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弘揚長徵精神演講稿
2025-01-01 04:28:09
長徵的歷史表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只要有這種艱苦奮鬥、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下面是小編收集的與q有關的作文,歡迎閱讀。
弘揚長徵精神演講稿(一)
長徵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長徵是一條路:一條光明之路,一條幸福之路,一條通向繁榮富強之路!長徵是一首歌:一首英雄讚歌,一首勝利凱歌,一首驚天地泣鬼魂的歌!長徵是一幅畫:一幅山水風情畫,一幅人物肖像畫,一幅二萬五千裡歷史畫!
進行在30年代的長徵,是中外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壯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謀求解放和發展的凱歌。長徵,作為中國革命史上偉大、壯觀、神奇的一頁,雖已翻閱過去達80年,但是,長徵精神卻具有永恆不變的歷史價值和光照千秋的繽紛異彩。八十年前的今天,由於王明的「左」傾錯誤,八萬紅軍被迫離開中央根據地,從南中國的崇山峻岭中開始了漫漫長徵。長徵路上,面對著自然界種種艱難困苦,地方軍閥、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他們都毅然挺過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蕩蕩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踏過去了。在整個長徵的368個日日夜夜裡,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岭,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著30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著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迴穿插,最終徵服了二萬五千裡的艱難險阻。
長徵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範。縱觀整個長徵的過程:放棄湘西,轉向貴州;捨棄川西,北上陝甘;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鬥勝利的取得,都無不與探索和求實精神息息相關。
長徵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長徵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後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裡,終於從100萬的敵人中殺出了一條生路。
長徵是充滿著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茫茫無際的草地;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飛機大炮;無論是酷暑嚴寒,還飢餓乾渴……紅軍將士都抱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窮兇極惡的敵人展開殊死搏鬥,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團體,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實事求是,無私奉獻,就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80年前的長徵是這樣,80年後的今天也是這樣。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對,從頭越,當中華民族湊起團結協作的凱歌的時候,當華夏兒女樹起實事求是大旗的時候,當炎黃子孫插上無私奉獻的翅膀的時候,中國巨龍必將騰飛——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同志們、戰友們,讓我們揚起青春的風帆攜起手來,為這一天的到來而共同努力,共同奮鬥吧!讓長徵精神薪火相傳!
弘揚長徵精神演講稿(二)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徵》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堅毅執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後的笑容。八十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徵之歌。
今天,我們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徵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徵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面對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去傳承去發揚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徵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徵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徵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徵服千難萬險,戰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樣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作為有著鴻鵠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徵中,我們肩上負載著怎樣全新的責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徵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學們,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弘揚長徵精神演講稿(三)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央視新聞聯播近期播出《光輝歷程》節目,6月15日的專題是「長徵」。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創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偉大壯舉。回顧紅軍長徵路,深切緬懷革命英烈,他們的浩氣長存。長徵精神是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是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紅軍長徵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下去,「紅軍不怕遠徵難」,學習長徵精神是新的長徵路。
學習長徵精神能扎窂國人的「根」。大樹能蒼勁挺拔在於其根深扎於土壤,沒有發達的根系就會成為牆頭蘆葦頭重腳輕,只會隨風搖擺。歷史的厚重感在於長久的積累,在於後人對歷史的尊重和學習。長徵精神對於我們培育我們歷史的根系大有益處,學習長徵精神能豐富我們的歷史內涵,汲取更多的人文養分。鞏固我們民族的歷史「根」。沒有長徵路上紅軍戰士的拋頭顱灑熱血,捨身取義地為革命事業去奮鬥,哪來我們今天的新世界,沒有紅軍戰士的精神指引,哪會有普通民眾的意識覺醒,哪會有其後轟轟烈烈的系列革命鬥爭。「長徵是播種機」,長徵精神的種子早已播下,這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應當倍加珍惜和精心培育。
當前,有關歷史方面的一些不恰當的思想和言論值得我們深思,那就是對英雄人物及英雄事跡的調侃甚至是否定。這些思想和言論極大地傷害了英雄們的光輝形象,造成許多人思想上的混亂和精神上的迷茫。忘記歷史因為著背叛,否定歷史更不能令人容忍,這些不恰當的思想和言論是在挖我們歷史的根,如任其割斷歷史和現實的血肉聯繫,那麼很可能導致「千裡之堤毀於蟻穴」,造成人們歷史觀的大混亂,其危害很大。學習長徵精神就是銘記歷史,更好的鞏固我們的歷史根基,新聞聯播推出《光輝歷程》專題,想必也有這方面的意圖。
學習長徵精神能升華民族的「魂」。每個民族的靈魂的外在表現於其獨自的價值觀和信仰。價值觀正確與否,信仰堅定與否,決定著這個民族的基因是否強大,始終如一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時俱進中不斷加強信仰修養,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乃至發展壯大,否則就會湮沒在人類的進步的徵程中。中華民族能傳承文明五千載,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我們沒有丟掉自己的靈魂,無論滄海桑田如何變遷,無論歷史朝代如何更替,無論列強如何入侵。越是在民族存亡的危機時刻,我們民族的信仰就越是堅定,就越是能戰勝各種困難。
國家和中華民族危亡之際,長徵精神是民族精英的堅定信仰,它鼓舞紅軍在對敵鬥爭失利的情況下化為危機,變戰略被動為戰略主動,它激勵長徵路上的廣大群眾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的鬥爭中。「長徵是宣言書」,它宣告了中國人民面對強敵百折不撓,堅決與其鬥爭到底的堅強意志。
長久的和平環境中,長徵精神警醒我們居安思危,激勵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升華我們的民族魂。不忘曾經的苦難,不忘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在祥和的表象下看到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有千難萬險。這需要我們以長徵精神為指引,永遠向著正確的方向,永葆「萬水千山只等閒」的旺盛鬥志,做到民族復興路有多遠,長徵精神就相伴多遠。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