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五年級作文
2025-01-14 11:22:08
在大自然啊中,你能夠發現什麼?得到什麼啟示呢?下面是小編推薦給你的大自然的啟示五年級作文,快來看看吧。
大自然的啟示五年級作文(一)
我看過許多書,但我最喜歡的是關於大自然方面的書。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繁衍發展的地方,它不僅是人類的衣食父母還是文明發展的搖籃。許多科學家就是從大自然中得到啟發,才發明創造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的東西。
從大自然中發明的東西有很多。比如說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還從一種帶有鋸齒的植物身上得到了靈感發明了鋸子;人們又通過模仿鯨魚發明例如潛水艇;科學家又通過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又利用水母的耳朵發明了水母耳風暴探測儀……人們發現響尾蛇雖然眼睛不好使,但是它能準確地測出前方物體的大小和方向。科學家經過反覆的研究得知,響尾蛇的頭部有熱能感應系統。這個特點讓科學家研製出了響尾蛇飛彈。這種飛彈能追蹤目標、準確地擊中目標。古時候,有一個叫魯班的人,他是一個木匠。有一次他去上山採草藥,在山上是不小心被一個帶有鋸齒的植物把手刮傷了,鮮血直流。於是,他就去仔細觀察起它,他發現葉子上有許多鋒利的小鋸齒,之後,他經過反覆觀察、研究,終於發明了鋸子。
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只是一味有了它,人間才充滿了歡樂、想像。如果沒有它,人類就不會有夢想。大自然真是當之無愧的好「老師」。
大自然的啟示五年級作文(二)
同學們收集的材料還真是五花八門啊!有張礫丹同學講的蝴蝶和衛星控溫系統;有周旭同學講的害羞草為什麼會害羞;有劉航同學講的可怕的食人魚......真是豐盛多彩啊!
其中我最喜歡烏賊和魚雷還有蜘蛛和裝甲。在深海裡,有一個生物的名字叫烏賊,它的身體裡面有囊狀物能分泌出黑色液體,遇到危險是便釋放出這種黑色液體,用來誘惑攻擊者上當。潛水設計者們仿效設計成魚雷釣餌,現在魚雷釣餌酷似一艘袖珍潛艇,既可按潛艇的航向航行,航速不變;也可模擬噪音、螺旋槳節拍、聲信號和都卜勒音調變更等。正是它這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敵人難辨真假。
通常讓我們覺得噁心的動物,其實它也是有許多奇特的奧秘。就拿蜘蛛來說吧,蜘蛛它吐的絲有黏性,可以將它的食物牢牢地黏在網上,生物學家對蜘蛛絲的研究發現,其強度相當於同等直徑的鋼絲的5倍。受此啟示,於是生物學家們試製成猶如蜘蛛絲一樣的高強度纖維。利用紡織技術把這種纖維加以紡織或者做成複合材料,可以用來做防彈衣、防彈車、坦克裝甲車等的構造材料。
「叮叮叮」下課了,我們的午會也停止了,但同學們還興趣盎然。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午會課。------大自然的啟示!
大自然的啟示五年級作文(三)
在一個清香嫋嫋的早晨,我在樓下悠閒自得地散著步。當我不經意地低下頭時,我突然看到了一塊麵包屑正在緩緩移動。咦,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我的眼睛看錯了?我走近一看,原來是幾隻小螞蟻在搬一塊麵包屑。我想:這附近肯定有蟻巢,要不然他們為什麼要跑到這兒來搬食物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便四處尋找蟻巢。不一會兒,一個隱藏在草叢的蟻巢就被我找了出來。
我繼續觀察螞蟻的情況。只見那幾隻螞蟻扛著那一小塊麵包屑,速度還挺快的,可是,其中一隻小螞蟻「放棄」了扛食物,一頭鑽進了蟻巢。我迷惑不解地看著,難道這隻小螞蟻要去休息嗎?不是的。當我看見兩隻大螞蟻從蟻巢出來的時候,我驚奇地發現,帶頭的正是那隻小螞蟻!看來,那隻小螞蟻不是要「罷工」,而是要來找「援兵」的。
有了兩隻大螞蟻的幫忙,小螞蟻們的速度快了許多。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向斜坡後的蟻巢前進。可要上坡時,隊伍的速度突然慢了下來。只見螞蟻們還是不放棄,一步一步地走上斜坡,其中還有兩隻小螞蟻跑到後邊去幫比他弱小的同伴。呀,真團結!我看著螞蟻們這麼辛苦,真想幫助一下他們呀!於是,我用一根樹枝,把螞蟻們向巢口推了一下。眨眼間,螞蟻們就到達巢口了!最後,經過大家的同心協力,螞蟻們終於把食物搬回了巢內。
團結就是力量,只要團結一致,不管什麼困難,都能克服。這就是大自然給我的啟示。
大自然的啟示五年級作文(四)
我學習了《人類的老師》,《蝙蝠和雷達》,明白了:人們研究蜻蜓的飛行,仿製出優良性的飛機;人們仿製鯨的『流線型』,做出了速度極快的輪船;研究蝙蝠探路的辦法,讓飛機可以在夜裡安全飛行。
這就是「仿生學」。大自然還給人類許多啟示。
正如:水母因耳內聽石聽到有空氣和波浪摩擦產生的次聲波,便馬上向大海深處鑽。於是,人們仿製出「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個小時對風暴做出預報,對航海的人們和漁民的船只有很大的幫助,以免船隻下沉。、還如:令人討厭的蒼蠅,成功仿製出了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用來檢測宇宙飛船、潛水艇……這一類的艙內氣體成分。蒼蠅還制出了一種「無痛性針頭」。給打針減少了痛苦……又如青蛙看見會動的東西很敏銳,對一動不動的東西卻「視而不見」。人們根據它這一特點,發明「電子蛙眼」。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勇於探險,就能有所創造,有所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