!以前的家鄉,是低矮的茅草房,以前的家鄉,是凹凸不平的水泥路,以前的家鄉,是又髒又臭的池塘。
可是,現在的家鄉呢?現在的家鄉,是高樓大廈;不再是低矮的茅草房,現在的家鄉有了平坦的柏油路;不再是凹凸不平的泥路,現在的家鄉有了清澈明亮的池塘,不再是又髒又臭的池塘。
現在,家家戶戶都為了不愁吃,小院裡滿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種點什麼,小院裡就會滿滿的,瞧去,各種顏色摻雜交錯,雜亂無章。好擁擠、好雜亂的小院。現在,各家都不怎麼種蔬菜了,而是種花。一年四季,鮮花不斷。春天,月季、玫瑰等競相開放。夏天花兒更加繁盛,五顏六色。秋天,本該百花凋零,菊花卻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紛飛,梅花卻在枝頭綻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斷。香啊,花園般美麗的家鄉。
以前,村裡村外都光禿禿的,幾乎沒有樹。到了夏天,在外邊聊天的大人都順著牆邊坐,小孩們大都躲在屋裡扇扇子。屋裡像蒸籠,屋外像熱鍋。而現在,房前屋後,街道兩旁,村裡村外,都種上了綠化樹,雖說不像森林那樣茂密,但也綠樹成蔭。夏天,大人們在樹下乘涼,小孩們在樹下嬉戲。茂密的樹葉,送來了陣陣清涼。爽啊,森林般清涼的家鄉!
回首以往,田野裡種滿了莊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時人們的種植技術還不是很高,雖然辛勤努力了,但收穫的卻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澆灌出的莊稼,好像有意跟人們作對似的。現在呢,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遍地都是綠色無公害作物,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省時又省力,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業餘生活也豐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綠的海洋,泛起陣陣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頭,大地一片金黃,真可謂是「春種滿野皆碧綠,秋收遍地是黃金」。樂啊,田野般滿是收穫的家鄉。
回首往事,垃圾擁有一片樂土——街道,任意呆在每個角落,有時還迎著風翩翩起舞,甚至在水裡遊泳,讓人看了就想躲,真髒啊。現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垃圾場,街道整潔了,鋪上了水泥路,成為了一個耀眼的亮點。淨啊,冰晶般閃耀的家鄉。
家鄉在不斷的變化。在我心中,家鄉如妙齡少女,越變越好看,我從心眼裡熱愛我的家鄉
第二篇:家鄉的變化
改革意味著飛躍,開放預示著富強,沐浴著改革的春風,只不過短短的幾年時光,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家鄉也奇蹟般地改變著。
先從路說起吧:三十年前,媽媽才六歲據媽媽所說:三十年前的路都是泥巴,坑坑窪窪。晴天時就很難走,一到雨天那就別提了,一下完雨你想出去,穿著鞋。趕你回來時。你的鞋就得再買一雙了,上面滿是泥,真要命。可是現在,我們富了,把家鄉那些鄉間土路,全部鋪平,打上了水泥路,各家各戶的臺也打上了,現在下雨可不愁了,一下雨,水就從道上流走了。再也不會滿腳是泥了。
再說說健身吧,三十年前大家誰知到保養,連什麼是保養就不知道更別說保養自己了。現在大家都會保養自己了,2005年在修完路後,又修了這個健身場。在裡面有些老人總是說,老人說:「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變的越來越好了。」村長也激動的說:「是呀!我們的祖國也越來越富強了。我們生活在這一時代,感到非常的幸福!」「是啊,我們是應該感到幸福。為我的家鄉感到自豪,為我的做過感到自豪。」並不是鍵上健身場就能沒病,沒病那是不可能的。就圖一個樂字嗎!晚上,村裡的婦女沒事了,出來扭扭秧歌,快快樂樂的。多美好的一家人啊!
三十年前,那穿的是啥,破破爛爛,帶補著布的是最普通的。媽媽說:過年時給一個小襖就很知足了,這是一年中唯一的一件新衣服。現在呢?穿的那是名牌,什麼奈克、特步等等全是名牌。確實嗎,現在都富了。
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那就再說說吃的吧,三十年前,條件好的每天吃窩窩頭,玉米餅。炒菜時,油少得可憐,吃上去的感覺除了鹹還是鹹,吃肉那就跟別說了,一年也許吃一次,那還是條件好的。現在不用說一年,一天一次都行,現在吃的是面,不再吃玉米餅了,生活條件也好了。
人們的居住條件也有了明顯改善。媽媽上小學時,在簡陋的磚瓦房裡上課。夏天很熱,也沒有風扇。冬天,學生們都盼望著快點下課,在牆邊來回擁擠以便取暖。現在,我們是在環境優美的教學樓裡上課,教室寬敞明亮。不用擔心夏天和冬天的來臨,每個班級都裝有暖氣,春暖夏涼,使我們能舒舒服服地上課。
30年的變化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變化的快,生活得好
第三篇:家鄉的變化
那天天氣特別好,一路上,風景十分美麗。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柔和的陽光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田野裡,金黃的油菜花夾雜在綠油油的麥苗裡,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春色畫卷,田邊的柳樹發芽了,柔軟的枝條在微風中搖曳;路旁的桃花開滿枝頭,令人心曠神怡。
「咦」,我驚奇地說道,「去年凹凸不平的泥濘路如今汽車跑過去怎麼這樣輕鬆?」我打開車窗,一條寬敞平坦的瀝青路映入我的眼帘,「哇!」我高興地叫著,「家鄉修了一條這麼好的路呀!」記得去年,路不過4米寬,地上全是亂泥細沙,晴天時就結成一個個硬邦邦的土疙瘩,踩在上面生疼,雨天路面泥濘不堪,就是穿上雨鞋,腳也會陷進泥裡,不僅鞋髒,還走不快,今年修了路,交通方便了!
到了村口,下車後,我驚呆了,么爹家往日低矮的小屋不見了,一棟氣勢雄偉的小洋樓聳立在那兒。只見洋樓安裝著高級防盜門,鋁合金玻璃窗,頂層還有露天平臺呢!我懷疑我們走錯了路,這時么爹從小洋樓裡走出來,見我不走進去,笑著對我說:「愣著幹什麼,快進去吧!」走進么爹家,我又一次驚呆了,只見客廳裡淡黃色的組柜上擱著一臺29寸的彩色電視機。電視裡播放著旖旎的鄉村風光,伴隨著婉轉動聽的薩克斯曲《回家》,看到光亮如鏡的大理石地面,看到一滿桌豐盛的飯菜,我晃若在夢中,這時么婆把我拉到桌旁,笑眯眯地對我說:「快嘗嘗么婆做的榔頭蒸膳魚,還有大龍蝦……」一邊說著一邊替我夾菜,我面前的碗裡轉眼間堆滿了雞鴨魚肉。么爹、爸爸、叔叔們杯裡斟滿的紅酒好似甜透心窩的蜜汁,他們淺斟慢酌,話匣子也打開了。「還是沾政策的光,我前年承包了100畝魚塘,連續三年大豐收,賺了錢,蓋了樓房……么爹越說越有勁我不禁想起么爹前些年住的那小屋。小屋用泥巴和石頭做牆,不過兩米五高,彩電冰箱等普及了的家用電器都沒有。颳風下雨的日子,屋裡就擺滿了接雨用的盆盆罐罐,那盆盆罐罐盛滿了屋頂漏的雨水,也盛滿了么爹與么婆的憂愁。現在可好了,建了一座大房子,颳風下雨不用愁了,家不再是臨時的休息處了!
么爹還帶我去他的大魚塘釣魚,魚塘裡的水真清啊,清得看得到塘底,魚塘裡的魚真多呀,鯽魚、青魚、鰱魚都有,它們在水裡快樂地玩耍著。望著這不計其數的魚,我想:么爹家的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它不正是發展中的家鄉、發展中的祖國的縮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