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長的作文450字
2025-03-19 04:48:25
篇一:成長中的第一步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中的第一次,無論成功與失敗,它都是一段深刻的記憶,是永遠都抹不去的。
我對自己成長中的第一次的記憶就非常深刻。
有一次,我剛從大姨家回來,就看見媽媽,奶奶,姑姑,大媽她們在包餃子,因為那天正是大年夜。
我看見媽媽,奶奶,姑姑,大媽她們包餃子是那熟練的動作,我不禁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
過了一會兒,媽媽才發現我,笑著說道:「可心,怎麼了?「這時,我才緩過神來,說:「媽媽,我也要學包餃子。「媽媽說:「嗯,那好吧,反正你也老大不小了。」我一聽這話,高興極了,馬上蹦蹦跳跳的去洗手了。
洗完手,我對媽媽說:「媽媽大人,洗手完畢!」媽媽說:「那就包吧!』」
我學著大人的樣子,首先拿起一個餃子皮兒。然後,用筷子挖一點餡兒放進餃子裡,放好後,在東捏一下,西捏一下,可這餡兒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我捏這邊的時候,他又往那邊跑,我捏這邊的時候,他又往那邊跑。我氣極了,但是,回過頭來有一想:我做事情怎麼能半途而廢呢?於是,我又重新包了起來。這時,我就地說地下黏糊糊的,一看,嗨,原來是調皮的孩子,餃子餡呀!我便開始搬救兵,餃子皮兒來把下面的漏洞給堵上。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餃子包好了,我也鬆了一口氣,可是一看,我包的這個,簡直是個四不像呀,和媽媽包得一比,可差遠了。我洩了氣,這時,媽媽安慰我說:「可心,彆氣餒,重新振作起來,『失敗乃成功之母』嘛!你知道,都是先有母后有子女。失敗不就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嗎?」媽媽這一句話,逗得我破涕為笑。
於是,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越包越像了。
餃子煮熟了,我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
篇二:成長?成長!
成長是一件怎樣的事兒?
——題記
蓬頭稚子
6歲時,只顧瘋玩鬧的我沒有一點兒女孩子的樣子,不是磨破了剛買的褲子就是弄溼了剛買的皮鞋。一次在和鄰居家的小男孩玩的時候,不小心弄倒了茶几上的杯子,燙傷了手。我抹著眼淚回到家,委屈的把手伸給媽媽看。媽媽摸著我的手,笑著說:「傻孩子,你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啊!」我問媽媽:「什麼是成長?」媽媽說:「成長就是可以照顧自己!」
豆蔻年華
13歲時,因為考上理想初中的我激動不已,於是便買了一大堆零食來犒勞自己,花錢便愈來愈大,一發不可收拾。晚飯後,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看見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又不能自理,只能靠自己微薄的勞動力來維持家庭,她邊照顧父母邊學習,學習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媽媽說:「哎,咱家孩子啥時候才能長大啊!」我問媽媽:「什麼是成長?」媽媽說:「成長就是可以自供自給!」
正在長大
16歲時,我懂得了分擔,懂得了理解,懂得了替父母著想。我忘不了他們冬天為我送去學校的棉衣,我忘不了他們雨天為我送到路途上的雨傘,我忘不了在成長的路上他們無微不至的關照。我問媽媽:「什麼是成長?」媽媽說:「孩子啊,你已經長大了!」
因為成長,今天的我是幼稚的,明天就會慢慢成長;因為成長,今天的麥苗是鮮綠的,明天就會變成金黃;因為成長,今天的麥穗是成熟的,明天就進入了打麥場。
成長?成長!成長意味著什麼?
成長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篇三:書香伴我成長
書可以陶冶情操;書可以使人變得聰慧;書是人類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可以提高寫作水平,開闊我們的視野。
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得到老師的好評。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像力。
我又很多知心的朋友,其中,書也是一位令我敬佩的朋友。每當旭日初升,我總會捧著它,愛不釋手;每當夜幕降臨,我又捧著它,入神地看著,看著……沒有絲毫的分心,沒有絲毫的厭倦,整個人完全被那書中的精彩內容所吸引,完全的入了神。周圍的一切都似乎已經完全消失,已不存在。
書,將我帶入了神奇的大自然,讓我盡情的享受這那寧靜柔美的綠色世界,在這兒,草是綠的,綠的那樣美麗;花是紅的,紅的那樣可愛。
書,將我帶入了那美麗的深海之中,讓我和那美麗多姿的魚兒,千奇百狀的貝,和那水母,海星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海生物一起做那有趣的環海旅行。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折射出五彩的顏色。
書,將我帶入了奇妙的科學世界,我覺得自己乘坐這高科技潛艇在海中蕩漾,乘坐著宇宙飛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遨遊。
書,將我引入了一個充滿知識,充滿情趣的神世界,讓我領略了大自然的奇妙,海洋的美妙;讓我了解到了科學技術的高超,浩瀚的宇宙的奧妙……書就像一股強勁的動力,激勵著我不斷地去開掘,不斷地探索……
書,的確可以帶給我們很多很多……
篇四:周記伴我成長
打開周記本,翻閱語文書,老師的話又一次赫然映入眼帘「寫作是自已情感的真實表達,寫作是快樂的」短短一句話,他多次激發了我對寫作的濃厚興趣。
還記得二年級下學期開學不久,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讓我們摘抄了關於語文與人生的話語,還說我們都會學好語文,成為語文的天才。什麼?這該不會是在開玩笑吧?我們將信將疑地議論起來。課後,老師竟以此為話題,為我們布置了第一次周記作業。作文竟還可以這樣寫!那個周未,我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了寫作中,滿懷自信地把周記交給老師,沒有想到經過老師的修改,我的作文竟然發在了校刊《小荷》上,從此我對周記又有了新的認識。
從此,我開始走入這個小小的周記天地裡,每天傍晚,我總要坐在書桌前,在柔和的燈光下靜靜地思考。家庭的溫馨,同學間的友情,老師的循循善誘,父母的諄諄教導,還有課餘生活樂趣,大自然的風光,都一幕幕展現在我腦海中,我把它們記成了一篇又一篇周記。原來生活中還有這麼多美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記錄,我不禁又想起老師曾讓我們摘抄了一句羅丹的名言「美是無處不在的,對於我們,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剛出生的我就像個沒有陽光的光禿禿的太陽,在知識的裝扮下,我周圍的陽光越來越明亮。是老師把我一路帶過來,是書照亮我前進的道路,是周記陪伴我健康成長。周記會一直伴我成長,永遠,永遠……
篇五:好書伴我成長
一走進我家,穿過客廳,來到我的小臥室,你一定會發出感嘆,這間不足十平方米的小臥室,映入你眼帘的都是書:書櫃裡擺得滿滿的書,凳子放著書,桌子上也堆滿了書,就連寫字檯下的空隙裡也塞滿了書。書有大的,小的,長的,短的,薄的,厚的。書的種類繁多:有我幼兒時候的「撕不破」看圖學字,有剛剛上小學時買的拼音故事書,有學會認字後媽媽特意買的童話故事,……這些書就是我成長的印記,是它們陪伴我度過了多彩的童年。
自打我一出生,媽媽就給我買了許多書,每天晚上,她不管我能不能聽懂,總要給我講一個故事,我能拿東西了媽媽就讓我自己看那些帶圖畫的、撕不爛的書,到我讀小學了,媽媽就讓我讀書,從小小的薄薄的帶拼音的書開始看起。真正與書結緣得益於媽媽的一個有趣的激勵措施。
記得那是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像往常一樣,每到放假,總會抱回許多課外書籍,而我對於買回來的書只看一下就擱在一邊,不加理睬。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她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經常帶我去書店看書,讓那些愛不釋手書吸引我,但又不給我買,我只得苦苦央求媽媽,媽媽就說:「只準買一本,看完了以後再買下一本。」新書買回家後,我如饑似渴地讀,只期待看完後將下一本買回來。我讀書的興趣就這樣被媽媽激發起來了。
在媽媽的激勵下我讀完了《伊索寓言》、《格林童話》、《魯濱遜漂流記》、兒童版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愛的教育》、還讀了我國近代文學家老舍、巴金、魯迅的作品。讀書讓我受益匪淺,在書中,我不受時間地域的界限遊覽了中外名勝;在書中,我穿越時空與古今中外名家對話;在書中,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書中,我吸收了豐富的知識。遨遊在書海中,我快樂無比。
[關於成長的作文45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