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作文:愛與理解,和諧你我
2025-02-04 17:53:09
高考將至,小編整理了關於和諧的滿分作文,快來看看吧。
愛與理解,和諧你我作文
和諧像一顆種子,需要愛與理解的雨露來澆灌,才可以開出絢麗的花;和諧像一道彩虹,缺少愛與理解的光終究難以美好;和諧更像花的芬芳,配上愛與理解的清風,才可以傳遍人間這個春天。
老王是幸運的,眾人的努力不僅救了他的命,更溫暖了他的心,讓世界上多了一個被愛與理解溫暖的人,多了一個傳遞和諧的天使。
陳光標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傳播給十個人,等於做十件好事。」做一件好事,每告訴一個人就傳遞了一份愛與理解,就讓和諧之風在每個人身上縈繞。而實實在在地去關愛一個人,比告訴人道理的感染力要強百倍。醫院與老闆將心比心,考慮農民工的困難,關心弱勢群體的疾苦,用實際行動感動老王不是做了件好事嗎?老王因此而感動,他會更樂意幫助他人,這不是將和諧傳遞開了嗎?
老王是幸運的,因為他做了愛與理解的橋梁,讓和諧蔚然成風。醫院與老闆的一次善舉,一次將心比心像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和諧正像那散發開來的漣漪。反過來,老王的知恩圖報,將愛心傳遞給下一位病人,讓春天的溫暖與芬芳去親吻下一位病人。這其中有老王的責任意識,他將心比心,想讓做好事的人看到自己感恩的心;有老王的愛心,他還的不只是債,還有對社會的愛。這些都讓人們感到舒服,是一種正能量,這就是和諧。和諧社會,和諧你我。
假如老闆不管不顧,少的是一位樸實的農民工,多的是一份世態炎涼、人心不古的感嘆;假如醫院堅持收費,少的是一種醫者大愛,多的是一個苦於貧困與疾病、很有可能成為不安定因素的老王;假如老王放棄責任,多的是一種搖頭嘆息的無奈與鄙視,少的是一份本該有的和諧之風。
老王的事與社會上一些醫患糾紛、民工討薪是一種對比,更是對後者赤裸裸的嘲諷。如果社會可以讓和諧蔚然成風,那醫生與患者的矛盾、農民工的工資、弱勢群體的醫療保障就有了曙光,生活也一直會有春天的暖陽。
和諧是一朵有了理解與愛就不會凋謝的花,是一道有了理解與愛就不會褪色的彩虹,是會伴著理解與愛的清風傳遞的花香。讓愛與理解常伴我們左右,讓將心比心成為微笑一樣常在的習慣,讓和諧成為新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和諧社會,和諧你我。
相關閱讀:
1.精心錘鍊詞語。要使語言鮮明生動,新穎脫俗,應儘可能選用那些具體、形象、內涵豐富的詞語來寫景狀物、表情達意,尤其要重視對動詞、形容詞的錘鍊。
2.巧用修辭。巧妙運用修辭手法,可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機,化腐朽為神奇。如比喻的巧妙運用:
「如血的殘陽像一位戴著紅鬥笠的俠客。」「晚霞飄落在天邊,宛如一匹紅絲綢,召喚著從遠古走來的吹簫人。」這是描寫「飛天」壁畫而運用的絕妙比喻,不能不佩服作者比喻的新奇,想像力的豐富。又如比喻加排比:
生活如海,寬容作舟,泛舟於海,方知海之寬闊;
生活如山,寬容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生活如歌,寬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
3.獨創巧妙佳句。這是根據文章表達的需要創新語言的一種方法。比如:「班主任老師又在喋喋不休地向我們批發人生意義的補充版。」
「天醉了,映紅了天邊,雲是山的使者吧,把風扯來醒酒,卻弄醒水波粼剡。」上述創新出來的佳句妙語,讀後如飲醇酒,給人以極美的藝術享受。
4.力求含蓄蘊藉。含蓄的語言耐人尋味,含英咀華,如嚼橄欖。
比如:「海浪不迴避礁石的撞擊,才得以壯觀;人生不拒絕遺憾的存在,才得以明達。」
「認識自己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否則我們就會像烏雲下生長的花兒,失去了充滿陽光的世界。請牢記:是魚兒,就不要嚮往天空;是鳥兒,就不要留戀海洋。」這類警策性的話語,於形象中蘊涵哲思,含蓄雋永,優美凝練。
試想,閱卷老師看到有如此成熟思想的文字,怎能不為之動情呢?
5.巧妙引用活用。名言名句,是語言的精華,對於文章創作有著非凡而絕妙的效用。適當引用能使文章意蘊深厚,神採飛揚。如:
李商隱有詩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驚訝於他的洞察力,然而,夕陽下互相攙扶的老夫老妻卻是天底下最美的風景。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歲月裡,好想好想划著竹筏,迂迴於「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羅帶」的綺麗風光,穿梭於「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畫廊,或許這裡的某個地方會出現「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奇麗景象,或許還有人願再作一次「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妙論。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是五柳先生心中和諧美麗的桃源美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這足杜陵野老浣花溪畔的安寧生活;「濃妝淡抹總相宜」,這是東坡居士留給西湖的最和諧、最完美的評價。
6.凸顯個性特色,寫出自己的個性如果你是多愁善感的人,那麼儘量寫詩意的文字;如果你以能言善辯見長,那你不妨多些議論;如果你天性活潑幽默感強,那也不要浪費自己的特點,就多些生動的敘述和描寫吧。