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司統治人類 從國家安全看數據道德
2025-01-22 11:41:09 1
泡泡網網絡頻道6月19日 要說眼下最熱鬧的新聞,斯諾登公開美國「稜鏡」計劃應當算是一例。當人們都在指責美國政府對網際網路非法竊聽的時候,我覺得在這件事情的背後,已經隱隱透露出網際網路未來發展狀況的隱憂。這種隱憂,關乎當今社會的每一位公民,因為當我們越來越離不開網際網路的時候,未來能夠真正統治社會的,也許正是那一個個幾乎掌握了我們所有數據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
「稜鏡」計劃洩密者愛德華·斯諾登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這幾天仔細想了想這件事情,無奈小弟內力淺薄,想的越多文章也顯得愈發澀晦拗口,不過小弟會儘量把它寫的賤一點,以示小弟尚在人間。
為什麼斯諾登曝光了「稜鏡」計劃之後,全世界尤其是美國社會一片憤怒之聲?有一個電影我們之中的很多人應該都看過吧,那部描寫東德社會的《竊聽風暴》。所以,這段時間人們想到的最多的,也許就是奧威爾的《1984》和這部德國電影《竊聽風暴》。
電影《 竊聽風暴》中的經典場景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想想《竊聽風暴》中的場景,當你和你的愛人在床上做愛,而在遠處一個隱秘的房間,卻有一部機器將這一切都記錄了下來,如果你知道之後,被現場直播了的你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我想肯定不會是興奮、喜悅甚至幸福,除非你已經投身了島國的AV事業。
在美國的《隱私權法》中,記錄公開、個人獲取與參與、收集限制等是最重要的立法原則。而「稜鏡」計劃之所以引起譁然,因為它完全無視了《隱私權法》公平、公開的精神,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將「稜鏡」計劃稱之為竊聽而不是監聽的根本緣由。
「稜鏡」計劃洩密事件圖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不過,「稜鏡」計劃並不是我們要最終關注的,我們要關注的,是「稜鏡」計劃竊聽數據的來源,那些已經開始無孔不入滲入我們生活的網際網路公司。如果沒有這些公司的存在,「稜鏡」計劃只能是一部科幻電影。
讓我們來進行一次想像,在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一個只有公司沒有人的經濟世界。現實世界中的政府擁有公民進入經濟世界創建公司的審批權,而經濟世界中的公司也必須向現實世界派出自己的法人代表,以接受現實世界政府的管制。
問題來了,無人的經濟世界,如何進行生產?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做法。在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公司的做法,就是為每一個現實世界中的公民,建立虛擬的檔案。這些沒有血肉沒有悲喜的數據,就是我們映射在經濟世界中的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