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七一聽黨話跟黨走徵文
2025-02-06 07:44:09
史的風雲沒有褪去時代的呼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這歌聲中,我感受著黨的偉大。小編收集了聽黨話跟黨走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聽黨話跟黨走
為了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讓廣大師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敘永職高於5月13日,特邀關工委主席周農民等4人來我校進行「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活動專題講座。講座由學校副校長周啟萍主持,全校教師和學生參加了講座。
周爺爺以詳實、生動的事例講解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0年的光輝歷程。師生們被先烈的事跡感染著,會場不時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講座歷時一個半小時,學生們熱情飽滿,認真傾聽。
很小的時候,我就聽說沒有你就沒有翻身的外婆;很小的時候,我就聽過媽媽唱著讚美你的歌……」
每當我聽到宋祖英的這首《永遠跟黨走》時,我總是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爸爸告訴我,在他小的時候,門前有一條小路,每到下雨天,總讓人寸步難行;大雨滂沱,屋頂上往屋裡滴水,我們總是能裝三大桶的雨水。沒辦法,那時候太窮了,只好將就將就了。往我家大門走幾步,就可以看到有一座很破舊的房子,簡直快要倒塌了,可裡面依然住著一位60多歲的老爺爺和他的孩子們,他們艱難地生活著。走在家鄉的小路上,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麥穗兒迎風飄揚、綠油油的小草低著頭、鮮豔的花兒彎著腰,農民伯伯忙碌著、拼搏著……
黨的恩情如陽光,如雨露,給寒冷的冬日帶來溫暖,給絕望的人民帶來希望,永遠跟黨走,走出時代的鏗鏘,走出輝煌的篇章。在農村這片廣大的土域裡,黨的源泉,滋潤著它。那是一片溫情,是一縷春風,是一曲頌歌!我愛我的家鄉,這是一方富有詩情畫意的土地,這是烈士楊學富奮鬥的神聖土地,英雄的精神使它永遠年輕充滿活力。我感謝黨,因為有黨的關愛,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了。在前進的步伐中,黨始終都站在第一線,我聽到了她的鳴響,也看到了她的強健!
黨的頌歌如春風一般,如今,我家門前面的泥濘小路煥然一新,搖身變成了高速公路,下雨天不再行走不便。遼望家鄉廣闊的大地:現代化建設事業蒸蒸日上,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都市的繁華,鄉村生態資源的開發,科技成果的推陳出新,展現出我們的智慧與勤勞!
歷史的風雲沒有褪去時代的呼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這歌聲中,我感受著黨的偉大。我堅信:只要我們共同協作,牢記一句話「永遠跟黨走」,用自己對祖國深沉的愛和滿腔熱血去建設祖國,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
第二篇:聽黨話跟黨走
小時候,外婆告訴我沒有您就沒有新中國。長大後,媽媽告訴我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幸福安康。今天的我沐浴在黨的陽光下,一路前行,唱著讚美您的歌……
暑假,我來到了家鄉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溧陽水西村江南指揮部。歲月的滄桑,創就了革命的水西。這段烽火燃遍了大江南北的歷史,跟我在書中看到的是無法比擬的。
紀念館舊址原是李氏宗祠,整個祠堂三進四廂房,裡面迴廊雕窗,鬥拱畫梁。重修後恢復了歷史風貌。它宛如一位時光老人,向我們娓娓訴說著那紅色的崢嶸歲月。在舊址的對面,聳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館新址。展館內照片、實物、圖表、電子模型等展品,全面準確的反映了陳毅、粟裕所領導的江南部隊,在我們溧陽,深入敵後,開創和發展蘇南抗日根據地的戰鬥歷程。
面對只有歷史書上才能了解的東西,重現在自己的眼前,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我用手撫摸他們生活過的地方。用眼細細觀看戰鬥中的槍枝和牆上的照片介紹。用心去感受這份紅色歷程。那一件件泛黃的文物,一張張珍貴的圖片,一篇篇詳細的文字解說。仿佛把我帶入了那艱苦卓絕的抗日歲月,見證了我們革命戰士的抗日決心。新四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屹立在我們溧陽人民心中,更激勵著我這樣一位普通的小學生風雨無阻、勇往直前。
短暫的一天結束了。我感動,我流淚,忘不了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更忘不了家鄉人民擁軍深情。我要踏著先烈的足跡,不畏艱難,在這和平幸福的年代,唱著祖國媽媽的讚歌,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長大成為有用之材。
第三篇:聽黨話跟黨走
專程回到以前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去看望那些長眠於地下的戰友們。望著他們的墓碑我淚如雨下。是的,和他們相比,我真的很幸運。在那場邊境戰鬥中,多名朝夕相處的戰友倒在了血泊中,而我卻成長為一名共和國的師職幹部。
此刻,我覺得自己的生命不再只屬於自己,而是屬於戰友,屬於黨組織。
我出生在一個軍人之家,父親是一名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老兵。兒時的我常常依偎在父親身旁,聽他講上甘嶺的故事、黨員的故事。1978年,我如願以償穿上了軍裝,臨行前,父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到了部隊好好幹,要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
到了部隊,我真正體會到了父親常講的「黨員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我看到:訓練場上,站在排頭的是黨員;生活中,熱心幫助他人的是黨員;執行險難任務時,衝鋒在前的還是黨員。這時,我遇到了排長黃南冀。學習上,他是我的好師長;生活上,他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工作上,他手把手地教會了我不少的工作方法。然而令我想不到的是,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黃南冀排長身先士卒,壯烈犧牲,後被追記一等功。可以說,黃排長是影響了我大半生的人生楷模,也是在我心目中矗立的一個真實可信、可敬可學的共產黨人的崇高形象。
1992年,成都軍區向全區官兵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官兵到西藏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時任駐雲南某部營長的我,看到倡議後,毅然告別產後不久的妻子、襁褓之中的女兒,義無返顧地來到了西藏。當時支撐我的就是像黃排長這樣一些榜樣的力量。在西藏雪域高原工作十幾年,我換了7個工作崗位,跑遍了防區所有的角落。我擔任某邊防團團長後,深知黨把自己放到這個位置上,就是把一段邊防的安寧託付給了我,不把部隊帶好,我愧對黨、愧對祖國和人民。我給自己提出了「三不犯」、「三不毀」的人生要求:堅定政治立場,在政治上不犯錯誤;保持清正廉潔,在經濟上不犯錯誤;潔身自好,自覺抵制燈紅酒綠誘惑,在生活作風上不犯錯誤。不能因條件艱苦就降低工作標準,把團隊建設毀了;不能因工作不盡心盡職,把自己的事業毀了;不能因工作方法簡單、責任心不強,把戰士毀了,並時時以此糾正我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上出現的偏差。
一次,我在某連蹲點時,發現該連生活用水含有某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為此我連續幾天睡不好覺。後來,我專門請衛生防疫部門的技術人員對水質進行檢測,並把檢測結果寫信告訴了遠在雲南大理的妻子。妻子接到信後,想到家中不久前剛買的淨水器可能對淨化水質有一定作用,便寫信給生產這種淨水器的重慶某公司,懇請他們想方設法予以解決。公司領導層深受感動,當即組織生產了10套特大號淨水器,以最快的速度發往連隊。從此,該連官兵喝上了優質的純淨水。這只是我作為團長做的一件分內事,連隊官兵卻給了我很高的評價,上級首長也多次予以肯定。它促使我在工作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更加真心實意地把基層官兵當兄弟,為一線連隊、哨所解難題。
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我體會最深的還是那句話:「聽黨話、跟黨走!」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