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帶一路」的經濟學解讀

2024-12-24 13:58:09

  近日,圍繞兩會上葛劍雄教授關於「一帶一路」的歷史被誤讀的提案,掀起了又一輪對「一帶一路」戰略的爭論。這並非一個新的話題,自該戰略提出以來,國內外各個領域專家、學者均對「一帶一路」戰略進行了不同角度和立場的解讀,既有從歷史角度為「一帶一路」正本清源的,也有從地緣政治角度將其解讀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當然,還有是強調區域經濟效果以及戰略實施所面臨風險和困難的。其中不乏精闢的觀點和有益的建議,但也存在諸多誤讀,甚至有意曲解。誤讀和曲解集中在:將今天的「一帶一路」簡單地等同於歷史絲綢之路;從地緣政治角度強調中國擴張論;對所面臨的風險和困難過度誇大的悲觀論以及過小評價的盲目樂觀論等等。

  總體而言,這些解讀大多偏離或者是有意模糊了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宗旨和目的。事實上,借名絲綢之路的戰略,並非由中國首次或者獨家提出,早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在其亞洲外交戰略中就提出了絲綢之路外交,其後的2004年、2013年又多次提出。美國也在2011年推出新絲綢之路計劃,旨在擴張其在中亞的勢力。俄羅斯、伊朗、哈薩克斯坦等國家也相繼提出了圍繞絲綢之路概念的戰略計劃。然而,這些計劃有的帶有馬歇爾計劃的性質以擴張為目的,而大多數則傾向於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沒有定位於建立求同存異共謀發展的機制而相繼停滯或面臨重重困難。

  與上述一系列絲綢之路戰略的出發點具有顯著不同的是,2008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和中亞四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聯合發起「絲綢之路復興計劃」,其目的是加強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文化合作關係,通過區域合作幫助實現降低貧困,促進增長與平等目標。這可以說是拉開了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序幕。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是基於國際經濟學理論形成的區域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而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該戰略借用了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通過中國與有關國家之間積極推進雙邊和多邊經貿合作機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達到區域和平發展的目的。因此更應該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讀「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戰略的經濟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的展開形成了產業鏈價值鏈的全球分工模式。以跨國企業為主導的全球資源整合,逐步形成了資金潤澤的發達國家進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而勞動力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則成為實體經濟的製造工廠。特別是在亞洲,以我國加入WTO的2001年為契機,中國和東南亞諸國生產環節的分工日趨細分化,區域內零部件貿易日趨增加,而最終產品主要出口至歐美市場。包括中亞的「一帶一路」諸國,因基礎設施薄弱,資源約束以及政情不同等原因,除能源輸出外,並沒有充分融入亞洲的價值鏈生產網絡,只是在輕工業消費品上有一定的需求。在該時期亞洲形成的多層次生產網絡是亞洲競爭力的源泉所在,而基於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國際分工是推動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動力。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的衝擊使亞洲經濟這種外需依存體質的脆弱性暴露無疑。一旦來自於區域外的需求萎縮,亞洲各個國家的經濟都會受到衝擊。同時,在上述價值鏈分工模式下,美國和日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中低端生產環節轉移到中國等亞洲發展中國家,導致本國就業機會不足。因此金融危機後,以美國為主導開始推行TPP等新的貿易投資規則,目的在於吸引製造業回歸本國經濟,調整已經形成的國際分工格局。

  因此,在外需不足的情況下,中國和亞洲經濟的振興就需要克服兩大難題:一是為以我國和東南亞為中心的生產網絡的過剩產能尋找和培育新的需求市場;二是如何提升中國和亞洲各國經濟的競爭力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一帶一路」戰略正是基於此背景而提出,目的在於通過相互緊密的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新的生產網絡和消費市場,通過經貿合作的制度建設,降低制度和交易成本,提升亞洲各國產業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因此,「一帶一路」戰略無論對於中國,亞洲經濟還是世界經濟的復興都是十分重要的舉措。

  不可否認,「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推進將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比如一帶一路各國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會制度以及經濟發展階段等存在很大的不同,有的國家政局不穩定,氣候環境脆弱以及資源瓶頸(水資源嚴重不足)等問題需要克服。因此,在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時,切實貫徹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想通的「五通」原則,通過「一帶一路」周邊各國之間的人文交流,價值觀相互理解和融合,求同存異形成社會基礎,並在戰略和對策方面強化政府、智庫、經濟團體的交流和溝通,協商制定區域合作的計劃和措施,使「一帶一路」各國經濟聯繫不斷深入,爭取區域經濟更大的發展空間。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在規則制定的宏觀層面要立足於價值鏈分工模式中產業互補功能,各個國家可以針對不同發展階段,根據自身的要素稟賦狀態,形成多層次的經貿合作機制。這樣不僅可以追求更多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的贏利點,還可以聚點為面,逐步形成「一帶一路」經濟共同體。而在針對企業的微觀層面,應以不斷改善區域營商環境,降低經濟活動的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為核心。比如通過提供公共信息平臺等措施,讓各國政府、企業、個人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文化、宗教習俗、時局政情等有充分認識,以達到規避投資風險、合理配置資源、保障商貿利益,促進區域商貿繁榮。(袁堂軍)

  (作者系復旦大學全球投資與貿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同类文章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我黨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為人民服務。小編收集了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黨史頌黨恩跟黨  許我們都是同時代的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安定富裕的社會裡,我們不懂得什麼是戰爭,什麼是苦難.從小黨在我心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每當英雄人物的出現我們總是很興奮,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時稱紫禁城。小編收集了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宮  今天,我們去了故宮。  我們進去的時候,我聽見一旁的導遊說,北京的故宮舊時稱為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建的,一直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就是1420年才建成,一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住過,果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說起美麗的故宮,每個人都很熟悉。小編收集了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難忘的故宮之旅  這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去遊北京故宮博物院。爸爸安排的參觀路線是先由天-安-門進,然後從北門出。  故宮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古代建築物,共有九千九百九十間半房間。真是太厲害啦!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在迷途中為我指引方向。閱讀伴隨我成長,帶領我走向成功的彼岸。小編收集了閱讀讓我成長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閱讀讓我成長  閱讀使我認識了世界;閱讀是我開闊視野;閱讀使我的生活五彩繽紛;閱讀使我成長。  一顆流星劃破了夜空,桌邊的燈光依舊亮著,我沉浸在書的海洋裡,與主人公共歡笑,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手,有學習對手,有書寫對手。小編收集了我的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競爭對手  開學這麼多天了,班上的學生我也逐漸了解了一部分,我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就是賈天宇。  賈天宇寫的字很好,當然我的字也不錯,我們決定比一比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小編收集了感謝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謝競爭對手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學習中的競爭對手,希望和目標的爭奪者,有時甚至還給我們的人生道路帶來諸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小編收集了魯迅中國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魯迅中國魂  對於魯迅,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在祖國危難情況危急之時,勇敢的挺身而出,通過他卓越的寫作去抨擊反動派和帝國主義者,為了國家安危存亡,他不顧生命安全在戰鬥的邊緣,用筆桿子打造中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魯迅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體會。小編收集了我讀魯迅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讀魯迅  先生,你用你黑色的雙眸窺破黑暗,用堅強的筆桿撐起民族的脊梁,用深刻的筆調撕破虛糜的現實和歷史,洞開未來。你是民族魂。  讀《狂人日記》,瘋人囈語道出吃人真相。用病態的人反映病態的現實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勞動真快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真快樂  今天,吃完早飯,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買了很多菜。如:圓椒、白菜、肉、豆腐、雞蛋等等。  回到家裡,我開始幫媽媽洗菜,我鏗鏘有力地對媽媽說:「我要把菜洗得乾乾淨淨。」我在洗菜的過程中很快樂,因為我幫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是辛苦的,勞動是快樂的,這就是我品嘗到的勞動的滋味。小編收集了勞動的滋味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的滋味  今天,我在家沒事幹我左看看,右看看,看見了吃飯的桌子很髒,所以為我打算幫媽媽擦桌子。  一開始,我提來半桶水找來一塊抹布,我把紅色的抹布浸溼,浸溼的抹布變得鮮豔無比,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