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攝影本原 感悟影像真諦
2025-02-19 15:27:25
近年來,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攝影這一藝術門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多人在拍照之後開始試著拿自己的作品參加攝影比賽。已經連續舉辦三年的佳能攝影大賽在很多影友心目中可謂是頗有分量,今年的佳能攝影大賽一開始就頗有亮點:為了讓比賽更加公平,今年在組別的設置上更加細化,方便不同程度的影友參賽。而更貼心的是,為了能更好的幫助影友了解攝影技巧,提高攝影水平,有一個彼此分享互動的平臺,佳能還在全國多個城市配合舉辦了多場線下活動。
老面孔新城市 落地活動繼續上演
既然在參賽選手中有很多都是入門級影友,那麼在他們心目中,提高攝影水平遠比在比賽中獲獎更為重要。而摒棄了普通影賽中「投完稿就走人」的常見做法,參加佳能影賽的選手還會持續性地關注與之相關的落地活動。5月15日的包頭成為本屆佳能影賽攝影課堂的首站,6月5日的曲靖以及12日的淄博也先後成為了影賽的推廣之地。在這些活動中,我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比如梅生老師、奚志農老師都是上屆就曾做客佳能的授課專家,他們與廣大影友一起共同探討攝影的本原、品評佳作良品。此外,他們還親自帶隊深入地方,指導廣大影友進行創作,提高攝影水平。
與去年傳授攝影技法有所不同的是,今天兩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把重點放在了攝影的本原與解讀影像的意義方面。正如梅生老師所說的那樣,「我們要從文化的高度來理解當地的特色,從而拍攝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貌、文化和人民生活狀態的影像,只有能感動自己的影像才能感動眾人。」而奚志農老師則更加關注於影像本身的意義,他結合自己拍攝的野生動植物作品《用影像保護自然》,將「關愛家園」的環保理念傳遞給身邊的所有人。「引起人們的關注,喚醒人們的某種潛在意志,這就是影像的魅力,同時這也是賦予我們每一個攝影人的責任與義務。」
優秀作品湧現 專業評審入駐分賽段
如果說佳能影賽的落地活動為入門攝影者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廣闊空間的話,那麼專家評審入駐分賽段就是為攝影高手們搭建了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過招」平臺。因為就以往的情況來看,一些影賽的網絡投票存在惡意拉票和僱傭投票公司的現象,這不僅扼殺了很多專業攝影高手的參賽熱情,也埋沒了不少優秀的攝影作品。所以從本屆開始,佳能引入「賽段評審會」機制,階段性地由專家評審團選出入圍作品,這無異於提高了影賽的專業性和客觀性,由此也吸引了更多高手投放優秀的攝影作品。此外,本屆影賽還設立了專業攝影媒體推薦和明星推薦,讓更多的優秀作品出現在影賽當中,同時也讓更多高手得以同場競技。
從5月份入圍的作品來看,無論是對構圖、用光、色調、虛實的講究程度,還是作品本身的立意與觀點表達都是頗具水準的。比如:專業組中的《大潮時節》,瞬間抓取恰到好處;《巖羊》的追拍體現了十足的動感;《收穫的壓力》則是小中見大,生動自然;還有《我能聽見了!!!》,很好地吻合了大賽的「感動」主題,看過之後令人心潮澎湃,而這些不正是攝影與影像存在的意義所在嗎?!
其實,攝影本就是一個溝通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拍攝之前的溝通是學習,而拍攝之後的溝通就是總結。現在,佳能攝影大賽恰恰提供給我們一個這樣的機會,在這裡我們不僅可以與專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更可以和專家一起完成攝影與實踐的整個過程。那麼現在看來,佳能影賽的引人之處絕不只是因為它擁有獨特的品牌文化,更為重要的是,它已經逐漸脫離了普通影賽的名利味道,進而變身為一個有利於廣大影友互動與交流的快樂天堂了。
第三屆感動典藏攝影大賽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