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線 優酷土豆邀你和梁文道陳丹青一起玩彈幕
2025-03-18 15:43:25
網際網路平臺與高品質文化內容的結合,能否開創網際網路新格局?作為第一個勇於吃螃蟹的人,優酷土豆集團和理想國出版社展開了深度合作,經過一年有餘的緊張籌備,[看理想]系列三檔網際網路文化類視頻節目即將於6月15日在優酷土豆雙平臺陸續上線。
雖然同為[看理想]系列節目,但三檔節目的內容及拍攝風格卻十分迥異,回到人間的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用藝術家之眼洞見幽微遼闊的《局部》、用音樂聽出臺灣歷史的《聽說》。每檔節目都完全根據創作者的特色量身打造,力求通過年輕人最接受的有趣的形式,打造年輕人的「精神主糧」,呈現出最高品質的嚴肅文化內容,值得期待。
喧囂中品讀經典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回到人間
作為[看理想]的核心策劃人,知名文化人梁文道是節目幕後團隊中最重要的角色,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深夜戶外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的主講人。
在首期節目中,梁文道推薦的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成名作《大亨小傳》(又名《了不起的蓋茨比》),並通過對這本書的解讀,來傳遞一個國家整個時代,一起在做著夢的感覺。與梁文道主持了8年的讀書節目《開卷八分鐘》不同,《一千零一夜》更加深入的剖析了書本所要講述的那個時代,節目中梁文道仔細的與我們回憶了1920年的爵士時代,將1920年的美國夢與現今的中國夢相結合,告訴了我們,做著這樣世俗成功夢的人,是為了什麼會有這樣的夢,他的遭遇如何,最後當夢想幻滅之後,又會剩下些什麼。
[看理想]除了呈現高端文化內容,其他的「軟硬體」也屬於優異,比如由著名音樂人擔任音樂總監。伴隨著張亞東親自操刀的悠揚旋律,梁文道在喧囂的城市夜晚,為我們安靜的品讀人類經典。這強烈的反差正是梁文道想要告訴我們的:《尚書》並不遙遠,地鐵就是《荒原》。他希望通過「只有晚上,只在街頭」這樣的強情景感的環境下,為網友呈現讀不完的人類經典和說不完的文明故事,讓《一千零一夜》成為不再曲高和寡而是回到人間的讀書節目。
濃縮世界名作於手機屏幕 陳丹青以藝術家之眼看《局部》
由陳丹青參與創作並擔任主持人的《局部》,與普通的藝術鑑賞類節目不同,不是講藝術史,也不講繪畫入門,而是藉由陳丹青的眼睛、語言、洞察與審美,講述中西方名畫名作的一個個微細局部,一處處沒有人注意到、但看過之後會恍然大悟、拍案叫絕的精彩細節。這是一檔以畫家之眼觀看藝術傑作的節目,陳丹青用他獨特犀利的語言表達方式、獨到的見解,令想像上本該有幾分深悶的節目驚喜連連。
首期節目將介紹一幅不多見的的山水長卷《千裡江山圖》,陳丹青「八卦」式開講,原來這幅畫可以說是中國山水畫史上的一場意外。作畫的王希孟,當時年僅18歲,而陳丹青講述的思路可謂縱橫捭闔,中外皆宜,從王希孟延展到比他小近六百歲的大畫家魏拉士開支,也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才氣逼人。他通過首期節目傳遞出這樣的感嘆:我們發現全部的美術史工藝史,大部分傑作和工程都是由年輕人做的。
陳丹青在首期節目拋出這樣一個主題:通過漫長的古代,人類對「孩子」的概念,與現代完全不同。少年做的很多事也許是不自知的,但他們就好比是嶄新的電腦,擁有全息的感知系統,憑著自己的生命力和感覺去做事情。這也與[看理想]的主旨不謀而合,當《局部》把一幅幅世界名作濃縮到一個小小的手機屏幕中,對外傳播出去的而同時,網際網路也在改變著年輕人接受和感知文化的方式。而這一切都源於,[看理想]對於年輕人對文化需求的發掘和尊重。
用音樂回憶臺灣歷史 馬世芳帶你《聽說》年輕的心
音樂類節目《聽說》是為臺灣地區資深電臺DJ馬世芳量身定做,出身音樂世家、看遍臺灣二十多年來樂壇盛衰的馬世芳將透過華語流行音樂,講述中國臺灣歷史與青年文化的演變,每一集由一首歌或一位音樂人出發,串起臺灣歷史或當下的人物、故事,展現各個時期青年人的思想、生活。喜愛音樂的人永遠年輕,只要豎起耳朵,「聽說」馬世芳,人人都可以成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認真樂迷。
第一期節目講述的是中文流行音樂史上傳唱最廣、流傳最久的作品《橄欖樹》,從幾經波折完成的歌詞,到《橄欖樹》從孤零零的一首歌變成齊豫首張專輯的主打,從歌詞遭遇審查和強制改詞,再到葉倩文把歌詞改成英文再次傳唱,以及最終《橄欖樹》成為永不過時的經典,真正美妙的事物不可能輕易得到,很難想像短短一首歌的背後竟有如此多的變故與坎坷。馬世芳用他溫柔的聲音娓娓道來,讓觀眾不僅僅聽到歌曲本身,也走進歌曲所經歷過的那個時代、那些故事。
優酷土豆為年輕人定製「高大上」 陳丹青不懼彈幕吐槽
跨界玩起合作的兩大出品方,優酷土豆集團和理想國作為[看理想]項目的「雙親」,都是各自領域中的領先者。「理想國」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旗下著名出版機構,以出版白先勇、木心、史景遷、資中筠、柴靜、林青霞、汪涵等人的暢銷之作震撼業界,積累的知識分子人文資源在圈內首屈一指。而優酷土豆作為國內網際網路初建平臺,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網絡視頻平臺,致力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文化品牌,更以對年輕文化的準確把握和巨大的年輕用戶群體基數聞名。
在傳統電視平臺上文化類節目遭遇窘境的今天,網際網路平臺是否適合「接這個茬」?優酷土豆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偉東曾經在發布會上坦陳壓力不小,「做網際網路視頻,我們永遠在探索,自製內容還有哪些沒有做過。之所以選擇跟行業最優異的人合作,就是不給自己後路。」他講到為什麼要參與製作類似讀書、繪畫、音樂這種相對小眾的深度文化內容,表示,「電視臺要保證收視率,很多類型的節目不能做,但網際網路不一樣,比如優酷土豆集團,我們有七億用戶,中間有幾百萬上千萬的用戶可能會對這些內容非常感興趣,這些垂直的內容消費用戶,他們背後的商業價值很有想像力。越精準分眾的用戶,粘度越大,他們會為這部分文化買單。」
除了從誕生伊始就鎖定為年輕人量身訂製,在「體驗」方式上,[看理想]也天然自帶新媒體屬性,除了將以有趣的方式呈現文化類內容,更會以時下年輕人最愛的吐槽來增強互動。而網友們集體圍觀高大上文化的最正確姿勢,自然就是彈幕啦,這也正是土豆的強項。此前的發布會上,楊偉東曾表示,彈幕是年輕人參與視頻的重要方式,相當於是一種二次創造,「如果梁文道、陳丹青、馬世芳三位老師不介意,我們肯定會考慮啦。」而一向犀利的陳丹青自然不憚應戰,表示很想和網友一起玩彈幕,期待聽取網友五花八門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