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黃仁勳:ARM晶片即將進軍PC市場
2024-12-21 04:26:08
泡泡網CPU頻道3月6日 據國外媒體報導,1993年,黃仁勳創立了英偉達,想要把3D圖形技術從矽圖超級電腦普及到PC電腦上。該公司以每六個月推出一款新3D圖形晶片的速度打敗了無數競爭對手。
18年後的今天,英偉達仍然是矽谷最具創新力的企業之一。它也是最後一個與微處理器供應商英特爾和AMD分庭抗禮的獨立圖形晶片製造商。
長久以來,分析師預計英偉達會被擠出PC電腦市場,因為其競爭對手已創造出了整合型晶片(combo chip),可將圖形和微處理器整合到一個矽片上。他們批評英偉達未能創造出自己的微處理器。但是,黃仁勳有自己的制勝之道。早在2001年,他在推出GeForce 3晶片時,就為這個圖形晶片增加了可編程性,使得它可以處理非圖形計算任務,從而在一開始就衝擊了英特爾的統治地位。可編程性讓英偉達的圖形晶片挺進從視頻伺服器到超級電腦的各種設備中。
而現在,英偉達正準備以Tegra和Tegra 2移動處理器為先鋒,進軍移動計算領域。Tegra 2已出現於摩託羅拉Xoom平板電腦和摩託羅拉Atrix智慧型手機中,這兩款設備都是挑戰蘋果統治地位的Android設備中的佼佼者。在消費電子產品展上,英偉達宣布了「丹佛計劃」(Project Denver),即研究基於ARM架構的高端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將能運行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這是黃仁勳的又一個較大的戰略舉措。
近日,英偉達掌門人黃仁勳接受了一群記者的採訪。現將他們的對話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問:給我們講講你的戰略吧。
答:若回顧一下英偉達的發展歷程,你就會發現英偉達1.0是PC圖形;英偉達2.0是具有可編程性的圖形處理器,可以將我們的市場從PC電腦拓展到各種各樣的計算設備上;英偉達3.0是一個具有多種功能的並行處理器。其中一種功能就是視覺計算,第二種是節能型計算,它包含兩個因素,一個是移動技術,一個是雲技術。在將來,個人電腦就是個性化的電腦——不是PC電腦;人們最想要的個人電腦將是行動裝置。
在公司內部,我們常說,我們是從三個方面來打造英偉達3.0的,這三個方面就是並行、移動和ARM。這麼多年來,有很多記者問我,我們的CPU戰略是什麼,而我總是回答是ARM。儘管它聽起來就像是開玩笑,但是它確實是事實。我在公司內部也這麼說,我們的CPU戰略就是ARM。我相信ARM對CPU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問:ARM架構真有這麼重要嗎?
答:現在的移動手機數量非常龐大,它不是百萬級的水平,而是數十億級的水平。這讓ARM架構成為了全世界最有價值的晶片處理架構。
在消費電子產品展上,我們宣布的第一件事情是我們擁有了搭載Tegra移動處理器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我們需要一個真正優秀的作業系統來釋放Tegra晶片的全部能量。最終,我們迎來了谷歌Android 3.0。它具有現代作業系統的全部優點,具有視頻硬體加速功能、圖形硬體加速功能和多樣化的API接口。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作業系統,我們很榮幸能與谷歌合作將它推向市場。
我們宣布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丹佛計劃。我們有幾百個工程師在研究CPU,至今已有三年半左右的時間。我們推出丹佛計劃的戰略目標就是將ARM架構晶片拓展到移動計算領域之外。例如,我們正在與ARM合作研發下一代64位的處理器,以便讓所有的計算設備都能使用該晶片處理架構。我們可能會把ARM處理器運用到PC電腦中,因為迄今為止,PC電腦仍然是功能強大的設備,能夠處理許多行動裝置無法處理的事情。我們將進軍PC電腦,但仍然會保留ARM處理器的節能性特點。我們打造的全新的PC電腦將比現在的PC電腦具有更低的能耗和相同(或更高)的性能。這就是我們對丹佛計劃的設想。
第三件事情是由微軟宣布的,即下一代Windows將會採取ARM架構。直到現在,人們終於明白了,我們的CPU戰略真的就是ARM,我們將行動裝置中的ARM一直帶到了超級電腦上。ARM現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深度滲透到行動裝置、PC電腦、伺服器和超級電腦中的CPU。因此,我們對英偉達3.0的戰略非常明朗,人們也很明白我們要做什麼——我們就是要努力打造一個現代化的計算技術公司。我們希望,在未來三四年內,我們能讓移動市場的業績變成今天PC電腦業績的100倍。這就是我們的英偉達3.0戰略。
問:你們當時為何會放棄英特爾x86架構?
答:我們對x86架構考慮了很久。我決定不做x86架構的原因有二:其一,正如我以前所說,它是一個錯誤的晶片處理架構。其二,世界不會等待我們去創造另外一個x86架構,我們也不會僱傭一批全世界最優秀的工程師去做別人早在25年就已經在做的事情。這不符合邏輯。而且,我不想浪費員工們的時間。想想看,你花了多大力氣才找到這些極具天賦的人才,並說服他們到英偉達來工作,卻讓他們去做別人已經做過的事情,這是巨大的人才浪費。因此,我們必須找出一個能讓我們真正做出貢獻的新架構。
問:我記得在20世紀90年代,在圖形晶片領域,約有60個競爭者。你是如何取勝的?
答:對於任何值得去做的事情,你都會遇到很多競爭對手。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能否加入我們自己的獨特思考?如果圖形重要,如果視覺計算重要,那麼我們就能加入自己的獨特思考。如果打造一個高性能的技術設備很重要,那麼我們就能加入自己的獨特思考。
問:你認為消費者會關心晶片的事情嗎?
答:消費者根本不會關心。任何人拿起一部iPhone,不會好奇地想它裡面搭載的是x86架構晶片還是ARM架構晶片,只是知道它是一部智慧型手機。這是令人非常沮喪的地方。
問:你是怎麼看待高通的?
答:高通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原先是一家移動公司,後來發展到了計算領域。我認為,高通的優勢在移動方面,而我們的長處是計算方面。電腦或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越先進,我們的優勢就越明顯。
問:你會優先考慮什麼作業系統?
答:首先是Windows,其次是Android。
問:你們和諾基亞有什麼關係?
答:諾基亞的大門曾經對我們是關閉的,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支持過塞班作業系統。現在,既然諾基亞和微軟結盟了,那麼我們就有機會了。這是一件非常令人高興的事情。
問:遊戲機還會有市場嗎?
答:我想,專用設備仍然會有市場,只不過這個市場不會像以前那麼大而已。
問:英特爾為什麼會錯失移動計算技術?
答:當你站到不同的位置上時,你看這個世界的角度是不同的。當你正被成功的喜悅包圍的時候,你是很難看清周圍的世界的,這不是英特爾的錯。試想一下,如果我開了一家中餐館,結果前來就餐的顧客都排成了長龍。那麼,我就會認為,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喜歡中國菜,我就會繼續經營中餐館。我們之所以確信未來將屬於移動計算設備,是因為我們使用了外推法。我們先觀察行動裝置的內部,然後向外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