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禁毒教育的主題班會作文
2025-01-07 12:32:09
導語:毒品問題誘發其他違法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班會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禁毒教育主題班會:
時間:2015年6月29日
地點:教室。
教學目標: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從小做起。
毒品對社會的危害太大了,要求學生從小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我辨別能力及自我約束能力,特別是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的不良影響。
教學重點:教育學生從小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我辨別能力及自我約束能力,特別是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的不良影響。
教學過程:
一什麼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根據《刑法》第357條的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12個字。
(1)毒品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問題誘發其他違法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3)毒品問題滲透和腐蝕政權機構,加劇腐敗現象。
(4)毒品問題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二吸毒對社會的危害
(1)對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親屬離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
(2)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境惡化,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
(3)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毒品活動加劇誘發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擾亂了社會治安,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無論用什麼方式吸毒,對人體的肌體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三吸毒對身心的危害
(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徵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
(2)戒斷反應: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藥或減少用藥劑量後發生。許多吸毒者在沒有經濟來源購毒、吸毒的情況下,或死於嚴重的身體戒斷反應引起的各種併發症,或由於痛苦難忍而自殺身亡。戒斷反應也是吸毒者戒斷難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礙與變態: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他們的行為特點圍繞毒品轉,甚至為吸毒而喪失人性
四吸毒對人體的危害
(1):身體依賴性。
由於反覆用藥所造成的一種強烈的依賴性。
身體依賴性:毒品作用於人體,使人體體能產生適應性改變,形成在藥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狀態。一旦停掉藥物,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稱為戒斷反應,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藥者為了避免戒斷反應,就必須定時用藥,並且不斷加大劑量,使吸毒者終日離不開毒品。
(2):精神依賴性
毒品進入人體後作用於人的神經系統,使吸毒者出現一種渴求用藥的強烈欲望,驅使吸毒者不顧一切地尋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現精神依賴後,即使經過脫毒治療,在急性期戒斷反應基本控制後,要完全康復原有生理機能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
更嚴重的是,對毒品的依賴性難以消除。這是許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復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醫、藥學界尚待解決的課題。
(3):毒品危害人體的機理
我國目前流行最廣、危害最嚴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屬於阿片燈藥物。在正常人的腦內和體內一些器官,存在著內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體。在正常情況下,內源性阿片肽作用於阿片受體,調節著人的情緒和行為。人在吸食海洛因後,抑制了內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漸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狀態,一旦停用就會出現不安、焦慮、忽冷忽熱、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出汗、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這種戒斷反應的痛苦,反過來又促使吸毒者為避免這種痛苦而千方百計地維持吸毒狀態。冰毒和搖頭丸在藥理作用上屬中樞興奮藥,毀壞人的神經中樞。
五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幾條,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律法規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
(3)不聽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
(4)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現親朋好友中有吸、販毒行為的人,一定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
(5)進歌舞廳要謹慎,決不吸食搖頭丸、K粉等興奮劑。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引誘、欺騙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六作業:請為禁毒教育寫二三條廣告詞。
七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毒品的知識及防範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對社會,身心,人體的危害。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一發現有人吸毒,以現有毒品犯罪時,立即舉報;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家人的幸福,為了社會的安定,請你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禁毒安全教育的主題班會:
教學目標:1、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了解有關毒品的知識。2、了解什麼是毒品、它有什麼危害。3、通過小故事,教育和引導小學生遠離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識,遠離毒品,塑造美好人生。教學過程:一、課題導入1、小朋友們知道什麼是毒品嗎?不知道也沒什麼關係,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 板書:(毒品)2、看了毒品這兩個字後,你有什麼想法嗎?二、課題展開1、什麼叫毒品?
*毒品是我國的習慣性講法,這裡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敵敵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於死亡的劇毒藥品,是特指出於非醫療目的而反覆連續使用能夠產生依賴性(即成癮性)的藥品。而國際上習慣稱之為麻醉品、精神藥品的濫用。*
從上面這段話中,你們感覺毒品是一個怎樣的東西?2、毒品的種類: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3、毒品的危害 成癮性——吸毒成癮者,對毒品產生生理和心理上依賴,從此沉溺而不能自拔。
摧殘性——毒品專家告訴我們:吸毒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是一種「生命透支」。吸毒嚴重損害人的腦、心、肺、肝、胃、腎等器官,抑制各種內分泌,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
破壞性——吸毒者為了支付昂貴的毒品費用,將家產賣光,導致家庭四分五裂,妻離子散。
誘發犯罪——吸毒普遍導致心理變態、道德淪喪、自私冷漠,人性泯滅,為了能購買毒品,吸毒者不惜一切手段鋌而走險、盜竊、殺人、販毒,無惡不作,嚴重危害社會安寧。
傳染疾病——吸毒者傳染疾病的途徑主要是共用注射器和賣淫。吸毒者體弱抵抗力差,靜脈注射消毒不嚴,傳播的除細菌性內膜炎、急性腎炎、病毒性肝炎、一般的性病外,最可怕的是愛滋病。
4、毒品的成癮性 有一個初三年級的學生,為考個好高中,每天學習、複習到很晚,感覺很疲勞。這時,有人拿來一點「白粉」,告訴他:「吸了這個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為真就吸了。結果,沒有幾天便染上了毒癮,不僅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身體也全跨了,最後他沒有走進理想的中學,而是進了戒毒所。 一個年僅14歲的吸毒者說:「我根本不懂什麼是毒品,沒有人告訴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認為吸毒和吸菸一樣。」 有一名年輕的醫生,接觸了很多吸毒者,對他們既憎恨又不解,他認為:凡事都能戒斷,戒不成是因為沒有毅力。他要以身試毒,為他人作出「榜樣」。沒想到,他吸食毒品後,同樣戒斷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虜。最後,他自殺了,留下一句話:「別學我!」 有一個年輕人吸毒成癮,很快就家徒四壁了,為了能繼續吸毒,他先把海洛因白送給鄰居四個12歲左右的孩子品嘗。四個孩子上癮後,每次不得不從他那裡高價買毒品,而那個年輕人用這種卑鄙的手段滿足了自己的毒癮。聽了以上幾個故事後,小朋友們有什麼想法?生自由討論後,進行發言總結。5、毒品的防範 那我們應該怎麼防範毒品呢?如果周圍有人在吸食呢?
(1)直截了當法----堅定直接地拒絕引誘。
(2)金蟬脫殼法----根據不同情況找藉口委婉拒絕。
(3)主動出擊法----立刻提出反建議。
(4)秘密報案法----尋找機會偷偷告訴你依賴的人,或者秘密撥打110報警,民警叔叔會迅速給予你幫助。
(5)及時告知師長法----當毒販毒友逼你吸毒並威脅你時,一定不要被他們威嚇住,要在第一時間告訴你的師長。三、總結 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禁毒鬥爭,提出「有毒必肅,販毒必懲,吸毒必戒,種毒必究」的方針,採取一系列「禁種、禁制、禁販、禁吸」四禁並舉的措施,種毒、製毒有罪,販毒、吸毒違法。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討論「為什麼要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毒品的知識及防範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對家庭、社會的危害。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一發現有人吸毒,以現有毒品犯罪時,立即舉報;為了自己的健康,這了家人的幸福,為了社會的安定,請你遠離毒品,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