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的山作文700字
2025-03-19 13:51:25
詩裡有畫,是壯麗的風景;詩裡有歌,是聲聲深情的讚頌;詩裡有秋,是濃鬱的思念;詩裡有夏,是絲絲溫暖的陽光。詩裡有四季歌,有感情,有景色,還有「山」。
詩人寫山,常與感情交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作者內心的感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則是作者內心的愁苦和嘆息。不同的詩句,表達了不同的感情。同樣是寫山,因思想不同,意味也有天壤之別。
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南山的美妙絕景,也表達了作者嚮往自由的意味。這首詩是詩人陶淵明飲酒後揮墨寫下的作品,情與景的交融也是偶然為之。偶然採菊,偶爾湊趣,看似無心之事,實則內含深意。作者寫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指這一切景色的巧合其中的奧秘,實際上是作者對「真意」的好奇,對山水、田園景色的嚮往與追求,自己寄情於山水的情感,凝聚在筆尖,寄託於詩句,淋漓盡致地寫了出來。
山可以表達嚮往,山還可以表達寂寞。「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是詩人李白寄情之句。詩人久久地凝望著敬亭山,敬亭山也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周圍的寂靜,也阻擋不住作者與山深情對視。不必言語,卻是心靈的感受,人與山之間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而作者越是寫山的「有情」,人的「無情」就越強烈。他的橫遭冷遇,寂寞悽涼的心情自然也在這靜謐的場面中流露出來了。
詩一定要表達感情嗎?當然不是,它的多樣、神奇以及變幻莫測,證明了它並非一成不變。
只是寫山,應有這麼多深意。詩可以寄託情,詩可以讚美景。這其實是詩人情感、文學、思想、智慧凝聚在筆尖創作的珍品。
詩中的山變化多端,它代替了詩人的思想。同樣,詩也是奇妙無比的,因為它匯聚了智慧和思考,是中華文化瑰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