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溺愛孫子作文
2025-03-12 11:42:25
品不優,乃溺愛之過,通常在家裡,老人家是溺愛孫子的,比如我們的奶媽。
奶奶的溺愛孫子作文1
奶奶今年八十多歲,精神矍鑠,但稀疏的白髮己經無法掩蓋她的蒼老。我從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直到上了大學。參加工作後每次回老家也都要和奶奶住上幾日,陪她聊聊天、說說話,幾年下來這已成為我的一種習慣,更是一項義務。
奶奶的孫子孫女一大群,唯獨對我疼受有加,更是百依百順,言聽計從。因為我出生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裡,更是家裡的長孫。記得奶奶曾對我說,我出生剛過百天,爺爺就得絕症去世了,臨終前,爺爺使盡全力抱了抱我,對全家人尤其對奶奶交代了最後一句遺言:「這個男娃好,一定要把他養好!」從此我就成了家裡的香餑餑,奶奶更是像遵守聖旨一般牢牢記住了爺爺的話,把我帶在身邊,經心呵護、細心照料。
記得很小的時候,老家還住土坯房,半夜裡經常會有老鼠光臨,發出「吱吱吱」的叫聲。為了不讓我的零食被可惡的老鼠偷走,奶奶幾乎每天都要和它們鬥智鬥勇,剛打退了一批,又來了一隊。就這樣奶奶有時候整晚都不能睡覺,她就像宮殿外站崗的衛士一般時刻保持著警覺,生怕我的零食出一點點閃失。她經常會在半夜裡起來把我的零食挪到高處帶著鎖的木柜子裡;或放到密封性極好的大缸裡;亦或抱在自己的懷裡。總之,在那個年代裡奶奶整天都在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與饞嘴的老鼠們「玩捉迷藏」。後來常聽奶奶念叨,曾經有一次為了保住我最愛吃的果醬麵包,她最值錢、最喜愛的牛皮大包也做出了犧牲,被無情的老鼠咬破了好幾個大洞。儘管如此,奶奶從來沒有放棄對我的愛護,而且是越來越深。
上小學時,為了保證我能按時到校,奶奶每天像鬧鐘一樣執著地叫我起床,幫睡眼惺忪的我穿衣、洗漱,然後或抱或背她把我弄到學校。這樣不分寒暑、不分冬夏周而復始地持續了多年。我從學前班到小學六年級,沒有一次上學遲到過,我的腳也幾乎沒有因雨雪天被淋溼或弄髒,但奶奶卻因為背我上下學不知滑倒了多少回。這些場景都歷歷在目、記憶猶新,每每想起來,我常常很自責:當時完全可以獨自去上學,為什麼非要讓奶奶背呢?其實好多人也勸過奶奶,要她注意身體,說我己經不小了,完全可以獨立了,可奶奶卻不這麼認為,她總是反駁道:「娃娃才幾歲,字都沒認幾個,鞋帶還系不好……反正我不放心。」然後又一如既往地背著我上下學。
奶奶有個綽號,叫「半鬥麥」。生產隊時村裡人給起的,說她有點摳,曾因為半鬥麥子和鄰居吵了起來。但奶奶心裡從來都不認可這個綽號,她常說:「當時家裡勞力少,孩子又多,肯定得斤斤計較了。」其實,奶奶是一輩子的節儉,對自己親人和外人都一樣,買東西從來不買貴的,有了錢從不捨得花,都要攢起來。但對我是個例外,只要我說買啥,她都會樂意的從包了好幾層的手帕裡翻出一張張大面額的人民幣塞進我的手裡,沒有絲毫的猶豫,更沒有半點摳門的表現。記得有一年學校組織春遊,早上奶奶把我送到學校門口就勿勿回家了,可沒過多久她又回來了,手裡端著水杯,快速跑到我面前對我說:「天氣冷,一會兒出去小心感冒,先喝點熱水暖暖身子。」我接過水杯,輕輕地抿了一口,「哇,是糖水!」我高興地喊了一句(小時候糖水是我的最愛)。隨後顧不上水燙,大口地喝了起來。奶奶在一旁叮囑道:「慢點-慢點—慢點,別燙著了,出去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要小心,要注意安全,要。」我一邊喝著糖水一也敷衍地回答:「知道了!知道了!」臨走時奶奶從褲兜掏出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遞給我說:「中午,在外面買點東西吃,別餓了肚子。」我接過錢興奮地向班裡跑去,隱約聽見她在我身後不停地喊:「娃把錢收好了,要吃飽,要吃熱乎的。」在九十年代初的中國農村帶一百元外出是件極奢侈的事,當時同學們出遊一般最多只帶五元,帶十元的都很少。後來到了飯點,好幾家商店都找不開我的百元大鈔,弄得我很尷尬-帶了錢,買不了吃的,最終淪為同學們的笑柄。
隨著我漸漸長大,奶奶對我的「溺愛」越來越重。老人家怕我吃不香,睡不好,每天上學前總要反覆地問我中午想吃什麼,晚上想吃什麼,然後根據我的意圖去做。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奶奶從沒按照自己的口味做過一頓飯,完全是依照我的味蕾下廚。為了我能隨時吃到煎餅,她不惜花重金買了製作煎餅的鋁鍋,整天在家琢磨煎餅的製作技藝;為了我能吃到心儀已久的「蒸面」,她不顧六十多歲的年紀,俯下身子向村裡手藝好的年青人請教學習;為了配合我不吃豬肉的怪習,她更是放棄了自己對豬肉獨有的愛好,十幾年來從不做一頓帶豬肉的飯菜。奶奶為我付出了很多,也改變了很多。她常自言自語地說為我付出的心血要比為她的兒女們付出的多的多,她也常笑著對我說自己就像僕人一樣終日服侍著我。這些話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我曾暗暗發誓將來長大一定要好好孝敬如奶。
後來不管是在外求學,還是參加工作奶奶對我的「溺愛」一直持續著。每當我回家或者是打電話時她總要詢問我在外面吃的飽不飽?生活好不好?工作累不累?今年我結了婚,帶著媳婦回老家看她,她拉著我媳婦的手不停地念叨:「要多關心你丈夫,他不懂事,他不吃肉,他愛吃。」說了一大堆對我不放心的話。臨走時偷偷地把我和媳婦叫到了她的屋裡,小心翼翼地從柜子翻出個小包袱,裡面整齊地裝著一整套小孩兒的棉衣。奶奶輕輕的取出棉衣一邊給我們推開,一邊小聲地說:「這是我前幾年身體好的時侯抽空做的,給你們將來的娃穿,是按男娃做的,其他人沒有,快收起來,別讓人瞧見了。」
如今奶奶依舊生活在老家的庭院裡,我卻在千裡之外的陌生城市中奮鬥。烏鳥私情,願乞終養。不能一直陪伴在奶奶身邊,好好照顧她頤養天年成了我最大的遺憾。
寫溺愛的作文2
這天我讀了一組漫畫,這組漫畫引起了我的深思。
圖畫一,畫的是一位爸爸送孩子去繪畫,烈日下,爸爸為孩子打著太陽傘,背著一個畫板,臉上流著豆大般的汗水,而孩子呢,手拿冰棒高興的吃著。圖畫二,畫的是某些家長拿著熱水瓶去澆灌小花。那熱水瓶指的是父母的溺愛,那小花指的正是孩子。熱水澆花,無疑讓花兒走向凋零。
這兩幅畫都表現同一個主題,那就是溺愛。
生活中,這種溺愛到處可見,幫孩子背書包,幫上初中的孩子繫鞋帶,公交車上媽媽手拎大包小包站在過道,有個座位便喊孩子去坐,孩子理所當然的坐下。在這種溺愛下,孩子們養成了一種依靠習慣,什麼都不用自我做,一切都有父母包辦。試問,父母不在身邊時孩子還會做什麼?會穿衣服嗎?會安排自我的生活嗎?這種溺愛養成了他們只會向別人索取而不願向別人付出的性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一向都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不懂的去關心別人,理解別人,只等著別人來關心自我。象圖一所表現的,烈日下滿頭大汗的爸爸為孩子背畫板、打太陽傘,而孩子卻高興的吃著冰棒,他不會為爸爸擦去臉上的汗水,也不會問爸爸是否吃冰棒來降溫。敢問這樣的父母「關愛」下的孩子會去關心別人嗎?象圖二所表現的某些家長用熱水去澆灌小花,小花自然是不能用熱水去澆,這暗喻了某些家長不知怎樣去愛自我的孩子了,沒有正確的教育方法怎樣能讓「小花」茁壯成長。生活中某些家長任由孩子的壞習慣,大把的花錢,打架鬥毆,長大後誤入企圖。正如用熱水澆灌花兒,不但沒有茁壯成長,反而過早的凋零。所以溺愛只能害了孩子的一生,期望某些家長們能用一種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關愛孩子那是當然,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關心別人、理解別人,獨立的去生活那才是真正的愛。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就應在陽光雨露下成長,不就應在溺愛中凋零。
[奶奶的溺愛孫子作文]相關文章:
1.奶奶的作文1200字_人物作文
2.奶奶的作文1100字_人物作文
3.奶奶家的小木窗作文_人物作文1000字
4.關於奶奶的作文五篇_人物作文
5.有關奶奶的作文1200字三篇_人物作文
6.有關奶奶的作文1200字集合5篇_人物作文
7.有關奶奶的作文1200字集合五篇_人物作文
8.【精華】有關奶奶的作文1200字三篇_人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