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程優越!看先進位程為顯卡帶來什麼
2025-03-17 05:13:25
泡泡網顯卡頻道4月23日 世界一直前進,回想當年,擁有一塊65nm製程的G92 GPU的顯卡是一件引以為傲的事情。時至今日顯卡的製程已經邁進了28nm的時代。顯卡的製程不斷更新,這到底為我們帶來了些什麼呢?
回想當年,65nm工藝所製造的G92可以說當年最火紅的顯卡。採用了65nm工藝的G92性能不比當年王者90NM工藝製造的G80核心遜色多少,但是溫度以及功耗都大大降低了不少。
工藝的進化讓顯卡更強大,使用了NVIDIA由G80開始使用的架構終於迎來了更新,新架構—Fermi帶著嶄新的40nm工藝一起登場了。
好久不見,40nm
邁進40nm的時代,NVIDIA由於TSMC 40nm工藝不完善,良品率完全上不去的情況先被AMD搶先一步發布了40nm的顯卡。但是當年GTX480發布之後性能一路領先同期的HD5870。而採用GF100的GTX480憑藉著強大的40NM輕鬆「虐」掉了上一代DX10架構的GTX285(當年最強單芯顯卡)。而其中端也推出了一款經典產品—GTX460直插AMD千元的軟肋、並且擁有不俗的性能,成為了當時玩家的首選。
NVIDIA改進後的TSMC 40nm
到了後期,NVIDIA與TSMC的緊密合作讓其40nm工藝大幅度改進,良品率大大提高。良品率的提高讓GTX580擁有完整的512個CUDA CORES(GTX480是少了一組SM的480個CUDA CORES)。雖然AMD又再其後拿出了VLIW4架構的HD6970、HD6950。但完全不是GTX580/GTX570的對手了。而獲得工藝改良後的GTX560Ti擁有完整384個CUDA CORES(GTX460的GF104也是閹割了一組SM,緊有336個CUDA CORES)更擁有了叫囂HD6950的資本。
你好,28nm
TSMC跳過了32nm工藝,並且28nm的延期讓顯卡市場「冷場」了一段時間。而後續AMD、NVIDIA都發布了自己的新產品。前者則是發布了GCN架構的HD 7000系列,後者則是發布了讓當時玩家等得焦急Kepler架構。
採用了28nm Kepler架構的GTX680,對比起40nm Fermi架構的GTX580最明顯的地方就是:
1:核心面積大大減少(520平方毫米減少到294平方毫米)
2:功耗以及溫度大幅度下降,以往公版卡是噪音的代名詞,而這個代名詞自GTX680出場後再也不能用再公版卡上面了。
3:默認設置頻率提升到1G(公版GTX680頻率為1006Mhz)公版頻率設置,成為了首張公版默認超過1GHz的旗艦顯卡。
「怪物顯卡」GTX Titan
採用了新架構的GTX680性能大大超越了當年GTX580。而遊戲上面也能稍勝HD7970。但GTX680所採用的僅是GK104,28nm帶來的改進並不至於此。NVIDIA在之後發布了採用GK110的GTX Titan,Titan的規格不由得讓人感嘆:這顯卡,是怪物嗎?的感覺,而Titan的誕生NVIDIA更進一步穩固了自己性能王座的地位。沒有28nm的先進位程,就做不出類似GK110這種怪物級的晶片。
工藝製程帶來的「甜點」是非常誘人的,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溫度、更強的性能、更高的頻率。工藝改進是IT發展必不可少的存在。讓工藝發展來得更加猛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