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元價格值得買嗎?小米藍牙項圈耳機體驗
2024-12-20 01:07:15
說起頸掛式藍牙耳機,筆者最早接觸的應該是LG HBS系列產品,它主要解決了商旅人士出行聽歌/通話的需求,而頸掛式藍牙耳機也讓用戶佩戴更加舒適,甚至在一些輕度運動場景下也同樣可以使用,也正是由於頸掛式耳機的諸多優勢,近兩年此類耳機的是層出不窮,而就在3月28日,小米也推出一款299元的藍牙項圈耳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款產品是否值得消費者買單?
(4月3日開售)
外觀部分:
小米項圈耳機採用透明包裝設計,可以直接看到裡面的產品,而在小米藍牙項圈耳機包裝的背面,有產品的相關信息,包括:產品型號、頻響範圍、執行標準、藍牙協議等。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外觀展示,與我們常見的頸掛式藍牙耳機相似,而且整體的體積也比較小巧。小米藍牙項圈耳機內置CSR 8645藍牙晶片,支持AAC高級音頻編碼技術與apt-X無損藍牙輸出。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採用項圈式設計,項圈部分使用親服彈性材料,配以磨砂質感金屬,佩戴效果更加時尚。同時小米藍牙項圈耳機機身採用輕量化設計,重量僅40克,項圈弧度採用人體工學設計,與頸部舒適貼合,能夠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項圈部分,可以掛在脖子上聽歌,其項圈部分的寬度大約為9mm,在上面還有「MI」標識。因為筆者最近正在使用fiil 隨身星進行了對比,可以看出小米項圈耳機的項圈部分還是挺寬的,不過項圈弧度採用人體工學設計,所以佩戴後其實並不會有不適感。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配件很簡單,包括三對耳塞、充電線、產品說明書,並沒有像其他藍牙耳機那樣佩戴收納包,不過從個人實際的體驗來說,頸掛式藍牙耳機似乎很少需要裝進包中,在不使用時直接取下耳機即可,對於日常活動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耳機外殼採用磁吸式設計,收納起來更加容易,不聽歌時可以將耳機取下,自然吸附在一起。其實,吸附式的設計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防丟效果,在掛頸式藍牙耳機中尤為常見。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腔體部分與小米圈鐵耳機Pro比較相似,同時採用動圈與動鐵聲學架構。不過與小米圈鐵耳機略有不同,小米藍牙項圈耳機外殼採用磁吸設計,所以看起來更加光滑。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按鍵分布在右側項圈的底部,採用三鍵設計,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在按鍵的側面,分布有MicroUSB充電接口,外側的保護蓋能夠起來一定的防水、防塵效果。
官方數據顯示,小米藍牙項圈耳機內置137mAh大容量電池,連續聽歌續航可達8小時,免提通話時長10小時,而筆者實際測試的數據也與比較接近,續航表現相對中規中矩。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項圈部分與耳機線纜銜接,因為耳機線材比較柔軟,所以只要不大力拉拽,日常使用不用太擔心折斷的問題。
試聽體驗: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與一般藍牙耳機一樣,長按開機鍵三秒即可開機,首次開機後會自動進入等待連接狀態,連接設備藍牙就能聽歌了。根據產品說明書的介紹,小米藍牙項圈耳機還有一個自動回連的功能,設備開機後會自動連接曾經連接過的設備,如果檢測不到藍牙連接記錄或成功回連任何藍牙設備,耳機會自動進入等待連接的狀態,另外,再開機狀態下,同時按住音量增大建和音量減小鍵5秒,即可清除耳機的所有藍牙連接記錄,耳機同樣也會進入等待連接狀態。
小米項圈而今日採用動圈與動鐵聲學的雙單元結構,可以充分發揮兩者各自的優勢,而從實際的試聽感受來說,音質基本與299元的小米降噪耳機保持了一致的水平,三頻的表現都比較均衡,足夠日常聽歌使用,同時小米項圈耳機儘管並有降噪功能,不過耳機本身的隔音效果不錯。最後,小米項圈耳機儘管在外殼採用了磁吸式設計,不過並沒有加入霍爾開關,吸附後並不能停止音樂的播放,算是小小的一點遺憾。
體驗總結:
作為小米推出的首款藍牙項圈耳機,299元的價格依然具有不錯的性價比,同時在使用體驗上,這款耳機也發揮出了項圈耳機的產品優勢,不僅造型設計時尚,而且輕量化親膚材質, 從而在佩戴舒適度上也比較讓人滿意。在音質方面,小米藍牙項圈耳機也發揮了「動圈+動鐵」的雙單元結構優勢,三頻表現均衡更加均衡,足夠滿足日常聽歌需求。小米藍牙項圈耳機將於4月3日米粉節限量開售,有購買需求的用戶可以關注一下。■
本文編輯:馬景東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