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中國2020年前建全球導航系統
2025-03-27 08:04:24
泡泡網GPS頻道3月2日 中國將在2020年前建立全球導航系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戚發軔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
戚發軔說,導航定位衛星對一個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至關重要。伴隨全球化的趨勢蔓延,通訊、導航對於生產建設和國土安全的作用日益明顯。
圖為今年1月17日,第三顆北鬥衛星順利升空時的模擬圖
導航衛星有兩種,一種是區域性的,一種是全球性的,在中國,就是北鬥一號和北鬥二號。戚發軔向新華社記者介紹了中國建成完善全球導航系統的「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即區域性導航系統,已由北鬥一號衛星定位系統完成,這是中國自主研發,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為用戶提供全天候、覆蓋中國和周邊地區的衛星定位系統。中國先後在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發射了3顆「北鬥」靜止軌道試驗導航衛星,組成了「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一號衛星在汶川地震發生後發揮了重要作用。戚發軔說,在震後通訊中斷的情況下,攜帶北鬥一號系統接收機的救援部隊,按指定時間到達了災區,也成為震後初期災區和外界聯繫的唯一途徑。
「但區域性導航目前已滿足不了現實需求。正在發展壯大的中國,需要建立一個全球定位導航系統,以順應科學發展形勢。」戚發軔說,北鬥二號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應運而生,將由第二步和第三步共同完成。
第二步,即在「十二五」前期完成發射12顆到14顆衛星任務,組成區域性、可以自主導航的定位系統。
第三步,即到2020年前,有30多顆衛星覆蓋全球。
北鬥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將克服北鬥一號系統存在的缺點,解決覆蓋區域局限的問題,並將具有其他多種用途如快速定位、短報文通信、精密授時等。戚發軔說,北鬥二號將為中國及周邊地區的軍民用戶提供陸、海、空導航定位服務,促進衛星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功能的應用,為航天用戶提供定位和軌道測定手段,滿足武器制導的需要,滿足導航定位信息交換的需要。
他說:「北鬥二號相當於國產GPS,只要美國GPS應用的地方,北鬥二號就能應用。」科學家可以之監測地殼的微小移動從而幫助預報地震;測繪人員可以之確定地面邊界;司機在迷路時可以之辨清方向;軍隊可以之保證前進路線的準確等。
在中國市場上,目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民用最集中體現在車載導航儀器上,美國GPS車載導航儀器佔據了中國主要市場。戚發軔認為,國產GPS即北鬥二號投入使用後,將和美國GPS形成競爭,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有利無弊,中國北鬥二號車載導航儀將兼容GPS。
「建成全球導航系統意義重大,它將為中國導航定位和授時提供可靠保證,全世界也可以利用中國的這一系統。」戚發軔說,中國發展導航定位,是國家能力的體現,也將增強中國信息利用能力,形成衛星應用產業,發展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市場,真正服務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