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隱私洩露重災區 APP調用了哪些權限你都知道嗎?
2025-02-19 23:07:31
前陣子vivo NEX被叫做「流氓軟體終結者」,因為彈出式攝像頭的設計,讓軟體每一次調用攝像頭的時候都明明白白的展示在我們眼前。其實對於手機用戶,尤其是Android手機用戶來說,對於APP擁有哪些權限可能並不了解,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他們就可能在錄音甚至攝像。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手機APP應用權限的那些事兒。
在我們安裝APP的時候,通常手機會提醒我們授予應用權限,常見的就是儲存權限,調用攝像頭麥克風,獲取手機識別碼等等。但是手機中應用權限遠不止這些,有一些應用權限可能都是我第一次見。比如我手上的這部手機就已經將權限標註的很清楚了。
在這些權限中我們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比如電話,簡訊,通訊錄,日曆等權限,這些在平時使用大多數軟體的時候我們都能用得到,也都是會提示我們授權的。
在隱私模塊裡面的兩個權限比較吸引我關注,一個是「獲取瀏覽器上網記錄」,裡面兩個應用一個是手機克隆(應該是在手機移植數據的時候用得到),另外一個是某搜尋引擎,它調取我瀏覽記錄幹嘛我就不清楚了。
還有一個就是「讀取已安裝應用列表」,有這個權限的APP是最多的,應該是手機上的所有APP都能讀取已安裝應用列表。想起來前一陣子最火的手機遊戲《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發布公告,將使用手柄的用戶劃歸為模擬器用戶,而且是手機裡有手柄的APP就會被當做模擬器,應該是使用這樣的權限。
手機上的這些權限品類繁多,一些手機APP就會在我們忽略的時候獲取一些出格的權限。
讀取位置信息使我們手機上很多軟體都會獲取的權限,像是社交軟體的定位功能,導航軟體,外賣團購軟體,新聞客戶端等等這些我都可以理解。不過有的圖像處理軟體,電子書軟體,一些完全沒有社交功能的軟體也需要定位的權限,難道需要根據我是哪裡人來P圖,還是不同地方的人看書還會有不同的習慣區別?
還有經常被軟體獲取的權限就是攝像頭和麥克風的權限,我們可以理解的是一些社交軟體需要視頻通話,某些軟體有掃碼的功能等等。但是我們也能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軟體獲取了攝像頭權限,比如前陣子vivo NEX測試出來的某旅遊的網站打開的時候就會調取攝像頭,而後來又曝出某輸入法一直在使用錄音。雖然他們都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但我們好像毫無隱私可言,手機也可以隨時的監視我們。
手機APP獲取權限在一方面方便了我們,另一方面也是將我們的隱私洩露了出去。比如我們在網頁上瀏覽了留學相關信息,可能隨後就有留學中介打電話過來;我們剛剛買了一些紙尿褲,可能兒童早教班的推銷就在路上了。這些信息的洩露可能是我們不小心填寫信息的時候洩露的,也有的就是手機流氓軟體抓取了我們的隱私信息。
還有一些軟體玩套路,為了讓自己的應用不被系統清理掉,就在別的軟體上層運行,申請懸浮窗口,然而只有1個像素點,我拿著放大鏡可能也看不到那裡原來還有一個APP在運行著,這樣不僅消耗著手機的性能資源,也給這個軟體偷偷摸摸搞事情的途徑。
手機流氓APP獲取這我們的權限,可能也在洩露我們的隱私,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首先從源頭上,儘量都在手機自己的官方應用商店下載軟體,或者認準對應軟體的官方網站進行下載,這些地方的軟體可以保證沒有被第三方篡改,相對比較有保障。
然後就是一些不知名的軟體,號稱破解版的遊戲,或者遊戲輔助等等儘量不要碰,尤其是看似很美好的遊戲輔助軟體,他們可能會要求你開啟非常多的權限,而且還有亂七八糟的廣告,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套路了。
另外就是在安裝和使用軟體的時候,看準手機上獲取權限的提示,看看一些功能是不是這個軟體必要的。有些朋友用手機的時候都圖省事,軟體申請權限就同意,有的甚至直接選擇信任軟體授予所有權限,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我們在手機使用的過程中,對於隱私的保護也要提上日程了。除了上邊說到的關於手機APP權限的問題之外,平時上網的習慣也需要我們注意,陌生的軟體不要下載,不了解的問卷資料不要輕易填寫等等。在網絡時代,每個人的隱私都可能被人利用,我們需要通過自己注意來保護自己的隱私安全。
本文編輯:王瑞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