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作文【精選4篇】
2025-02-06 04:20:08
導語:按照傳統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小編整理關於家庭教育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庭教育
今天,我去愛家百貨去採訪大人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一進超市我就盯上了一位領著小弟弟的叔叔。我一個箭步走上前微笑著開始了我的採訪,「叔叔您好,我是天中晚報報社的小記者,請問能接受我的採訪嗎?」叔叔爽快地答應了。「在家庭裡你認為和孩子的溝通重要嗎?你認為父教在家庭教育中佔重要地位嗎?」叔叔和藹地說:「和孩子溝通當然重要了,因為不與孩子溝通就沒有辦法了解孩子幼小的心田,就沒有辦法進行正確的教育。在家庭中我認為父教應該佔重要地位。」叔叔話題一轉,語調黯淡下來,關愛地看著小弟弟,「但我的時間太少了,平時都是孩子的媽媽在輔導他,我只能在休息時帶他來玩玩,想想也對不起他。」我也想起了自己經常出差的爸爸,眼圈都要紅了。我急忙轉開話題「你認為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嗎?當你批評孩子時想過他的感受嗎?」叔叔笑了「孩子當然要多鼓勵為好,孩子都喜歡被鼓勵,他會把事情做得更好,但不是全部都鼓勵的,做得不好時也要批評的,不過批評他時確實沒想過他的感受。」「謝謝您接受我的採訪,你是一個好爸爸。」叔叔籤上了他的大名。
接著我採訪了許多父母,還採訪了一位來自美國的朋友,雖然他還沒有孩子,但從和他的交談中,我知道了美國家庭教育和中國家庭教育確實有很大差別。在採訪中了解到我們中國的父母之所以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習是和我們傳統的考試方法有關吧。
第二篇:家庭教育
當今社會,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家。當然,有的家庭是幸福美滿的,而有的家庭卻與賭場沒有太大的區別--我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我家,你首先可以看到一股烏煙瘴氣--香菸的煙氣,同時還能聞到異常濃的煙味--不過這不是我爸抽的,雖然我爸不抽菸,但是因為我爸把那些所謂的"兄弟"帶到家裡,使得他們在我們家大抽特抽.我爸把他們招呼進來打麻將,結果搞的我們家跟賭場一樣.
在一旁的媽媽不但不去勸阻,而且還跟著瞎起鬨:"一萬,紅中~~"這一鬧,弄得我無法在房間裡學習.
等到晚上,那些人總算走了,我本以為自己得救了,於是我便向數學一向很好的爸爸問數學問題.哪知爸爸看也不看,隨便報出一個數字就說是答案.我剛問爸爸為什麼,就被他罵了一頓:"哎呀!我怎麼有你這麼個笨兒子啊!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媽媽也說:"題目一做不來就找你爸爸那你別讀書算了,快回房間學習!"我聽後,生氣地跑進了房間,心想:我怎麼這麼倒黴啊!怎麼貪上這樣一個家庭!貪上這樣兩個父母呀!他們成天除了賭還是賭,簡直是兩個賭鬼.而且還叫人來家裡抽菸,難道他們不知道煙對聞煙者比對吸菸者更有害嗎?還把家裡搞成賭坊.再這樣下去,我真的要瘋了啊!"
再想想別人的家庭,父母每天辛勤地工作,還讓子女上補習班,一回到家便不厭其煩地為子女講解題目,輔導他們學習.學習完後.還帶他們去旅遊,散散心.相比之下,我真是上輩子作孽啊!兩者簡直是天壤之別.
為什麼我不是生長在那樣溫馨美滿的家庭,而是生活在"賭場"呢?我為什麼不能貪上那樣的父母呢?我真希望我的夢想能與事實調換,我的父母對我的教育方式能夠改變啊!!
第三篇:家庭教育
按照傳統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為了適應當代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長必須認真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理論,轉變家教觀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長學校則肩負著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現代家教理論,幫助家長轉變家教觀念,提高家教水平,協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任務。當前家長學校要著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觀念的更新
過去,家長的養兒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觀念,必須代之以為國教子的觀念,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把孩子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
傳統的德育觀念必須改變,如子女必須無條件服從家長,聽話才是好孩子;不為人先,不為人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險)……應該培養孩子的科學與民主、自立與自強、公平競爭與合作等精神。
傳統的重智輕德體,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輕實際水平的觀念必須改變,應樹立全面發展觀念,學習知識與發展能力並重,重視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和人際關係協調能力的發展。
2、學習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
①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③態度一致,教育統一。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要一以貫之,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一。
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鍊相結合。
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
⑥感情與理智相結合。
⑦及時教育與持恆相結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經驗
研究家教中的新問題。家長學校應在溝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養高素質的一代新人的任務。
第四篇: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掌握選擇、判斷和取捨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我們能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會感受到他們被尊重、被信任,從而帶給他們自信和成就感,使他們感受到自己能把握生活。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多提供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很多,如今日穿哪件衣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等等。在沒有原則性衝突的情況下,可以儘量按照孩子的安排來處理他自己的生活。而且,選擇性的問題常常可以使家長避開處於反抗期的孩子以「不」來回答所有問題帶來的難堪:在這一階段,對於開放性的問題(「……好不好?」「咱們……吧?」等問題)家長很難得到滿意的回答,孩子往往以「不」來作為標準答案。而「選擇題」對於孩子來講,一般會進行認真地思考和答覆。
在讓孩子自己作出選擇的時候,做家長的要有耐心,因為孩子的反應能力是和成人不同的。不能自己一發問,孩子就能回答,一定要給孩子反應和思考的時間。而耐心的等待,更會表示出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有時候,我們還需要適當地重複我們提供的選項,因為孩子開始學習思考的時候可能在過程中忘記自己在幹什麼了:孩子的注意力持續還是短暫的。另外,明確地說明和處理一件事的同時,仍然包含選擇是完全能做到的。比如某件必須要做而孩子並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在它的處理過程中設置一些方式方法上的選擇機會,孩子往往會較愉快地進行選擇從而完成了這項工作。
總之,從小給孩子機會選擇做什麼事情並承擔由此而來的後果,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和自我負責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